《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解读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王羲之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著笔者调和也,顿角者是蹙捺也。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

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直,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常作此书,翼是钟繇弟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驽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翼先来书恶,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翼读之,依此法学书,名遂大振。欲真书及行书,皆依此法。

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须有点处,且作馀字总竟,然后安点,其点须空中遥掷笔作之。其草书,亦复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若急作,意思浅薄,而笔即直过。惟有章草及章程、行狎等,不用此势,但用击石波而已。其击石波者,缺波也。又八分更有一波谓之隼尾波,即钟公《太山铭》及《魏文帝受禅碑》中已有此体。

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则不能先发。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时年五十有三,恐风烛奄及,聊遗于子孙耳。可藏之石室,勿传非其人也。

翻译

书法用纸就像是战争中的阵地;手中的笔就像是战士手中的刀枪;墨就像是行军打仗时用锅和盔甲等装备;水和砚台就像是一处城池;写字者的心思就像是那指挥的将军;写字者的技法能力就像是那副将;结构布局就像是运筹帷幄,妙用才思;运笔之时就像是作战中有成有败,充满玄机;来回运笔就像是号令常出,决胜于一时;转折弯曲之处就像是举刀杀敌,凌厉勇猛;举笔凝重就像是作战中稍事休整,慎思谨行;顿笔转角就像是按捺有方,法度明朗。开始书写的时候,不可以完全表现所有的形态,第一次是使手习惯于书写,第二次稍为取法形态,第三次稍微近于内在的精神,第四次加强用笔的力道,刚柔相济,第五次再加以修正调拨。如果还是生硬而不熟练,不能马上停止练习,一遍又一遍地自写与临摹,以达到滑润自如、健骨自生,不能去算计书写的次数。

想要作书写字的人,要先专心地磨墨,安下神了静静地思考,预先想好字形的大小、仰和卧,平和直、振和动,使所写之字有内在的联动,如何写在下笔之前就想好,然后下笔。如果平和直相似,点画的形状像算盘珠子,上下一体没有变化,前后平直没有曲折,就不是书法,只不过是描出了字的点画而已。以前宋翼常常写这样的字,宋翼是钟繇的学生,钟繇就会批评他。宋翼几年不敢去见钟繇,就潜心努力,不断练习,改变原来的写法。没写一波笔,常常是一波三折;每写一点,总是以藏锋入笔;每写一横,就像是排云当空;每写一笔右下斜钩,就像是弓弩待发;每写一个点,就像石头从高耸的山峰顶上坠落;屈折像钢钩般遒劲有力;每写一次连笔,就像经历万年的枯藤,苍劲古朴;每次写到放纵之处,就像急步趋行,突然而至。宋翼原来写的字丑态百出,晋朝太康时有人在许下打开钟繇的墓穴,就得到了《笔势论》,宋翼认真阅读,根据书上的方法学习书法,后来名声大振。想要写好楷书和行书,都是根据这个方法来学习的。

如果想学草书,又有别的方法。应该做到先缓慢后急促,字体的形态就像龙像蛇一样,虽相互勾连,连绵不断,仍然应该讲究起伏变化,用笔也不能让齐平大小都不变。每写一个字,该有点的地方,就要先考虑到其他的字,然后将点写到该写的地方,那个点应该悬空落笔来写。写草书,还应将篆书、汉隶和古隶相杂在一起,也不能草草从事,应让墨迹深入纸面。如草草从事,意蕴就会显得浅薄,而笔画就浮在纸面了。只有章草及章程、行狎等,不用这种写法,只不过用击石波来写。击石波,就是指没有波势变化。同时,汉隶中波画被称为隼尾波的,钟繇的《太山铭》和《魏文帝受禅碑》里就已经有这种书体了。

写字首先应将汉隶、章草揉进楷书中,充分表达人的气韵,如果直接写就成俗字,就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我幼年的时候学习卫夫人的字,还说有大能耐;等到渡过长江游历名山,看了李斯、曹喜等人的字,后来到了许下,看到了钟繇、梁鹄的字,再后来到了洛下,看到了蔡邕《石经》三体字,最后在堂兄王恰那里看到张昶的《华岳碑》,才明白学习卫夫人的字,只是荒废岁月而已。于是改学他人,在各种碑体中学习。
这年五十三岁,担心在世时间有限,暂且写下来留给子孙后代吧。可以把它收藏在石室里,希望不要传到不能领会我的意思的人手里。

解读

王羲之书论最大的贡献在干提出了书法中“意”的概念范畴。“意”既可看作“笔意”,又可视作“意境”“意趣”,在不同的表述中有不同的含义,
如“子敬飞白大有意”“点画之间皆有意”的“意”指的是“意趣”“意境”如果深入到书法艺术的本质,则是指蕴含在书法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意的从西晋论书所尚的“象”到东晋论书所尚的“意”,标志着书法理论本质上的进步。说明人们已经从关注笔画的形态美转向精神内涵的追求。其次,王羲之崇尚“精熟”一他指出“张精熟过人,施池学书,池水尽墨”,实际上也就是承认了书法的“工夫”同样非常重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