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字路口”的COP26,我们应作何期待?
当地时间10月31日起,由于疫情而被迫延期一年的联合国第26届气候变化大会(简称COP26)将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
COP26召开前3天,我国继2011年后第二次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增进全球对中国气候行动的了解,体现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联合国框架内,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推动达成和加快落实《巴黎协定》,逐步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并将继续展现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担当。
COP26召开在即,中国高度期待大会成果,世界也正把目光投向格拉斯哥。
一场关于“行动”的谈判
△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达成历史性的协议——《巴黎协定》。图为部分官员举手庆贺。
COP26大会是《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后召开的首次缔约方大会。
如果说6年前的巴黎气候大会达成了对于温控的共识,那么格拉斯哥大会则是一场关于“行动”的谈判。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缔约方一直试图谈判确定一个全球总的碳排放预算,并把这个碳预算分解落实到各个缔约方,变成各个国家的承诺。但一直没有谈成,所以从2015年《巴黎协定》开始,变为国家自主决定能减排多少以及采取什么行动实现减排目标和承诺。”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负责人张希良向《中国报道》记者分析指出,各个国家的自主决定贡献是由缔约方自下而上提出来的,却和《巴黎协定》设定的温控目标,即把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远低于工业化前水平2℃,并努力将气温升幅进一步限制在1.5℃以内有些不一致,二者存在很大的缺口。
10月26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发布的各国排放差距报告显示,相较上一轮(2015年)承诺,各国上报的更新版国家自主贡献减排目标以及已宣布的其他一些气候变化减缓承诺,仅在原先预测的2030年温室气体年排放量基础上减少了7.5%。然而,维持《巴黎协定》2℃温控目标的最低成本路径要求实现30%的减排,而要想实现1.5℃目标,则需要减排55%。
有专家指出,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自2023年起每5年审查一次,如果今年不采取更果断、更有力度的减排行动,等到下一个5年再增加当前的自主贡献,那么能够将升温控制在1.5℃以内的时间窗口可能早已关闭。
10月28日,中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家联络人向《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与《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这是中国履行《巴黎协定》的具体举措,体现了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不少的国家也和中国一样更新了自主决定贡献,但有的国家到现在还没有向公约秘书处提交更新的自主决定贡献。”
“因此COP26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关注各个国家怎样更新自主减排贡献,彰显气候雄心。”张希良表示,由于各个国家的边际碳减排成本不一样,建立一个全球的碳交易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减排成本低的国家可以多减排,减排成本高的发达国家通过可以购买碳排放量来提高和履行自主决定贡献。他进一步解释,从提高履约能力上讲,全球碳交易机制可以促使发达国家履行更多减排义务。
他向《中国报道》记者分析称,正因为如此,COP26大会的一个谈判难点在于《巴黎协定》第6条这一与企业关联非常紧密的议题上——该条描述了各国进行国际排放交易的基础,涉及缔约方之间的合作方法等,相关谈判细则从《巴黎协定》达成后一直遗留至今。
张希良认为谈判最难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国家间碳交易的核算问题,比如A国项目的减排量被B国买了,A 国最后的减排量是不是包括卖掉的这部分?涉及到是否允许双重计算的问题。”
“另一个是目前存留的CDM项目怎么处理,如何纳入到新的全球交易机制中去?”张希良对COP26大会解决相关问题谨慎乐观,但认为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是持积极态度的。
CDM即清洁发展机制,是指1997年《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核心内容是允许发达国家缔约方与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的转让,从而实现利用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帮助促使发达国家完成减排义务。
“在《巴黎协定》进入全面实施之际,大会应当积极推动完成第6条实施细则的核心遗留问题谈判,这是各方全面有效实施《巴黎协定》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维护国际社会对多边机制信任的重要标志。”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指出,中方期待与各方一道在COP26大会中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的谈判。
他还希望大会能突出“落实”,在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高度关切的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等问题上取得有效进展。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思路
△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启上线交易,我国长达7年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工作迎来统一。图为当天在武汉拍摄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实时信息画面。
COP26大会将是深刻影响未来的一次气候大会,我国愿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智慧与方案,一同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
叶民表示,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十三五”期间,主要是制定了一些约束性的指标,并不断接近或超过这些指标。比如,到2020年,单位GDP碳强度要比2015年下降18%,现在已经下降18.8%;2020年的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9%,比2005年回升8.5个百分点;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8.4%,超过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40%—45%的目标。
“总体来讲,我国遏制了2000年以来以来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进入到当前一个增长有限的阶段,经济增长开始向高质量转变。我认为这是最大的成效。”张希良向《中国报道》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我国在政策措施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一方面是把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碳排放和非化石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比重列为约束性的指标,特别是把节能耗指标、碳强度指标分解到各个省,各个省再进一步分解,搭配考核机制,一级一级传递责任;另一方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对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提出了明确要求,有机结合能源结构优化和减污降碳等工作。
“其实好多政策在同时发力,比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压减煤炭产能、引入能耗限额标准和鼓励可再生发展,以及一些基于市场的政策措施。”
“基于市场的政策措施里面就包括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张希良表示,碳排放权指政府给予企业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许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指以温室气体排放配额或温室气体减排信用为标的物所进行的交易的市场。
“碳市场是一种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制度的一个重大创新,最大的好处是以尽可能低的社会成本实现温室气体控制目标,交易过程形成的碳价信号在整个经济系统内传递,为低碳技术创新、低碳生产方式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创造有效的机制。”张希良强调说。
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启上线交易,代表着我国长达7年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工作迎来统一。
据了解,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每年覆盖的碳排放量超过45亿吨,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自试点以来,我国碳交易市场交易总额约为58.66亿元。
“碳市场建设也需要很多基础设施,比如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碳市场运行的规则指南等,这些在'十三五’期间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张希良指出。
应对气候变化为中国发展带来机遇
张希良表示,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他指出,气候变化在我国属于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安全风险。热浪、强降雨、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正越来越频繁地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长远来看,海平面上升也会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构成威胁、不规律的气候演变也会造成粮食产量的下降。
“另一方面,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也比较大,经济发展是否有后劲、能不能有持续的竞争力和韧性?这些都和低碳发展转型相关,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低碳技术未来将变成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讲也需要提前布局。”张希良表示,我国此外还面临治理污染课题,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保问题,在于经济转型和发展低碳能源体系。
而在全球范围内,气候问题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今年8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重要的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报告指出,自19世纪以来,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获取能源,已导致全球温度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 1.1℃,未来20年还将继续升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将这份报告称作“红色警报”。
我国已向世界展示出雄心。早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推动达成《巴黎协定》并加快落实,逐步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2020年,又计划以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碳中和目标。
张希良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经济社会长久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过程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让碳排放和经济增长脱钩,难度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大。”他指出,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济比较稳定,经过多年发展后产业结构也倾向于低能耗低排放。“我国的经济体量很大,碳强度每降一个百分点,都意味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还要兼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污染治理、能源安全维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依然存在。这是我们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地方。”
在机遇方面,叶民指出,我国近年来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推进市场机制建设,形成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持续推进的良好局面。“绿色低碳发展既是世界潮流,也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机遇。”
“如果足够重视,培育一些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可能会在某些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比如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方面,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引领者,装机容量、投资、产能都位居世界第一。”张希良表示。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陈珂
责编: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