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统治汉人的朝代(五)帝国开端——读书人的悲哀

忽必烈信仰藏传佛教,但他又把人按社会地位分为十级。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工六农七医八娼九儒十丐。”

这种分法显然不是忽必烈干的,他一天忙的要死,社会还很动荡,哪有闲功夫搞这个。

但可以肯定这种分法侧面反应了当时社会对各类阶级的态度,这种态度又促使新阶级矛盾的激化。

这里官与吏是两种职务,简单说吧,官是考试选拔出来的,吏是招聘过来的。官有权而吏无权,虽同样吃官家饭,但地位大相径庭。

僧道不用说了,忽必烈自己就是佛教徒,而且对道教也相当尊重。

说起信佛这件事儿,忽必烈对佛教确实情有独钟,但对其他宗教也是以礼相待,出钱修缮道观庙宇等。

忽必烈认为信仰自由,这让他获得了不少宗教界的支持。除了佛教、道教,还有诸如伊斯兰、回教、甚至是基督教。

元朝对工农医这方面都很器重,可能是这些需要仔细专研的技巧非常高深,他们实在不会弄这些玩意,而这些又是刚需中的刚需,草原民族劫掠人口时,这些匠人一直是重要的目标。

把这些人放在官吏与神明之后也通道理。

说到娼妓,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职业来讲,夜幕下小巷中挂上红灯,那境地可是“世人多向往”。那里不仅有漂亮的女子,还有唯美的爱情。

但把娼妓放在读书人之前那就骂人了。

有意思的是元朝对书生很不客气,蒙古人认为这帮人除了读书做官以外,似乎没任何用处。统治者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帮人。

前文说忽必烈是很重视人才,怎么就看不上读书人了呢?

忽必烈很重视人才,但仅限于高级别人才,那些有名的大才都是他亲自招募甄选的。但这几个人也不够啊,帝国版图如此之大,需要大批的管理人才,急需一套科学的人才招募制度。

一直沿用的科举制度不是很好嘛?是很好,但老忽是这样想的……

“我蒙古子弟大字不识一口袋,老这样下去也不行啊,与汉人在一起考试,还有出头之日么?”

于是忽必烈停止了延续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转而采用世袭、恩荫与推举并行的方式。

采用这种方式无非是压制汉族子弟、提振包括蒙古在内其他游牧民族的整体实力,培养自己的政治精英,以便更好的统治汉人。

这样以来那些一直靠读书做官的书生学子们一下子就断了前途。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只能是百无一用。

《杂感》清-黄仲则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书读了没用,啥也不能干,啥也干不了,所以牢骚话就多了起来。

那么这种选材的方式怎么样呢?当然没啥效果……

一是能够进入国子学(教育机构)的适龄蒙古族人数有限,并不是蒙古所有阶层的人都有机会的。

二是学习的内容以儒家经典文史及教材为主,等同于毫无中文知识的外国孩子直接学文言文,并且能摇头尾巴晃的背读如流,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三是除了学习还要骑马射箭,骨子里的天性很难让这帮马奶喂大的孩子安稳下来。

四是蒙古人觉得现在这么优越富足的生活条件,天堂中的天堂,还要走仕途求功名太没吸引力。你忽必烈也不能拿刀子逼着我学不成?说白了就是富二代吃喝不愁呀!

帝国急需人才……

从1289年到1313年,此制度在运行了26年后不得不宣布终结,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

因为是在延祐年间举行的,史称“延祐复科”。

元朝前后共举行过16次,选举蒙古、色目、汉人、南人进士约 1100余人。

为了保障蒙古人与色目人,汉族的考试偏难,并且只能获得一半的名额,这也让蒙古与色目子弟失去了学习汉族文化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保护某些地区,这和现在很相似哦!)

虽然这次科举考试毫无公平性,但在形式上已经恢复,对汉人子弟打开了一扇小窗,汉族士大夫莫不对元廷忠心耿耿。

在元朝灭亡之际,舍身殉国的就有很多是科举出身者,可见科举复办对怀柔汉族士大夫有一定效果。

牢骚话是书生自己编的,但诱因却在忽必烈身上。

至于乞丐,哪朝哪代都不待见,垫底儿也正常,直到现代社会才将乞丐的形象翻了个个儿,按时上下班,下班之后工作服一换,开车回家者大有人在。

(未完待续 感谢关注小状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