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深读”(五)设置情境 转移话题 善用修辞(《帅作文》)

设置情境 转移话题 善用修辞

——《孟子》的辩论特点

江西省大余中学程秀全

孟子以“好辩”著称。公都子曾问孟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回答:“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虽说自己不是“好辩”,只是“不得已”,但也表现出孟子喜欢辩论、善于辩论。我们看《孟子》,如果抓住孟子辩论的特点,将更助于我们对其思想的把握。

《孟子》的辩论有什么特点呢?

一、设置情境,以对话形式呈现思辨过程

《孟子》继承了《论语》的语录体形式,但有所发展。《论语》多是简单的一问一答,篇幅相对短小;《孟子》多是反复问答,且随着问答话题逐层深入,在对话情境上更具体形象,让人更易进入对话情境,因而不仅是说理,更有说理的过程。

《孟子梁惠文下》,先是齐宣王之问:“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再是孟子“于传有之”的回答;接着是齐宣王的质问:“臣弑其君,可乎?”——这一句,很能表现齐宣王自以为质难倒了孟子的沾沾自喜。然后孟子从容镇定地回答道:“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的从容回答中,透着自信,透着对暴君的愤懑,理直气壮,斩钉截铁。这种对话中设置情境,以对话形式呈现论辩过程,反复论辩,加入人物的神态语气,《论语》中虽然也有,但毕竟是少数,孟子这是《孟子》一书的论辩的特点之一,我们阅读时必须注意这一特点。

再如我们熟悉的《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章,梁惠王“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之问,这是引出话题;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比喻与梁惠王“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判断,是孟子对问题的分析与所持的观点;之后孟子“王道之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论述,是孟子对王道的分析,是文章的核心。孟子不喜欢平板的议论文,而是把议论的过程以对话形式呈现出来,给人以情境感,这是孟子辩论文的特点,我们把握这一特点,将助于我们更为流畅的阅读孟子的作品。

二、转移话题,把对方带入思想体系

孟子对自己的“仁政”思想——仁义可以强国、仁义可以征服、仁义可以战胜诸国统一天下——有着极度的自信,再加上思维敏锐,辩论起来滔滔不绝,因而,在与人交流中,无论是什么话题,他都能敏锐地捕捉到与“仁政”思想的联系,巧妙而迅速地展开,不知不觉地把人带入他的思想体系中,让人听完之后才知掉入“陷阱”,但又不得不佩服他的言论。如《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告知的信息只不过是“王好乐”——大王喜欢音乐而已,孟子却马上在音乐上作文章,道:“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王好乐”与齐国富庶有什么关系呢?孟子以为有且大可以作文章。于是他找到一个参见齐宣王,便以音乐进入话题:“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齐宣王显然知道自己沉缅音乐与孟子所主张的“仁政”思想相背,内心有愧且对孟子有厌恶感,于是“变乎色”,还破罐子破摔的口气说:“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直好世俗之乐耳。”没想到孟子却对他“直好世俗之乐”这一喜好不批评反而赞同地说“今之乐由古之乐也”,这样就让齐宣王放下戒备心理且饶有兴趣地说“可得闻与”。孟子由此便由谈“音乐”悄悄过渡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由“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最后落实到“与民同乐”这一思想上来。不知齐宣王听完之后,是心悦诚服还是深以为上了当。从无关联的话题中寻找与“仁政”的关联并迅速转换话题,这确实是孟子辩论的一大特点,这思维的跳跃,逐层的深入,渗透着孟子思想的气脉,我们加以把握,将更助于我们的阅读。

三、善用类比,把抽象道理形象化

孟子说理善用比喻。比喻说理,不仅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让读者易于理解,而且能将有些不好表达的东西委婉地表达出来。

《孟子滕文公下》,面对戴盈之说的把赋减至十分之一、免去交通要道以及贸易点的征税,现在还做不到,只能稍微减轻点,等以后有条件了再减去或减少的做法,孟子不直接批判,而是讲了一个故事:“今日有人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孟子把繁重的苛捐杂税比作偷鸡,把减免苛捐杂税比作由每天偷一只变成一个月偷一只;偷鸡是不义行为,只要偷了就是不义,没有偷多就不义、偷少就义的区别。孟子的这“月攘一鸡”的故事,深刻且辛辣的讽刺了统治者的不义作法,与“五十步笑百步”一样,让人面红耳刺却欲辩不能。

再如《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一章,所虚构的那个每日外出“必餍酒肉而后反”、然后在其妻妾同前摆架子、大言与“富贵者”共饮的良人,实际上他每天外出“遍国中无与立谈者”,他“餍酒肉”的方法只不过“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而已。其妻妾知道真相后是“相泣于中庭”,而良人却“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孟子以良人之所为讽刺那些“求富利达者”,我们读后,人人都仿佛芒刺在背,官爵、名位、富贵之后,其实都是“良人”的行为,其讽刺的婉曲与力度比《庄子列御寇》之“曹商”“破痈溃痤”与“舐痔”更为深刻。

而“缘木求鱼”“挟泰山以超北海”“油然而生”“月攘一鸡”等比喻,就更不用说了。比喻,让抽象的事物形象化,让表达婉曲、引人深思,这也是孟子文章的一大特点。

四、多用排偶,以气势与思辨折服人

孟子文章的核心不是人物来我们的对话,而是对话引出话题之后孟子的阐述,它思想的核心在引出之后的近乎独白形式的论辨。孟子的辩论如滔滔江水,一泻而下,极具气势,令人无法辩驳。这一气势的产生与思想有关,当然也与孟子善于用排比、对偶有关,他有着战国纵横家的风格。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以利为中心,脱口而出说孟子不远千里来梁国,“亦将有以利吾国”,孟子在否定“利”突出“仁义”之后用排比句指出“曰利”的弊端:“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从“王”到“大夫”“士庶人”,以排比的形式一气说下,指出“曰利”必然导致人人为己。然后,孟子陈述“曰利”的危害:“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苟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以对偶的形式层层展开,把“言利”的危害展现得淋漓尽致。排比加对偶,不仅有气势让人目不暇接,而且表现出思维的严谨,让你不自然中不得不接受孟子的观点。再如《孟子藤文公下》对“大丈夫”的定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个角度构成排比,突出人面对诱惑、困境与威逼时的坚守,给人一种正义凛然的感觉。《孟子梁惠王上》对“王道之始”的陈述:“不违家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从日常农业生产入手,从“食”到“用”,呈现出顺应规律、百姓安而乐生的美好图景。

孟子善用排比,善用对偶,让文章既有气势又严谨,滔滔不绝中透着严格的逻辑性,这是孟子文章最大的特点,我们在阅读时加以注意,必能更顺利的阅读孟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