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要再次成长
人生“第一所学校“就是家庭;家庭教育不是简单的教育孩子,更是我们父母的自我教育。没有父母的成长,永远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家庭教育最美的风景,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态。所以家长需要培养自己的教育胜任力,需要把家庭教育作为一份事业来经营。一起共勉!
近期,校门口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几起爷爷辈家长”骂大街“、冲撞礼仪岗孩子、不听自家孙子的劝强行乱停车等等事件。感到很无奈,也很忧伤。
看看校门口,由爷爷辈接送孩子的太多太多了。
春节,女儿回家。闲聊时说起以后养育孩子的事,她告诉我香港的教育成本太大,竞争很激烈。要进入一所好学校,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政治背景,可以说比登天还难。我开玩笑说:“那带回来,我来帮你养。”。想不到女儿还说很好。唉,现在的年轻人!
更可爱的是,跟同事们交流此事,十人有九个半乐意帮孩子带宝宝。可怜天下父母心哪!这样看来,过不了多久,或许我也会加入校门口的老人行列。
旁观现在的年轻家长们,想想也真是不易。但不管多么不易,孩子是自己的。若真的太苦,那就带着父母一起成长吧。
前不久,读到日本著名 图画书作家的一本书《孩子没问题,大人有问题》,其中举例说明了现代社会大人的许多问题,他发现有十种类型的大人:
1.总是心神不定的大人;
2.早已精疲力尽的大人;
3.总是试图考验孩子的大人;
4.就是喜欢义务和服从的大人;
5.任何时候都不懂装懂的大人;
6.喜欢贬低他人保持优越感的大人;
7.总是对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忐忑不安的大人;
8.本应引导却喜欢教导的大人;
9缺少学习精神的大人;
10.不知何时已经不想做人的大人。
看到这儿,我好奇地静心对照,看看自己是怎样的大人。哇塞,我至少中了三条。
细细琢磨,例举的十种类型,每一种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看起来,如果想帮女儿育外孙,必须面临着再次“成长”的艰巨任务。
“儿童的许多问题其实是成人造成的。”儿童是一面镜子,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出我们教育的成败得失,看出我们应该改进与反省的行为。
我把班主任反馈给我的目前一部分家长(包括爷爷辈)对家庭教育“履职”的情况分分类,大体上可分为缺位、越位、不到位三种。
缺位,主要是指家长不负责任,生而不养,养而不教,在家把教养孩子的责任交给祖辈或他人,在校则把教育责任完全推给老师。
“老师,这孩子父母在外地工作,我们不懂,就靠你了!”;“我们太忙,实在没时间管。”;“孩子不听我的,我没办法。”;“我孩子不完成家庭作业,老师为什么不管?”
听,责任都是推给老师的。
有的小学读了六年,从来没有主动跟老师沟通;有的对孩子的家庭作业、成绩不闻不问;有的说:“反正不会读书了,随他。”……
看,家长干脆放弃了。
有的空暇时,管得多,忙碌时,少管了;有的开心时,管一管,心情不好时,懒得管。
晕,把教育孩子当儿戏了。
越位,指家长干了自己不应该干的事,比如学习问题本是学校最擅长的事情,孩子学什么、怎么学,家长应该充分信任与尊重学校和老师,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做好工作。
第一类:越老师的位。老是认为自家孩子在班中受委屈,要求老师应怎样怎样排位置;总担心自家孩子吃亏,老师你应该怎样怎样;孩子间一有事,总说对方孩子的不是,有的还跑到学校自已出面介入孩子们的事……
抢了老师应干的事。
第二类:越孩子的位。不断帮孩子往返拿忘记在家或学校的作业;为孩子整理书包等所有的东西;帮孩子来校打扫卫生……
让孩子当甩手掌柜。
不到位,是指家长缺乏指导孩子成长和学习的能力。加之社会上良莠不齐的教育观念误导,让家长无所适从。
听人说小学成绩不好没关系的,大起来会好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哦!
只看重成绩但不关注孩子平时的学习过程和品行。——过程更重要。
意识到孩子有问题,也赞同老师的做法,但没有持之以恒的行动。——改变需时间和意志。
恨铁不成钢,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这已是过去式了。
把快乐学习与赏识教育简单化、标签化——把握一个度很重要。
把规则视为阻碍孩子个性发展的障碍。——带头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孩子丧失了规则意识。
……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楷模。孩子是最伟大的观察家。许多父母要求孩子读书,做作业,自己却在家里嗑瓜子、搓麻将、玩游戏、看电视,因为他们下意识认为,成长只是孩子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许多父母关注孩子成长中的种种问题,为孩子的各种问题而焦虑、烦躁。其实,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往往出在自己身上。
成长有一个共作效应,有一个生命的成长场。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与孩子一起锻炼,与孩子一起郊游走进大自然,与孩子一起参观博物馆,不仅仅能够让孩子拓宽视野、增强体质,自己也会收获满满。
非常喜欢一位一年级家长的做法。每到双休日,总是千方百计挤出时间陪孩子去杭州、上海观看歌舞剧、话剧,听轻音乐……这确实比上半天培训班获得的更多。这孩子每次看见我,总会大大方方地,笑容可掬地,响亮清脆地叫一声“老师好”。从他的身上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温暖的阳光、慑人的大气。相信长大后,一定会是一个大格局、高品位的人。
也非常喜欢一位五年级的家长。每个周末总是陪伴孩子行走在大自然中,而且乐此不疲。她总是喜欢把孩子放在一个个团队中,让孩子在团队中磨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不能保证这孩子的成绩会如何的出类拔萃,但可以肯定,她一定会是个守规则,会合作的人,这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能力。
且不论上面照片上写的某民办小学招生附加条件是否合理,此事是否真假,但我们细细考量,可以得到我们需要的信息:父母有时间应该多有效陪伴孩子;父母知识渊博,具有很强的学习力,那么家庭教育的胜任力就强; 父母不能只看重成绩,还需要注重孩子的运动健康,心态阳光、品行端正……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朱永新帮我们指出了五条一起成长的主要途径:
第一,学会向孩子们学习。蒙台梭说:“儿童是成人之父。”真正儿童的伟大,在于用一双没有遭受污染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在于用一个没有任何功利的大脑思考这个世界。
第二,理想是成长之魂。有追求才会有动力。家庭教育中,如何才能让孩子有梦想,有追求?关键是用理想点燃理想,用激情引发激情。
校长陈钱林把“与孩子商量大人的事”作为家庭教育的事来做,他喜欢把自己对荣誉的追求展示给孩子,他更喜欢把自己经历的挫折展示给孩子。
第三,阅读是成长之基。关于这点,在前面的《妈妈,今天你阅读了吗?》已有展开,有兴趣的可以再次阅读。
近几天的晚上,我津津有味地品读着蒋勋的《细说红楼梦》。原来读过《红楼梦》,现在再次聆听蒋勋的解读,真的受益很多。家长们不妨抽空听听,或许会知道世家文化的礼仪该怎么传承;或许明白了像宝玉这样的十二三岁孩子的青春期是怎么回事;或许懂得了像薛蟠这样的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的缺陷该怎么弥补……
第四,习惯是成长之本。曾经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是在幼儿园。”他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用好习惯培养好习惯,是最好的教育。父母亲通宵达旦打扑克搓麻将看电视,让孩子按时作息;父母自己看电视,让孩子阅读;父母自己邋里邋遢,让孩子讲卫生;父母自己自私小气,让孩子与人分享……都是不可能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
前段时间的家委会成员活动,有一件事印像深刻。一位孩子跑过来,把烤好的一串肉送给爸爸吃。爸爸笑笑说:“看,老师在呢。应该先送给老师吃。”孩子高兴地把肉送给了我。一会儿,孩子又给爸爸送来了,然后才自己吃起来。家教真好!相信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一定会走得很远很远。
第五,敬业是成长之道。儿童是最热情的观察者,最伟大的观察家。孩子们特别容易被成人的行为所吸引,进而去模仿他们。
“韩国第一妈妈”张炳慧博士这样总结自己家庭教育的两个原则:“首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不强求孩子们做什么,而是力求成为他们的榜样;其次,在生活中,我竭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竭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就是一种敬业精神。
没有父母的成长,永远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那就让我们所有的大人与孩子一起成长吧。
2018年1月10日,在同事帅气小鲜肉的帮助下,终于有了自己的个人公众号。当时的初心非常简单,开个公众号,可以沉淀与同学、同事、朋友的友情;过几年有了外孙,可以记录宝贝的点点滴滴……后来得到了那么多朋友的关注和阅读,促使我更加用心地阅读,更加认真地写作。我真切地感受到,在这一过程中,我自己也在不断地成长。真诚地感谢大家的厚爱!
哈哈,我已不知不觉地把这个公众号作为自己努力再次“成长”的一个平台啦。如果需要,就算为接下来当个好外婆作好准备,以弥补女儿身上的遗憾,让我的外孙为有我这样的外婆而加分。呵呵,想想也开心!
愿所有的“大人”,回头不会后悔: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
进去看看,“有点绎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