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颠覆认知!科学家发现,驱动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α还是RNA结合蛋白,以此帮助癌细胞存活并导致治疗耐药 | 科学大发现

2021-09-25 01:37·奇点网

有些人外表看着很坏,实际了解一下才知道……原来本质上比外表还坏?这样的存在肯定被人恨得牙痒痒,恨不得哪天一道雷劈下来天降正义。

近期《细胞》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就揭露了关键促癌靶点——雌激素受体α(ERα)此前不为人知的一个阴暗面:ERα还是一种非经典型RNA结合蛋白(RBP),能够通过结合特定mRNA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并导致治疗耐药性

如果靶向ERα或是其结合的多种mRNA,就有望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克服现有内分泌治疗的耐药,这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乃至ERα参与的更多其它疾病,可能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1]。

论文首页截图

各种科普文章和学术论文里,经常会提到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HR+)的概念,其实这里的激素受体很多时候就是指ERα,因为ERα阳性的乳腺癌占比高达70%[2],它也是最早被发现、探索和针对的乳腺癌治疗靶点。

乳腺癌治疗中常用的他莫昔芬就能够抑制ERα,显著延长HR+乳腺癌患者的生存,但获得性耐药也相当多见。乳腺癌现在可是全球发病数最高的癌症,HR+患者人群非常庞大,深挖ERα的背景就很有必要了。

开展本次研究的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团队,会想到从ERα是一种RBP的角度入手,也是因为近年来科研探索不断发现,一些对生理进程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还可以通过结合RNA,发挥与原始调节作用相同或不同的另一重影响。

ERα会不会也是这样呢?研究者们首先通过分析发现,ERα蛋白结构上有专门的RNA结合域(RBD),能够结合近1200种不同的mRNA,但大多数都不是雌激素受体相关基因

ERα的RNA结合域示意

看来ERα的结合和调控能力,是独立于它“经典功能”的。而如果RBD位置发生基因突变,失去了结合mRNA的能力,ERα阳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乃至整个肿瘤的生长都会被显著抑制

OK,下一个问题:ERα结合了哪些mRNA,是怎么有这么大影响的呢?

借助CRISPRi筛选技术,研究者们筛选了能够与ERα结合的mRNA,发现其中有多个属于与应激后适应性应答有关的基因,例如抗凋亡基因MCL-1、转录因子XBP1、与细胞增殖和侵袭有关的转录起始因子eIF4G2等。

能与ERα结合的mRNA及其基因功能分类示意

就拿XBP1来说,ERα会参与其mRNA在遭遇应激时的剪接,从而使XBP1更好地帮助癌细胞抗凋亡、还能对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耐药;而对MCL-1、eIF4G2,ERα则主要调控两种mRNA的翻译,没了它mRNA就翻译不出来。

研究者们又分析了几十例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标本,与正常的乳腺组织对比,MCL-1、XBP1、eIF4G2蛋白在癌症标本中都明显偏多,但却与相应的mRNA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说明只有mRNA没有ERα的调控,就不会有这些关键蛋白。

最后一步实验,就是分析ERα及其结合的mRNA对治疗的影响,不管是在基因层面让ERα的RBD发生突变失去结合能力、用小干扰RNA沉默掉eIF4G2,或是针对性抑制MCL-1,都能有效杀伤癌细胞,并使耐药细胞对他莫昔芬重新敏感。

一张图总结一下这个流程~

《细胞》同期配发的社论和论文作者们都表示,未来针对ERα和mRNA的结合设计治疗策略,有望在乳腺癌中实现突破,不过也确实有很多工作要做。万里长征第一步,全力打倒ERα

编辑神叨叨

奇点又上新啦!!!

这次的课程,我们用10讲系统梳理了晚期肺癌治疗20年的风云变幻。细致盘点了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也全面展现了罕见靶点研究的勃勃生机。当然免疫治疗也是重中之重,我们会带你再次洞察免疫治疗的深层机制,深入免疫治疗最前线,探讨迈入无化疗时代的治疗选择,一起见证辅助和新辅助治疗开疆拓土的战绩。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和你一起凝视纷繁复杂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探究免疫治疗新靶点的无限潜力。

当然,深度不意味着晦涩,复杂不等同于繁复。我们竭尽全力将这些庞杂的知识点融汇成精湛的音频课程,让你听得轻松、顺畅,不头大,让这些知识快速整合到我们的认知体系,成为下一步进阶的土壤。

说了半天,这么好的课程,原价只需39.9元,认证购买仅需9.9元,也就半杯奶茶的钱!既然看到这里了,就立刻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收听起来吧!

参考资料:

1.Xu Y, Huangyang P, Wang Y, et al. ERα is an RNA-binding protein sustaining tumor cell survival and drug resistance[J]. Cell, 2021.

2.Liu Y, Ma H, Yao J. ERα, a key target for cancer therapy: A review[J]. OncoTargets and Therapy, 2020, 13: 2183.

本文作者丨谭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