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服——穿在身上的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
道服是汉族传统服饰的一个分支,是具有道教特色的衣着服饰。道服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阶段,在早期的时候,道服虽然没有完整的标准制度,但到南朝的陆修静时期,道教服饰得到了导范。南北朝时期对道服制度的完善,后来促进了唐朝时期道服的发展,并使得道教服饰的繁盛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之一。道教服饰的不断发展也推动“着道服”的风气在社会里盛行开来,很多的人文志士都喜欢穿着道装,到了唐末五代时期,已经俨然成了人们的日常穿着,在后来的时代里,道装也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古代服饰。
(图片来自网络)
参加斋醮科仪的非高功法师则穿着“班衣”。“班衣”也是法衣的一种,也有各种蕴含我们道教教理教义的绣花与图案;但是相较高功法师所穿的“天仙洞衣”来说则显得更为简洁、朴素。
(图片来自网络)
另外,我们道教对法服的制作也有相当严格的规定:首先,法服是神圣的,因此“不得用不义之物作”;其次,法服也要要避免世俗社会的浮华,因此“不得以锦绣作”;再次,道教作为中华文化的保存者与传承者,必须保持法服的统一性和传承性,因此“不得不依法做”。我们道教的服饰至今还保持上古风格(自三代以来的古风),这与我们道教秉持的传承中华文化的规定是分不开的。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中华古代的文化,道教的服饰等等是很重要的“活化石”,这里面可以窥见上古遗风与三代古韵。
我们道教对法服的品级也是有严格规定的,即按入道年限与学道的深浅,分为若干等级。每一个等级的道长们的衣服、冠巾、靴履,与所使的用料、颜色、样式等都有具体规定,这样的规定有来自修行的需要,也来自别的一些契理、应机的要求。
《三洞法服科戒文》就记载了道服的古代的七种品级,如“初入道门”的穿着是“平冠黄帔”,而“三洞讲法师”则是“如上清衣服,上加九色,若五色云霞,山水袖帔,元始宝冠,皆环佩执板狮子文履”。
我们道教对不同场合法服的形制,也是有严格的规定的。例如,修道时诵咏经文,可以沟通人神、祈福禳祸,因此这时有条件的话应该穿“经衣”,《无上秘要》记载:“无有此服,不得妄动宝经。”这里既体现了我们对神明的恭敬之心,也体现了我们对自身修行与精进的重视与尊重。
(图片来自网络)
五行与五色的配属关系中,道教也有很多独特的颜色与教理教义的配属。例如,在受戒时,道士们必须穿着“戒衣”,“戒衣”一般为黄色大襟。因为在五行与五色的配属中,黄色属土,土居中,可化育万物,所以戒衣采用黄色,除了示以庄重之外,还包含着“道化万物,参赞化育”之的教理教义内涵,依此,只有受戒的道士才可穿着这样的衣服。再例如,我们的道祖老子在骑牛出关时,有“紫气东来”,而且,因此在举行隆重祀典时,有的则需要穿着紫色的法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