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系列36丨朝呈暮见 主父偃的京漂传奇
△被人排挤
早在公元前140年刘彻的新政时,刘彻便采纳了前丞相卫绾的建议,将主张申不害、商鞅、韩非法家之言,以及习苏秦、张仪纵横之说者,一概不予录取。尽管由于窦太后的缘故,儒学的推进并不顺利,但新帝喜好儒学的消息,由此流传开来。
如此一来,天下的饱学之士,自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喜的当然是儒生,如此便有机会借助政治的力量挣脱百家的“乱丛”,从此平步青云;忧的则是那些信奉道、法等学派的学士,苦学多年却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
然而,对于有些人来讲,学派终究是“术”,能做什么、为了什么而做才是他心中坚守的“道”。这些人总能敏锐地察觉到风向将变,从而及时顺应主流时代所需,齐国人主父偃便是这样一个人。
主父偃原本所学的乃是纵横之术,毕竟春秋战国及秦汉之际,纵横家们在政坛上常常仅凭一人之力便能搅得天下风云突变,可谓是耀眼至极。
可如今汉朝四海升平、国祚安康,长于在各种势力间游走、朝秦暮楚的纵横之术显然没有太多施展才能的空间。恰逢听闻新帝刘彻推崇儒学,主父偃从此便转而开始学习《春秋》、《周易》等儒家著作,同时兼采百家之言。
按理说,主攻儒学而又广博百家的主父偃本应该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然而事情却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转投儒学门下之后,他非但没有寻得自己的伯乐,甚至齐国的儒生们竟也是十分排斥他。这又是为何呢?
自古文人有傲骨,最瞧不起的便是朝三暮四、随意改志之人。在很多人看来,主父偃转而学儒,一是目标不单纯,不是因为敬仰而学习,二是随意改志,着实没骨气。
在齐国被排挤的主父偃,干脆离乡背井,去他地寻求出路。然而,先后游历了燕国、赵国和中山国等诸侯王国,都没有被礼遇厚待。加之主父偃家中苦寒贫困,一时间仿佛是困顿到了“天地不容”的地步。
公元前134年,刘彻的一道“各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的诏令传送到五湖四海之后,主父偃毅然决然地踏上前往长安的路,成为“京漂”的一员。
说来也巧,来到长安的主父偃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刘彻的小舅子——卫青。卫青一向敬重人才,便多次向刘彻举荐主父偃,本想有这一条线,自己的境遇该有所转机了,奈何卫青的多次举荐都没有引起刘彻的重视。故而,主父偃此次的“京漂”再次遭遇滑铁卢。
对于肩不能挑、手不能抗的文人来说,若没有人赏识,就已经不仅仅是能否实现个人价值的问题,而是能否吃饱饭活下去的问题。
钱袋瘪瘪,饥肠辘辘,主父偃的求生意志,让他决定索性直接向皇帝上书!结果,主父偃清晨递交上去了文书,傍晚便收到了回复——皇上有诏,即刻觐见!
主父偃回忆了一下自己呈上的文书,并无反叛或不妥的言辞,那么皇帝急召便是意味着……入仕有望!
这就不得不让人好奇,主父偃写了些什么,竟是比卫青多次的举荐还管用?
在文书中,主父偃阐述了九个问题,其中八个是关于法律条令的,还有一条是与匈奴外交有关。对待匈奴,主父偃的主张是“反战主义”。这便不禁让我们为主父偃捏了一把汗,“主和”不一向都是属于“黄老之学”么……
可刘彻既然召见了主父偃,就说明文书中有令刘彻更感兴趣的内容,即主父偃对儒学和其他百家之言的认知。是好是坏,召见之后,自有分晓!而这一点,也足见刘彻在用人上难得的胸怀和眼界。
所幸,主父偃和刘彻这第一次会晤,相谈甚欢!
“怎么今天才让我们遇到?”对刘彻而言,与主父偃竟是相见恨晚。
主父偃呢,自然也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仕途多舛,终能有一方容身之所,更是在天子的荫蔽之下。若非如此,还真不知还如何给苦学多年的自己一个交代,还有那惨淡的人生,究竟要如何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