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心论》 新四: 人类起源于中国的古气候和古地理证据

《中国中心论》 新四: 人类起源于中国的古气候和古地理证据

文|黄饮冰

在《人类起源于中国说》一文中,我专门探讨过地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地球上的温度变化,包括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和寒暖周期性变化。寒暖周期性变化主要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尺度内(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千万上亿年)的大暖期和大寒期交替变化。大暖期(温暖期)的盛期是极热期,大寒期(冰川期)的盛期是冰河期。

中国原始的“天八卦”以西南为生门、贵南方、敬西南。这种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人类起源地的信息。

我把华夏人种-华尼人定位于大西南的最初的原因很简短——因为天八卦是以西南为生门的。后八卦以西北为生门,是周文王改动的结果,因为周朝兴起于西北。《山海经》以南方为贵,南方又以西南为先。中国的古风俗也是贵南方、重西南。这些信息都说明中国文明起源自西南,兴盛于南方,再向北传播,进军世界的。现在的考古证据,如最早的猿人是巫山人,都是支持我的观点的。【最新的证据是,在贵州毕节发现了距今17.8万年前的现代人牙齿化石三颗,在湖南道县发现了距今8万年到12万年的现代人牙齿化石47颗】。

总而言之,中国是最早的灵长类的起源之地。古人类的起源地在中国大西南泛长江上游地区,包括鄂西、湘西的武陵山片区和滇黔高原都是原始人类的生存集中之地。华夏智人最早的生活之地也是滇黔高原及其四周地区。

我所说的华夏智人和华夏人种,是个总体概念,其源头是生活于滇黔高原的华胡原始群。

我所说的滇黔高原及其四周延伸地区是指现在的云贵高原及四周的延伸地区(向北包含武陵山片区,向东包含南岭,向南与东南亚国家相连,西到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脉)。

一、人类进化的两个关键环节:直立行走和大脑的进化

人类进化的关键环节是古猿进化成人猿(获得直立行走的性能)。人猿进化成猿人、猿人进化成智人的关键环节是大脑的进化。

(一)直立行走的优势

1、直立行走站得高、看得远,有利于在草原上生活。容易观察到周边的环境,躲避其他动物的进攻,能观察到远处的危险,能够寻找到远处的猎物、水源和寻找到可使用的植物和果实,规避不利的环境。

2、直立行走让手脚分化而实现手脚分工。手解放出来,承担了新的功能。手可以是进攻的武器,也可以拿起自然界存在的石头、棍棒做武器,手还能制造和创造,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3、只有直立行走,古猿才能最终进化成人。直立行走最大的优势,是为猿脑进化成人脑提供了条件,让猿面变成人面成为了必然。

直立行走是猿脑进化成人脑的先决条件。直立行走为猿的颈部能够承受更重的大脑准备了条件。直立行走也是打开限制猿脑增重的基因的密钥,使脑容量增加获得了猿身体机能的认可。

猿脑进化成人脑,关键是脑容量的增加。如果猿还在爬行,横向的猿的颈部不足以承受更大的重量,脑容量就不可能增加,增加就会导致颈部的损伤或断裂,因为猿脑给颈部的力量与猿的颈部是垂直的,等于给了猿的颈部一个下切力,猿的颈部承受不了过重的大脑。爬行的猿的身体内部也有控制基因来控制猿脑的生长。这就是现在的猿类大脑依然不能进化的原因。

猿直立起来后,脑部和颈部是同向的,脑给颈部的压力也是同向的,不会导致颈部受损。颈部也能够承受更重的脑,脑容量的增加有了支架条件。

猿直立行走后,脸部的受力也发生了改变,猿的脸部的一些古猿特征会逐渐消失,猿脸逐渐演变成了人脸。猿脸变成人脸,还与脑部变化有关,脑容量增加后,脑部会变大变圆,也会带来脸面的变化。所以猿脑完全进化成人脑后,人面才能最终形成。人面的形成是猿脑进化成人脑的标志。

古猿在直立行走后,并不会一下就变成了人,因为其身体特征特别是面部特征依然是古猿,古猿在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的直立行走后,猿脑才会变成人脑,猿脸才会变成人脸。所以我把获得直立行走性能的古猿叫做“人猿”——能够像人一样直立行走的古猿,人猿也就是直立猿。

(二)在获得直立行走性能后,猿脑进化成人脑的关键因素是环境条件

古猿进化成人猿后,脑的进化是必然的事情,在猿脑有了一定的进化后,猿有了初步的人智,标志着猿脑进化成了初步的人脑,人猿也就演变成了猿人。所以我所说的猿人,是像猿一样的人,即直立人。由于猿人的脑的进化还不完全,面部猿的特征还没有消失,所以他们是像猿的人。

猿人在脑部进一步进化后,最终进化成了与现代人无异的大脑,这就是智人。大脑进化完全后,猿人的面部猿的特征也完全消失,成了与现代人无异的脸面,猿人就彻底进化成了智人了。早期智人很原始,还有很多的猿的特征。晚期智人是拥有完全人智的人,身体上的猿的特征完全消失了,在某些方面与现代人还有一定的差别,如由于生食和熟食的不同,牙齿就与现代人不同。最早与现代人无异的智人,就是最早的现代人,但这个最早的现代人很大程度上是站在解剖学上说的,如牙齿与现代人无异,这个牙齿与现代人无异,就是长期食用熟食的结果。

(三)直立行走和大脑进化的条件

草原环境是直立行走的必须地貌。直立行走要建立起来,古猿就必须改变攀爬的固有习惯,古猿的生活环境就要发生彻底的改变。森林就要消失或变得十分稀疏形成广大的开阔地,古猿才能到地面活动而成为地猿。地猿在开阔地上也要有新的食物链,所以开阔地也要演变成草原,草原上的动植物就可以为古猿提供植食性和肉食性食物。草原上的古猿,在捕食动物和采食植物(种子)的过程中逐渐地就会站立起来。

脑的进化的快慢,与环境条件有关。适宜的温度环境、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动植物食物资源)、食用熟食、人体及大脑进化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都是很关键的,这些东西都是由人猿生活的地理环境提供的。所以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和地质条件综合优良的地区是大脑进化必须的地球环境。

二、古气候变化在人类进化上的决定性作用与中国优势

(一)2.3亿年~6500万年的温暖期发展起来恐龙,原始哺乳类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在距今3.2亿年到2.3亿年之间是地球的的一个大寒期(第三纪冰川期)。从2.3亿年以后,地球又进入温暖期,这个温暖期持续的时间长达一亿多年,是生命的一个大爆发期和稳定发展期。

在距今2.3亿年到6500万年之间,地球气温呈逐渐上升趋势,在距今6500年前达到炎热期。这个时期可以称为地球的一个温暖期。这个温暖期又是地球生物的又一个大爆炸时期。在这个温暖期内,恐龙等爬行类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原始哺乳类动物也得到了发展的机会。居统治地位的是恐龙。

人类是沿着哺乳类这条线发展进化出来的,这个时期原始哺乳类的出现和发展的一个关键。中国在这个时期的优势,就是在距今1.95亿年的时候,最早的原始哺乳类——吴氏巨颅兽在中国云南出现。这就说明中国云南当时的气候有利于原始哺乳类的进化和生存。

(二)在距今6500万年的时候发生了一场意外,一颗外星撞击了地球,包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地球生物灭绝了,恐龙时代宣告结束,哺乳类的时代来临

大约在距今6500万年,由于外星撞击地球,尘埃弥漫,地球气温急剧下降,恐龙等灭亡,原始哺乳类因为有一定的体温调节机能而逃过一劫。恐龙等大型爬行类的灭绝给原始哺乳类动物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腾出了发展空间。

大约在距今5500万年以前,地球进入一次短暂而突然的高温期。在这个高温期,真灵长类横空出世。在北欧、北美和中国湖南都有真灵长类出现,但以中国湖南出现的亚洲徳氏猴(距今5500万年)最早。

在距今5500万年的高温期后,地球进入到了降温模式。这种降温模式促进了低级级灵长类向高级灵长类的进化和分化。在5500万年以后到2400万年以前,产生了古猿类,如中国的中华曙猿(距今4500万年)、世纪曙猿(距今4000万年)和埃及的埃及猿(距今3500万年),使人类的诞生成为了可能。中国的中华曙猿比埃及猿早1000万年,中华曙猿处于祖猿地位。

到距今2300万年到1800万年之间,地球又进入到一个温暖期,古猿成为这个温暖期的优势种群。在亚、非、欧大陆上适宜于古猿生活的许多区域都有古猿生活。在距今2300~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在亚、非、欧有广泛的分布。森林古猿是一种既能爬行也能两足行走的古猿。

(三)从距今1500万年,地球气温又进入降温模式,逐渐形成了干冷性气候,导致森林萎缩,热带亚热带大草原和大沙漠形成。热带亚热带大草原的形成,彻底改变了古猿的生活环境,草地上的古猿演变成了人猿

距今大约1500万年,地球降温再次开始,一直持续降温到第四纪冰期到来。降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降温的结果是形成了干冷气候,导致森林面积萎缩,剩余的森林也变得十分稀疏。

降温对古猿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在降温的驱使下,北方(欧洲全部、非洲和亚洲北部)逐渐地没有古猿生活了(要么被降温灭亡,要么南下),古猿最终全部生活于南方。

降温的第二个影响,就是热带大草原和大沙漠出现,南方古猿的生活地的环境发生了分化,一个是热带森林环境,一个是热带亚热带大草原环境,再一个就是大沙漠环境。

在南方古猿生活地,热带和亚热带草原和沙漠地貌急剧扩展,逐步形成了萎缩(稀疏)的森林+广袤的草原(灌木)+巨大的沙漠地貌。热带森林仅存于地球的赤道地区,如非洲的赤道地区。亚洲没有热带森林。这是一次古猿古猿分化的关键时期。古猿被迫被动地适应这种剧烈的变化。

古猿命运的变化是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

正好处于赤道地区的热带森林的古猿,除了偶尔会到地面活动外,生活状态基本没有变化。他们依然是古猿,以后演变成了现代森林猿类,如大猩猩、黑猩猩之类。

正好处于草原上的古猿(生活地开阔化和草原化)(或许也有一部分走出森林来到了草地的古猿,也有从沙漠化地区迁来的古猿),他们总有不适应草地的古猿,不适应草地的古猿一部分又退回了森林,一部分走向消亡了。当然也总有适应草地的古猿,适应草地生存的古猿进化成了人猿,即能够直立行走的的古猿。直立行走是古猿适应草地生活状态的结果。我把能够直立行走的古猿叫做“人猿”。

正好处于沙漠的古猿(生活地沙漠化),要么逃离沙漠,要么就是灭亡于沙漠,古猿没有在沙漠生活的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古猿进化成直立行走的人猿,与非洲大裂谷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森林稀疏、草原扩展的原因是持续的干冷气候。非洲起源说关于古猿进化成功获得直立行走性状的原因是极其荒诞的。古猿进化成人猿的地点是南方大草原。

由于非洲赤道地区有热带森林的存在,很显然不适宜于古猿向人猿的进化。而亚洲是热带和亚热带大草原,所以古猿向人猿进化的地区在亚洲南部。新形成的人猿,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

根据人类分子学研究的成果,人和猿的分界线在距今700万年到500万年之间,此时期正好是地球的干冷气候期导致南方大草原形成的时期。说明在干冷气候期,距今700万年到500万年,人与猿就开始发生分离,这个分离的原因,就是草原和森林地貌的分化导致的。

(四)由于距今1500万年开始,地球气温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这个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第四纪冰期的到来,这就需要地球环境发生巨变,在第四纪第一次冰期到来之前,为人猿种群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冰期避乱所,那么在人类进化的下一期,地球环境必须发生巨变

距今1500万年再次开始的地球气温下降形成干冷气候,在干冷气候的作用下到距今700万年到500万年之间,热带亚热带大草原形成了,热带森林退缩到赤道地区,生活于赤道森林的古猿依旧是古猿,生活于热带亚热带大草原的古猿演变成了人猿,人类的祖先和猿类的祖先就这样在距今700万年到500万年之间发生分离。人类的祖先在草地上向人猿方向进化,以建立直立行走的新性能。

随着干冷气候的进一步持续,草原的进一步扩展,草地上的古猿经过长期的模拟劳动终于演变成了人猿。

但是温度如果再持续下降下去,温度就会下降到人猿不能承受的程度,人猿也会被冻死和饿死了。如第四纪第一次冰期来临,对人猿就产生了灭顶之灾。

人猿要稳定成一个新物种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发生新的地球环境巨变,为人猿营造一个温度适宜、生态环境优良的区域作为古人类冰期的避乱所,否则,随着温度的下降和第四纪冰期的到来,处于南方草地上的人猿,不是被强势动物猎杀,就是被低温冻死了和被恶劣的生态环境引起的食物匮乏饿死了。

(五)在第四纪冰期到来,对古人类进行了多次的清场。南方形成的人猿,多数被第四纪第一次冰期冻杀而灭绝了

1、在第四纪,地球上出现了明显的冰期和间冰期交替模式

第四纪冰川期一般认为是距今160万年到距今1.25万年,我根据大地湾遗址的变化认定我国第四纪冰川期结束的时间是距今1.3万年。

第四纪是人类的世纪。在第四纪,地球上出现了明显的冰期和间冰期交替模式,第四纪的生物界面已经十分接近现代了。哺乳动物的进化在第四纪最明显,而人类的进化是第四纪最主要的事件之一。

所谓冰期和间冰期交替模式,是说第四纪冰川期,再不是漫长的冰川期,而是间歇的冰川期,上一个冰川期与下一个冰川期之间有时间间隙。冰期之间是相对温暖的时期。冰期之间的温暖期为猿人从南方北进创造了条件。猿人利用间冰期(冰期之间的温暖期)把活动范围扩大到了北方。如中国北部、北亚、欧洲等地。但这种挺进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因为人类还不会人工取火,在冰期再次来临后,他们要么撤回中国大西南,要么就被冻死了,撤回是很少有的,冻死是最多的结果。

2、在第四纪,北方古人类在冰期时因为寒冻而消亡或南迁,在间冰期由于气温回升古人类可以利用间冰期把生活圈重新推进到北方

这段时间世界各地的冰川进退次数并不一致,不过大多数的学者都同意:第四纪北半球大部有四次冰期、三个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在北欧则有五次冰期、四次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

中国经历了四个冰期:大理冰期(距今约7万年~1万年),庐山冰期(距今约37万年~24万年),大姑冰期(距今约80万年~68万年),鄱阳冰期(距今约120万年~90万年)。

冰期之间是间冰期。三个间冰期:距今约7万年~24万年,距今约37万年~68万年,距今约80万年~90万年。三个间冰期是古人类北迁可以利用的时间段。

在第四纪,北方古人类基本是在冰期被冻死而消亡或南迁,在间冰期又重新进入,这种北方古人类在冰期消亡或南迁、在间冰期重新进入的模式进行过多个轮次。

3、在第四纪第一次冰期来临前,地球必须为人猿营造冰期避乱所

在第四纪冰期的盛期(冰河期),南方也是很寒冷的,如赤道边也会下雪。还有一个不幸的事情与第四纪第一次冰期一同发生,就是在距今120万年前后,古人类彻底脱毛了,第四纪第一次冰期发生在距今120万年到90万年之间,这个时期古人类抵抗寒冷的能力就与猿猴类无法相比了,而此时古人类还没有足够的智力去发明抗寒措施以抵御寒冷,所以我说在第四纪第一次冰期,地球上的人猿大部分被冻饿而死亡了。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在第四纪第一次冰期来临前,地球必须为人猿营造冰期避乱所的原因。

二、古地理环境的变化在人类进化上的决定性作用和中国的地理环境优势

上天对中国是十分垂爱的,很多不幸的事件都避开了中国地区。如距今6500年外星在美洲撞击地球,始新世末期一颗或数颗大火流行撞击西北利亚及当今的契沙比克湾。渐新世有记录的外星体撞击事件发生在加拿大的努纳武特,时间距今2300万年前,陨石坑直径24千米。渐新世有记录的超级火山爆发事件发生在美国的科罗拉多,La Garita Caldera超级火山在距今2780万年前喷发,喷发量大于5000km,火山爆发指数9.2。这两个事件都造就了地球环境的巨变,北美洲不是人类的起源地也许就是外星撞击和火山爆发导致的,全球都受此影响。

距今3350万年前欧洲范围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当时欧洲的动物群,除了区域性的啮齿类动物和有袋类动物之外,都被来自亚洲的动物群所取代。这是亚洲(中国)物种第一次全面取代欧洲物种的实例。

在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上天进一步展示了它对中国的垂爱。在距今300万年到200万年之间,青藏高原迅速上升到了足够的高度。青藏高原的隆起彻底改变了中国大西南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中国大西南的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了古人类冰期的“避乱所”,成为了古人类到现代人类唯一连续进化的地区。在第四纪的间冰期内,古人类也从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源源不断地向世界输送新的人口,成为了世界古人类和现代人类的源头和输出地。

1、在距今300万年到200万年,青藏高原最终隆起到了足够的高度,为人猿营造出了一个冰期避乱所——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确保了这里的古人类不被第四纪冰期冻饿而死,确保了古人类进化的连续性

在距今300万年到200万年之间,青藏高原隆起了,成为了世界的屋脊。

青藏高原的隆起,完全改变了地球的气流环境、季风环境和降雨环境,导致非洲、西亚、中亚和南次大陆干冷,青藏高原以西、大西洋以东,从大西洋沿岸开始,经北部非洲、欧洲南部、西亚、中亚、印度北部到中国西北的土地沙漠化,北非大沙漠在距今250万年前形成,中国黄土高原在距今248万年前开始黄土堆积。非洲和欧洲及其他地方,更加不适宜于古人类生存。

青藏高原的最终隆起,致使中国南部的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重新从草原沙漠地貌变成了森林地貌,成为了亚州和非州北纬30°线上唯一的绿洲。为人猿营造了一个温度环境适宜、生态环境优良的独立气候区。

在距今250万年到160万年,第四纪冰川期到来,地球气温环境进一步降低,寒冷和冰川覆盖对古人类是不利的,人猿承受不起严寒的气候,冰川覆盖导致动植物种群数量急剧变少甚至于使食物链断裂,人猿的食物严重缺乏甚至于找不到食物,液态水总量的减少导致冰川期内降雨减少,加重了地表的荒漠化,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其他地区就是有人猿,也只能在寒冻和饥饿中灭亡。中国北方的人猿,命运也一样。但是由于有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存在,这里成为了人类冰期避乱所,避免了冻死、饿死的命运。泛滇黔地区的古人类或迁徙到泛滇黔地区的古人类在泛滇黔地区成功越过了第四纪第一次冰期和以后的几次冰期。

2、在中国大西南人猿成功进化成了猿人并进一步进化成了智人和现代人

中国大西南地区的人猿能够幸免于难,是因为在距今300万年到200万年之间,青藏高原崛起了,为中国大西南提供了气候上的庇护,使中国大西南特别是滇黔地区免遭寒冷气候的侵袭,滇黔高原适当的高度也使这里变得冬暖夏凉,滇黔高原特殊的地质环境让这里形成了众多的溶洞,这里的人猿幸免于难。在中国大西南,人类的进化进程没有因为第四纪冰川期的到来而打断,即人类在中国大西南,完成了由古猿进化成人猿、由人猿进化成猿人、由猿人进化成智人的全部进化过程,顺利地由古猿进化成了智人和现代人。

因为没有青藏高原的庇护,其他地区的原始人类没能躲过第四纪冰川寒冷的气候,在第四纪第一次冰期来临时,被冻死和饿死而淘汰了。所以中国大西南的古人类是唯一的古人类,由此区域进化出来的智人华夏人种和现代华夏人种,当然是世界上唯一的智人人种和现代人种了。

3、青藏高原的隆起造就了中国大西南优越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和地质条件,及大地促进了古人类向现代人类的发展和进化

青藏高原隆起前,中国大西南(包括青藏高原本身)是热带亚热带大草原。古猿的直立行走的性能的获得是在草地上,中国大西南(包括青藏高原本身)是古猿进化成人猿的最佳场所。

青藏高原隆起后,中国大西南从草地重新变成了森林,而且是亚洲地区和非洲地区北纬30°线上的唯一陆洲。人猿在草原上活动没有庇护条件、容易暴露目标,很容易成为其他强势动物(如草原狼群)的猎物而被猎杀而亡。中国大西南从草原重新演变成森林环境后,人猿在森林中有了庇护,避免了被猎杀的危险。

青藏高原隆起后,中国大西南温度适宜,不太冷也不太热,大部分时间内是温暖湿润,滇中还能保持四季如春。森林茂盛,雨水充足,洞穴众多,人类的回旋余地很大。中国大西南动植物丰富,河流山溪众多,提供给人类的食物丰富多样。这里的远古人类在距今200多万年就已经学会了使用火。中国大西南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丰富,人类大脑进化所需要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齐全,这里还有众多的山泉,矿物质和盐水可以自山泉中自然流出,人体进化和人脑进化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可以在饮水时得到自然补充,极大的加快了人猿进化成猿人、猿人进化成智人的速度,人的进化十分彻底和十分完全。如鄂西的土家族自治区是一块富硒土壤,这里也是出产巴盐的地方,盐中含的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齐全而丰富,关键的是,巴山下面就是盐矿,盐能够从泉水中带出来,这一点对于远古还不知道盐的重要性的人类来说至关重要。

所以中国大西南的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正好是古猿到人猿、人猿到猿人和智人及现代人生活和进化的最佳地区。最早的智人和最早的现代人,应该都出现在这里。

三、中国古人类的在第四纪的南北移动和走出中国

(一)中国古人类在第四纪的南北迁移

古人类是喜温动物,故生活于温暖区。古人类也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进行南北大移动,温度下降,北方的古人类会向南运动到南方;温度升高,南方的古人类会向北运动。古人类的这种南北大运动是对温变的适应性反应,以确保古人类生活在自己的适温区。那么伴随着温变,古人类的生活圈就有降温时萎缩到南方、升温时扩展到北方的伸缩大变化。

在古人类智力没有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具体说没有发展到早期现代人智力水平前),古人类的这种南北向的大迁移运动基本上是种自然状态。在古人类的智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后,人的智力就会在发挥作用,这种随温变的南北运动就有了主动性。而且在冰期,智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古人可以用很多发明(发明人工取火,发明衣服等等)提高自己的抗寒能力而生活于冰期的北方不南下甚至深入更北的地区生活。

1、蓝田人和陈家窝人就是在温暖期北迁的成功例子

在这里以蓝田人(公王岭)为例。

蓝田人(公王岭)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他们正是利用距今80万年~90万年时期的间冰期迁徙到秦岭北的蓝田地区的。

证据一:2005年,中科院古人类学家黄万波在三峡龙骨坡发现了巫山人时,也发现了蓝田人。说明蓝田人虽然在陕西蓝田发现,但其故乡却可能在秦岭以南。

证据二:蓝田人生活的公王岭动物群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具有强烈的南方色彩,如其中的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华南巨貘、中国貘、毛冠鹿和秦岭苏门羚等,都是华南及南亚更新世动物群的主要成员。

公王岭动物群中存在着这么多的南方森林性动物,一方面表明当时蓝田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林木茂盛(另一方面也表明那时的秦岭不象今天这么高,还未隆起成为妨碍南北动物迁移的地理屏障)。

与公王岭距离22公里的陈家窝却与公王岭不同,缺少带有强烈南方色彩的哺乳动物。软体动物也基本上都是现代生活于华北的种类。有的学者认为,两个地点的直线距离只有22公里,动物群却存在如此大的差别,这一事实除了反映了陈家窝人与蓝田人的时代不一致外,还反映了陈家窝人是在距今37万年~68万年间冰期重新迁徙而来,而且,两个间冰期时期内蓝田地区的气候不同,蓝田人生活期间蓝田的气候如同南方一样,所以有南方动物迁来;陈家窝人生活期间蓝田的气候如同现在的华北气候一样。

蓝田人和陈家窝人,都不是在蓝田地区连续存在,因为他们难以越过间冰期过后到来的冰期。

2、古人类从北南迁的证据

在发现巫山人的地方附近,也发现了蓝田人生活的遗迹。这就可以证明蓝田人去过北方,也回到了南方。

3、古人类成功定居北方是在发明“人工取火”技术之后(早期现代人的智力水平)

在第四纪冰川期,中国远古人类有三个间冰期可以利用进入北方生活。但能够成功定居于北方,是在中国远古人类发明“人工取火”技术之后。如大地湾人,距今60000年开始文化一直延续到距今5000年。山顶洞人也成功定居于北方。

(二)距今90万年后,古人类和现代人类走出中国

最早的古猿产生在中国,亚、非、欧的古猿类,是在第三纪从中国迁移过去的。在第三纪后期(距今1500万年以后),在干冷气候作用下,北方生活的古猿逐渐消失(要么被降温所淘汰,要么南撤),古猿集中分布于南方。古猿到人猿的进化的主要区域在中国南方。

青藏高原隆起后(200万到300万年),非洲、青藏高原以西的亚洲的古猿或人猿停止了进化、或者因环境加剧恶化而消失了。第四纪第一次冰期到来,除中国的泛滇黔地区古人类独存外,其他地区的古人类都第一次冰期引起的寒冻和饥荒而冻饿灭亡了。所以青藏高原的隆起是东西方古人类命运的分水岭。

大约在距今90万年以后(第一次冰期),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人类都是在第四纪第一个间冰期到第二次冰期的前期从中国滇黔高原及其四周地区迁移过去的,包括中国的北部地区。欧洲的海德堡人就是在第四纪的间冰期内从中国迁移去的。

在第二次冰期和第二次冰期以后的冰期内,中国北部就有古人类生活(如北京人,从距今78万年一直生活到距今20万年,跨越了2个冰期),这样在以后间冰期到来后,整个古中国地区都是古人类外迁的出发点。距今90万年以后,古人类出中国主要是三次(三个间冰期)。古人类第一次出中国的中心区域是泛滇黔地区。古人类第二次、第三次出中国的出发地是中国地区。

中国早期智人的大爆发时间在距今24万年到7万年之间(第四纪最后一个间冰期),早期智人最早可能要早到30万年以前,因为中国的冰期影响比其他地区相对要弱一些。在距今24万年到7万年之间,也是中国早期智人迅速外扩的时间。

早期现代人也在距今24万年到7万年之间在中国南方的泛滇黔地区形成。在末次冰期前期(距今7万年到6万年),早期现代人依托智力优势,从泛滇黔地区向外扩展。在末次冰期的最后一个盛冰期(距今2.1万年到1.8万年),越来越智力成熟的现代人的一支——玉蟾岩人在湖南南部玉蟾岩发明了陶器,在距今1.8万年到1.4万年培育出了古栽培稻种子,他们成功地从取食(渔猎采集)经济状态转型为产食(原始种植)经济状态,最早进入了人类文明的门槛。末次冰期结束后(距今1.3万年后),人类文明以中国南方为起点迅速向世界蔓延。

(二)古人类和现代人出中国和回中国的路径

由于中国西部到亚洲西部的沙漠带的存在,中国古人类可能没有直接西迁到中亚、西亚和非洲,而是经北亚辗转到欧洲再南下到非洲、西亚和中亚。这种状况到末次冰后才改变。

在第四纪,由于非洲北部一直到中国西北部都是延绵的沙漠,这条沙漠带在第四纪的每个冰期内都会扩展到最大,是每次冰期结束后中国古人类西迁的巨大障碍。每次在冰川期结束间冰期到来后,中国古人类不会直接西迁,而总是从中国北部越草原进入北亚,再向西入欧洲。但是从北非到中国的巨大沙漠带在间冰期内随着温度上升,会形成一些南北向河流和草原,为间冰期里欧洲古人南下创造了通道,迁入欧洲的中国古人会以欧洲为跳板,南下到中亚、西亚和非洲发展。

间冰期结束,冰期又到来,欧洲古人类大部分会被冻死而死,幸存欧洲古人类就会离开寒冷的欧洲南下到西亚,一部分进入非洲,一部分南下到印度南次大陆与南次大陆上的古人类一起最后回到泛滇黔地区。在古人类演变成现代人之前,古人类不会从亚洲北部和中亚返回,因为进入冰期,西北利亚和中亚气候就寒冷了。

早期智人迁出中国的时间是在距今24万年以后到距今7万年以前,这是第四纪的最后一个温暖期。早期智人同样是由于升温的原因北进辗转到欧洲,再南下到西亚、非洲。尼安德特人就是在这个时期(距今20万年)从中国迁入欧洲再辗转入西亚和非洲的。这个时候古人类有了一定的智力优势,在距今24万年到7万年之间,早期智人进入到了北美也是有可能的。

现在人是在距今24万年到7万年在中国南方形成的。现代人出中国,集中的是三次。第一次发生在末次冰期前期,距今7万年到6万年,出发点是泛滇黔地区;第二次发生在末次冰期结束后,距今1.3万年1.1万年,这一次是南北人口向北迁移的整体梯次运动;第三次发生在距今距今8000年到6000年,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洪水和海浸联合爆发期,在中国引起的是人口由东向西的大迁移,这个期间才会发生中国古人直接西进,即中国西部的人口西迁。距今5600年到5000年发生降温,引发了一次世界性的北方人口南下运动,从中国迁入西方的古人这一次才会经中亚或西北利亚通道直接东归。

中国早期现代人在末次冰期内已经进化成智力成熟的现代人,他们在末次冰期依靠智力优势逐渐深入到北亚最北寒冻地区生活,然后大约在末次冰期的末期(距今2.1万年到1.3万年)发现白令海峡上的冰桥进入北美,这个迁徙在考古上是已经证实了的。

黄饮冰2015年9月19日星期六于孝感。2016年7月24日修改,2016年10月30日星期日再修改。2017年2月13日星期一修改。本文原标题:人类起源于中国的理由和证据(一)

——基因证据、人类生物学证据、气候和地理证据的分析和探讨。


作者简介:黄饮冰,本名黄祥文,曾用名楚天孤客,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人,现生活、工作于湖北省孝感市。黄饮冰从1989年开始研究华夏起源史,是华夏文明起源史的独立研究者和中国中心论的倡导者、网络独立评论人。研究汇聚成《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中国中心论——中国是世界人种和世界文明的起源中心和传播中心》、《华夏族群起源说(华夏江汉形成说)》。黄饮冰在网易、凤凰、新浪均开有博客,在大同思想网、博客中国、一点资信开设专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