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为何称“铁打的宝庆”?
在湖南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铁打的宝庆,银铸的益阳,纸糊的长沙。” 长沙、益阳我们都知道,对外省人来说,宝庆可能就有点儿陌生了。宝庆就是如今的邵阳,为什么说宝庆是铁打的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邵阳。
邵阳,位于湖南省中偏西南,资江上游,越城岭和雪峰山之间,总面积20824平方千米,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全市面积的三分之二,号称“七分山地两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按顺时针方向,邵阳分别和娄底、衡阳、永州、广西桂林、怀化相邻。邵阳有悠久的历史,春秋末期楚国大夫白善在此筑城,称白公城,迄今有2500多年历史。西汉初年,置昭陵县,隶属于长沙国。三国时期,昭陵为荆州零陵郡北部都尉、昭陵郡治。西晋时,为避司马昭讳,改名邵陵县。唐设邵州,南宋理宗赵昀当太子时,曾封为邵州防御使,赵昀登基后,1225年升潜龙之地邵州为宝庆府,使用年号“宝庆”来命名,自此始宝庆之名用了七百多年。
邵阳位于江南丘陵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市境北、西、南面高山环绕,中、东部为丘陵起伏的平原,资江自西南向东北流贯全境。在古代宝庆是湘桂之间的水陆交通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控制邵阳则可“上控云贵、下制长衡”。宝庆府城高池厚,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外有资江环绕,内有邵水穿城,易守难攻。
据资料记载,明朝时宝庆古城墙周长4370米,墙高8.3米,宽约5米,东、西、南、北以及西北分别设有朝天、定远、大安、庆丰、临津门五道城门,西、南二门又各筑瓮城,城墙上设7座城楼、12座炮台……如今在邵阳市大祥区资江南路还有宝庆古城的北城墙。
“铁打的宝庆”这个美名出现于清朝太平天国时,翼王石达开率数十万太平军围攻宝庆,当时守城的是左宗棠及部下三万人,结果太平军围攻三月,仍然奈何不了宝庆城。石达开望城兴叹“铁打的宝庆”,最后只能放弃攻城而转入四川,宝庆从此扬名。
其实,邵阳城(宝庆)之所以易守难攻,除了城池坚固、地势险要外,还和邵阳人的脾性有很大关系。我们都知道湖南人霸蛮,但是有种说法:“论霸蛮国人畏湖南人,湖南畏宝庆人。”偏僻、交通不发达等恶劣的地理自然条件造就了邵阳民风彪悍、尚武,邵阳人不但吃辣在湖南数一数二,而且吃起苦来也是不要命,霸蛮起来更是如此。邵阳历史上出了不少很能打的人物,如明朝开国大将蓝玉(一说安徽定远人)、曾发动反袁护国战争的将军蔡锷、太平天国时从湘军里面走出来的大佬江忠源、刘长佑、刘坤一等。抗战时期,邵阳的农民都敢单枪匹马地用锄头、镰刀、菜刀干掉落单的日本兵,这些在县志里是有记载的,你说彪悍不彪悍?
图-资水穿邵阳城而过
我国古代有几大商帮如晋商、徽商、潮商等,湖南邵商(宝庆商帮)也是非常出名的。宝庆人从最初资江上放排的排帮,下洞庭,闯长江,硬是靠着那种特有的霸蛮精神,敢打敢拼,在各大商帮盘踞的汉口码头打下一片天地,如今汉口还有条街叫宝庆街。现在在全国各地闯荡的邵阳人也很多,就拿长沙来说,都说外地人最多的就是邵阳人。
图-俯瞰邵阳
如今邵阳人正充分发挥霸蛮精神,敢想敢干,邵阳这个曾经的老工业城市又开始焕发出褶褶光辉,如全球最大的工程搅拌车生产基地、世界鞋都、世界打火机之都、邵阳特种玻璃谷等名号越来越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