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侯乙编钟”,说说古代编钟的秘密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我们 “BT历史零售” 公众号正式更名

“大锤说史” 

感谢各位读者老爷的一路支持!虽然

名字不“BT”了,但是内容依旧“BT”!

最近,中印两国首脑在武汉会晤并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精品文物展,两国领导人甚至还饶有兴味地敲了几下文艺演出中使用的乐器——编钟。这个编钟虽然属于复制品,不过可是大有来头,它是我国1978年发掘出土的战国时代早期曾侯乙墓编钟的复制品。

说起这个曾侯乙墓编钟,可谓是湖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国家首批禁止出境文物之一,去年年底热播的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专门有一期是介绍这个编钟的故事的。所谓“一个”编钟,实际是一套,共分三层8组,共65个器件组成。本期大锤说史,要为列位读者听友讲述的,是古代编钟的秘密。

另外,在这里大锤还得说一句题外话,编钟虽然极为珍贵,但是它只是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重要发现之一,关于曾侯乙墓的发现和发掘,那是另外一个传奇故事,有机会我们还会给大家细细讲述。

书归正传。编钟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文化传说来讲,据说早在黄帝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编钟,当时是黄帝下令自己两个手下伶伦和荣将,铸造十二钟,以和五音。当然这只是传说之翼,实际上编钟的发明人在历史传说中有多重说法,有说是炎帝孙子发明的,还有说是帝喾[kù]干的,还有说是尧或者舜或者禹发明的,等等。

从实际考古发现角度来看,钟的原型最初是铃,铃的最初形态是木铃或者竹铃,然后进化到陶玲,后来又出现了金属铜铃。就在铃进化的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陶制的钟,到了我国商代晚期,第一次出现了铜钟。

这种早期的铜钟叫做“镈”[bó],它已经具备了后世铜钟的基本样式,区别在于这种镈是平口的,不像后世编钟那种弧形口。这种编镈在春秋时代发展到顶峰,在进入战国之后就逐渐被更先进的编钟所取代了。

铜编镈

相比编钟,编镈比较厚重,发出的余音特别长,因此礼仪功能特别强,但是也正是因为余音长,所以导致在演奏比较复杂或者轻快曲子的时候,就会出现余音的混响,也就是曲子的娱乐性比较差。因此进入战国之后,大部分编镈被更灵活的、能够弹奏清楚明快乐曲的纽钟和甬钟所取代,也就是被编钟所取代。

大锤这次讲述的故事的主角曾侯乙墓编钟,实际就是由19个纽钟+45个甬钟+1个大号镈构成的。相比编镈,编钟除了能够满足礼仪的需求,而且也能够满足音乐的需求。曾侯乙墓出土的这套编钟,横跨五个半八度,能够应对现代乐曲的,这是非常牛的乐器科技水平,因为直到18世纪初,钢琴还只能演奏五个八度。

曾侯乙墓编钟的高科技含量,足以支持它在2000年后的20世纪,能用来演奏《东方红》《国际歌》,也能演奏《一路平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还能演奏古曲。

编钟在战国时代发展到了鼎盛,随后在秦朝就开始走向了衰落。这个主要原因是因为编钟之所以能够发扬光大,正是因为周礼对乐器的需要,而战国时期诸侯的野心又助长了各国铸造编钟的努力。

但是到了战国结束秦朝统一的时候,周礼已经彻底土崩瓦解,秦王朝和后继的汉王朝在很长时期并不需要全套的周礼来解释自身的权威,因此实际用途的大幅减退。

同时,编钟的造价也实在是太昂贵了,因为编钟是要消耗金属铜的,而我们都知道,在古代,铜是一种重要的货币原料。周代规定,贵族犯了死罪,缴纳120公斤铜就能赎罪。而一套曾侯乙墓编钟重达几吨,对于一些小国来说,一套编钟就相当于一个国库了,而且又能用来显示权威和礼仪,应用面非常窄。

由于秦统一六国后,秦汉时期前期的统治者对周代礼仪并不感冒,又鉴于青铜编钟的巨大造价,结果就导致了古代编钟铸造工艺和水平在秦汉时期的迅速衰落。

这里大锤举一个小例子。曾侯乙墓编钟是春秋末期战国早期的作品,当时的这批编钟是双音钟,也就是敲击钟口弧形的中央是一个音,敲击弧形的两侧是另一个音。这种双音钟铸造技术,到了秦汉之后就彻底失传了,此后只有单音钟。直到2000年后的1978年,考古人员挖出了曾侯乙墓的双音钟实物,考古学家和音乐家才彻底解决了这个文献中记载的“双音钟”的谜团。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儒家思想从汉代开始逐渐居于统治地位,编钟再度得到了封建王朝的重视,统治者又需要用周礼那一套来自己的统治擦胭抹粉了。但是,由于长期的编钟工艺失传,这时候已经很难复制出跟曾侯乙墓编钟匹敌的作品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编钟铸造工艺的失传进一步加剧。

到了宋代,朝廷又想大规模复兴周礼,但是仅仅是围绕周代编钟的形状和构成,大家已经意见严重不统一了,之所以意见不统一,就是因为到了宋代,谁也不知道东周时候的编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了。

随后的元明清这几个朝代,统治者继续对编钟礼仪的兴趣,这个钟是越做越大,但是越来越敲不出编钟那种音律了。等到了清代,这时候铸造的编钟虽然豪华,但是已经完全五音不调,只能放在那里充当礼仪摆设用具,不能出声,一敲就露馅。

清代编钟

也正是因为钟从礼器乐器并重一路衰退为礼器,不再能够演奏音乐,因此钟也就随着时代的演进,越来越成为我国古代的报时工具而不是乐器。虽然乐器功能遗憾的消失了,但是钟仍旧是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见证,从先秦到明清,编钟在历代帝王的各类大典上,依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构成了我国古代独特的钟文化。

热门推荐

苏曼殊:喜欢吃花酒的“诗僧”和他的传奇故事

“五一节”与中国的故事

“支那”小史:这个词是如何变成骂人话的

非正常历史研究人员,专注历史销售几千年~

我们以史为镜,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锤说史

想看有趣的历史八卦

(0)

相关推荐

  • 古乐器之编钟

    编钟最早出现在商代,当时多为三枚或五枚一组,能演奏旋律.商代编钟造型别致,椭圆形,钟的表面有简单的兽面纹饰. 编钟西周中晚期,编钟已由三枚或五枚发展为八枚一组,能发出相隔一个小三度或大三度音程的两个音 ...

  • 震慑古今的中国顶级工艺|青铜器

    战国 | 曾侯乙铜编钟 ||| 战国早期乐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 ||| 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 ...

  • 青铜之乐器

    古代乐器,按用途可分为两类:祭祀.宴会.举行典礼时使用和军队中使用.从现存的古钟和句鑃上的铭文:"以乐父兄,以宴宾客"上看,证明是宴飨的乐器.从现存的钲的铭文:"余以行吾 ...

  • 清朝康熙后期腐败严重,张廷玉不受贿,没钱怎么办?古代清官的秘密……

    本文原创:陈旭 微信公众号:屠龙有术(ID:tulongys) 陈旭私人微信:chenxusiri  或   chenxusirs 有网友张三提问: 康熙后期腐败严重,而张廷玉从来不收贿赂,他没有钱, ...

  • 古代银锭子秘密

    阴文铭文是在银锭铸造好后才用錾子錾刻上去的,字呈凹形,字体上看很不规则,多笔少画的事常有,并有代用字.简笔字的情况,一般没有名家书写,这跟工匠的文化水平.錾刻技术有关,但却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如果遇 ...

  • 古代大家族繁荣的核心秘密所在!

    其实家学并不是一个新的名词,自古以来每一个家族兴旺发达,都有自己独特的配方或者是学问.而这些东西都是在家族内部一代代的积累,把自己的经验.财富传给下一代.不断修正已经有了漏洞或者错误,让家学更加完善. ...

  • “爸”和“爹”不一样?古人造字揭开秘密!难怪古代叫“爹爹”

    小时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这么一个超人.他的长相或许并不好看,但他的笑容却是那样的温暖:他的胸膛或许并不宽厚,但他面对危险却是那样的毫无畏惧:他的个子或许并不高大,但他却毅然顶起了一片天.他是 ...

  • 古代皇帝卧房,不超过十平方的秘密!

    阳宅风水中有句老话,叫做"屋大人少,凶多吉少",此言不虚也. 在这个世界上,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是都有自己的气场存在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如果一个人精神专一,那么即使闭上眼睛 ...

  • 14枚西周编钟惊现香港,老头6万捡漏,如今价值不输曾侯乙编钟

    提到编钟,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会首先想起"曾侯乙编钟",确实"曾侯乙编钟"绝对是迄今为止考古出土最具有价值的编钟了,但是其实只是之一,在我们国内其实还有一套编钟的 ...

  • 在秘鲁的遗址中,发现面具木乃伊,揭示了古代瓦里帝国的三个秘密

    在很多读者的印象中,似乎只有古埃及人才会制作木乃伊,但其实不然.考古发现,南美洲的一些民族也有制作木乃伊的传统,比如秘鲁瓦里帝国,并且考古专家们也出土过瓦里帝国的木乃伊,还发现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究竟 ...

  • 为何故宫600年不倒?撬开地砖发现秘密,来看看古代匠人的智慧!

    现如今,中国还保留着许多过去的建筑,有的建筑甚至已经使用了上千年,这就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了.在古代基本上房屋时木质结构的,这意味着一种情况,火灾.故宫从建造至今几百年依然保存完好,这样一个皇帝的居 ...

  • 古代配方里的两个香料口诀,里面有没有老厨师们的秘密

    首先声明一下,我这里所说的老厨师,不是年记老的厨师,而是指的传统的民间厨师. 而以下我说的内容,大家看的时候,不要以一种严肃的心态,从学术的思想去上纲上线,因为我只是从偶然看到的古代香料口诀里,突然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