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忌满,万事求缺(二)

原创十点读书  2020-07-07 05:28:45文 | 菓汐

酒微醉,月未圆,花半开,是欣赏景色最佳的状态;一笔青色,一笔淡泊,是水墨画最极致的状态;而将满未满,万事求缺,则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曾国藩曾说:“话不说尽有余地,事不做尽有余路,情不散尽有余韵。”凡事留有余地,人生才能游刃有余。

01. 话不说尽

古人云:“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行于世间,话莫说尽。留半句成诗,如清风善待岁月;进半句成戟,伤人也伤了自己。言以寡为贵。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与情谊,有时就取决于话说七分的智慧。

《红楼梦》中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大家为了寻开心,席间行起了酒令。轮到黛玉时,她一时情急,竟脱口而出:“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这两句诗出自于当时的禁书——《西厢记》和《牡丹亭》。幸亏黛玉说的时候,在座的其他人没有察觉,只有细心的宝钗发现了。但宝钗并未当众揭穿,而是过后将黛玉叫到蘅芜苑,单独问道:“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黛玉这才想起行酒令时有失检点,羞红了脸。宝钗没有继续追问,反而自嘲道:“妹妹,你当我是谁?我小时候也是个淘气的。姐妹兄弟一起,都怕看正经书…..”“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一席话,既保全了黛玉的面子,也尽到了提醒的责任。黛玉心中感激万分,对宝钗的芥蒂,也渐渐消除。

海明威曾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在红尘中翻滚,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易,又何必处处拆穿。适时的沉默,胜过万语千言。让我们唇齿留慈悲,给别人一个领悟的空间,给自己一个优雅转身的机会。

说话时,不让人尴尬,不揭人伤疤,看破不说破,留三分薄面给他人,七分真言给自己。

02. 事不做绝

记得《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袁绍要发兵讨伐曹操,于是让手下秘书陈琳写一篇声讨檄文,来点数曹操的罪恶。陈琳是一个骂人的高手,文不加点,一挥而就,指责曹操“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并连他祖上一起骂了。

建安五年,官渡大战,袁绍兵败,陈琳被生擒,带到了曹操面前。曹操问陈琳:”你骂我就算了,为什么连我八辈祖宗都骂了呢?”陈琳战战栗栗回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尔。”说完心想自己今天就要一命呜呼了。但曹操并未惩罚陈琳,反倒任命他担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

陈琳感恩曹操放他一条生路,尽心辅佐,后来的军国书檄多是他所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大业作出了贡献。

曹操有宽阔的胸襟,得饶人处且饶人:

俘关羽,不计前嫌封他官爵,更是成全他千里单骑寻刘备;华容道上,关羽放走曹操,偿还了当初的”不计前嫌“与”成全“。

降张辽,不计较他原是吕布手下爱将,收入麾下,赏其忠勇;逍遥津处,张辽以八百破十万,用他的战功报答了那份“不计较”。

因此,曹操成为了一代枭雄。

人生百年,兜兜转转,风水轮流转,强者未必一直强,弱者亦可能翻身。在自己春风得意时,莫要对人赶尽杀绝,给别人留余地,也是给自己留退路。

王阳明曾说:“智者搭桥,愚者筑墙。”

事不做绝,是一个种格局,人的胸襟越宽阔,人生的道路也更宽阔。

与人为善,不究过往,一旦遇到生活的暴风雨,就会有人来为你撑伞,助你越过泥泞。

凡事留余地,多铺路,少拆桥。如此,方可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03. 做人忌满,万事求缺

弘一法师有句名言:“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万事万物不能苛求完美,物极必反;为人处世不能苛求圆满,盛极必衰。

安妮宝贝也说过:“人的生命应该是丰盛而有缺憾的,缺憾是灵魂的出口。”

曾国藩的书房名为“求缺斋”,时时警醒自己“君子要守缺”。

公元1864年8月,湘军攻陷天京(南京),太平天国灭亡。

立下如此汗马功劳,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加“太子太保”衔,位极人臣。

同时他还掌握着实力雄厚的湘军,手下人才济济,门生故吏遍天下,势力和声望都达到了顶峰。

咸丰皇帝临终前忧心忡忡:“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

刚刚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也小心提防着曾国藩。

曾国藩深知功高震主的后果,于是果断采取措施,开始自剪羽翼。

他先是让自己的弟弟以病告退,再分批裁撤了辛苦建立起来的十几万湘军,只留下了两个营一万人左右。

朝廷见他主动裁军,也放下心来,对他继续委以重任。

曾国藩正是用这样一种求缺的心态,保全了他自己和家人。

自古人生最忌满,浮生若梦半且安。

人生的剧本,有阴晴圆缺,有跌宕起伏,有坦途险阻,只要我们抱着一颗求缺的心,积极修行,定能向幸福而生,给剧本一个满意的结尾。

《道德经》有云:“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最完美的东西,也有残缺,但它的力量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也有空虚,但它的作用不会穷尽。

将满未满的人生,才是我们刚刚好的人生。

04. 凡事留余地

有一个佛门弟子,日夜参禅,每个功课都做的尽善尽美,但却一直无法开悟。于是,他去请教师傅,师傅听后,给了他一个葫芦,一把盐,说:“把葫芦装满水,再把盐放进去,让盐融化。”弟子立刻按照师傅吩咐去做了。可是过了一会,弟子回来说:“师傅,水太满了,摇不动啊,葫芦口太小,也不好搅拌,所以盐化不了。”师傅拿过葫芦,将水倒掉了一半,再摇晃葫芦,盐即刻融化了。弟子这才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凡事留有余地,才有可以回旋的空间,也才有发展的空间。

《草堂集》有言:“天道凡事忌太甚,凡事留其有余,则召福之道也。”

说话有点余地,是三月的春风,温暖人心;做事留点余地,是退一步后的天空,岁月宽展;人生有点缺憾,是留白的乐章,宛转悠扬。

一辈子,短短数十载,让我们用凡事有余的心态,过自在豁达的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