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右边即为文庙。西边侧门为“义路”,另一边自然就是“礼门”了。
恭城文庙,又称孔庙、学宫,是纪念我国古代杰出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庙宇。恭城文庙始建于明朝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是广西区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孔庙,素有“华南小曲埠”之称。恭城文庙坐北朝南,依西山之势,筑六级平台,递进而建,层层叠起,气势宏伟,十分壮观。
大门背面。
中脊的灰塑。
入门即为棂星门,六柱五间牌坊门。
中门上部字匾刻“棂星门”,正面为“双凤朝阳”图案。
柱下方有石座,柱头皆有石狮一只
中门背面雕的是双龙戏珠。
单这字匾已经刻有五条龙,下有鲤鱼,自然是希望“鲤鱼跃龙门”了。
“棂星门”三字为乾隆御笔。
两侧额板也有浅浮雕,大抵是雀、鹿、松树等寓意吉祥如意的动植物形象了。
柱头石狮
棂星门后就是泮池与状元桥。
桥身与栏杆、台阶都是青石所制
状元桥后就是大成门。可以见到随山势逐渐升高的平台。
灰塑双龙戏珠,下面是人物形象
上大图大家自行体会下
狮子鳌鱼
这货应该是凤凰吧,尾巴上的羽毛还有太极图...
碑文是四圣言论,此碑立于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书写者乃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是一个清朝名相,曾当了二十年的“太平宰相”。以前在婺源黄村的帖子里也曾提及到。
碑文是孔子语录,立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同样为张玉书所书。
大成门前有两层平台
大成门前的石柱与柱础
门扇腰板为双面镂空雕。双狮戏球
麒麟
梅花鹿,禄也
门扇是彩绘拐子纹间花
鱼,可以跃龙门,也可以年年有余。
连青蛙都出来了
大成门边墙壁嵌有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重建碑记。
入门后就是大成殿,重檐歇山顶两层楼阁,下有须弥座。
“大成殿”木匾,周边雕刻了九条龙,牛
石阶中间的青石龙云石陛,呼之欲出。
有介绍说此石陛全国仅剩两块,应该夸张了。至少黔阳古城就有一块...
须弥座角上的狮子造型,威武霸气
横着摆的石鼓,也是活久见了...
“万世师表”牌匾,为康熙于三十三年(1695年)所题。
里面拜祭的应该是孔子与四圣了
大成殿上方为三重八卦藻井
光绪所题的“斯文在兹”牌匾,时间是“光绪元年”。这就有点搞了,那时候的光绪还是个四岁小屁孩,能题这样的字?
雍正所题的“生民未有”牌匾,时间是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
话说回来,能先后得到清朝四位皇帝御笔,这恭城文庙确实不同寻常。
大成殿侧边随意堆放的木桌。
这雕刻,我也不用说什么了...
出了孔庙,往西百米就是武庙了,也就是关帝庙。
恭城武庙,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同治元年(1862年)两次重修,由戏台、雨亭、头门、正殿、后殿和两侧配殿组成,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46平方米。
从外观看,武庙造型也是比较另类。外观是一个下为硬山顶、上为歇山亭的二层楼阁,没有大门,只在两侧围墙各开有一个小门。
另一边则是“济世安民”。
进去,原来外表楼阁部分是一个戏台,戏台前有雨亭,看戏时可避雨遮阳用的。
这个角度就看清楚了,原来戏台上房方是重檐歇山顶亭子,后面的硬山顶屋子就是做后台换衣化妆等用途。
雀替木雕十分精细。
戏台石基有人物故事浅浮雕。
戏台上方为三重卷棚八卦藻井。
灰塑花鸟凹凸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
紧接着雨亭就是头门门楼。
门口一对石狮子,造型也是比较另类。
旁边还有另外一对儿童版的石狮子,造型十分趣稚。
大门上方悬“威震华夏”木匾
戏台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的重建碑记。
雀替雕刻的狮子,形态刚猛、不怒自威。
两边墙壁有精美字画,十分讲究
与狮子相对雕刻的是麒麟
“威震华夏”四字,为同治御笔。
这一对户对也是用了十分的心,左龙右凤。
两边各有马夫一个
再进去就是正殿
屋脊双龙戏珠灰塑
还有人物故事的彩塑
这副图终于看明白了--三顾茅庐。
正殿石柱与柱础
正殿石台阶两侧又有一对青石石鼓和石狮
正殿供奉有大小两尊关公像,上方挂有“万世人极”牌匾,乃咸丰御笔。
最后面是后殿,地面抬高了不少。
后殿右厢供奉妈祖塑像。据称是因古时恭城商船可由茶江进入广东,水运十分便利,武庙里供奉妈祖便于商贾们祭拜。
后殿中间供奉关公牌位
左厢供奉观音菩萨。
封檐板有精美花鸟浅浮雕。
出来时再次欣赏戏台。
整个武庙集灰塑、彩绘、书法、木雕和石雕于一身,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堪称一间民间工艺的大观园。
欣赏完了武庙,前往傅家街瞧瞧。这也是恭城所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古街道了。
街口处就矗立着一座牌坊,四柱三间冲天式。
字板刻“奉旨旌表”,按照额板刻字内容,此坊旌表的是“已故生员付肇元之妻张氏”,是一个节孝牌坊。横枋雕刻的是双凤朝阳图案。
柱子两边的戗石
背面刻字内容基本相同,唯一的变化是横枋雕刻图案的变成了双狮戏绣球
比较罕见的是,牌坊边的墙壁上镶嵌有一块关于立坊的碑文说明。按照里面的内容,张氏没于雍正辛亥年(即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牌坊立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
路边时不时就会看到的旗夹石,看来付家出过不少人才。
悠悠的石板路
老房子,人去楼空的多
到了街尾,又见一座牌坊
同样是四柱三间冲天式,字板上部有葫芦顶。
同样是一个节孝坊,旌表的是“已故儒生傅肇序之妻周氏”。横枋雕刻双狮戏球。
此坊立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这位傅肇序当过儒林郎。
牌坊背面雕刻有双龙戏珠图案。
边上也有碑刻说明
又一次,沐浴在夕阳余晖之中,带着疲倦与满足,走完一天的寻古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