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咳嗽(何绍奇)

三拗汤

麻黄一般用3~5g,杏仁10g,甘草3g,

苏陈九宝汤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苏叶、桑白皮、生姜、薄荷、大腹皮、陈皮),此方虽有麻黄汤的四味药,但麻桂用量都仅用3g而已,宣肺散寒,取轻可去实之义,如无意外,一般一至二服药即可获效。

变通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照用,除半夏用10g外,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白芍、甘草、五味子都仅用3g)

温肺汤

(人参或党参、茯苓、白术、半夏、橘红、甘草、肉桂、炮干姜、黄芪、桔梗

我的经验,五个字:“无热便是寒”。无热,指舌不红,口不渴(即口干也喜热饮),脉不数,痰清稀。这样便可以用麻黄剂温而散之,常用方为三拗汤,麻黄一般用3~5g,杏仁10g,甘草3g,三拗汤原方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可以不拘。方虽三味,麻黄宣肺散寒,杏仁降气肃肺,甘草既缓麻黄之发散,又缓咳嗽。痰多清稀加法半夏、橘红、茯苓,即合了燥湿化痰的二陈汤。此证亦可用苏陈九宝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苏叶、桑白皮、生姜、薄荷、大腹皮、陈皮),此方虽有麻黄汤的四味药,但麻桂用量都仅用3g而已,宣肺散寒,取轻可去实之义,如无意外,一般一至二服药即可获效。(王幸福老师)

风寒咳嗽

风寒咳嗽,但治风寒,病去则咳嗽可愈,并非棘手之证。而临床却很常见咳嗽迁延,时久不愈,其中固然有很多原因,据我粗浅的体会,多是医生一见是“急性支气管炎”,便套用西医“消炎”的概念,见“炎”用凉,见咳止咳,其实川贝、枇杷叶、桑白皮都是凉药,不利于风寒咳嗽的,更不消说清热解毒泻火药了,不当用凉药而屡用之,则往往冰伏其邪,而致咳嗽不止。轻者用止嗽散可效,重则只非搬动麻黄不可。

这样的咳嗽,怎样辨证?我的经验,五个字:“无热便是寒”。无热,指舌不红,口不渴(即口干也喜热饮),脉不数,痰清稀。这样便可以用麻黄剂温而散之,常用方为三拗汤,麻黄一般用3~5g,杏仁10g,甘草3g,三拗汤原方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可以不拘。方虽三味,麻黄宣肺散寒,杏仁降气肃肺,甘草既缓麻黄之发散,又缓咳嗽。痰多清稀加法半夏、橘红、茯苓,即合了燥湿化痰的二陈汤。此证亦可用苏陈九宝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苏叶、桑白皮、生姜、薄荷、大腹皮、陈皮),此方虽有麻黄汤的四味药,但麻桂用量都仅用3g而已,宣肺散寒,取轻可去实之义,如无意外,一般一至二服药即可获效。

若内有伏饮,而年高体弱阳气素虚,不任发越者,浙江宁波范文虎拟定一方,即变通小青龙汤(小青龙汤照用,除半夏用10g外,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白芍、甘草、五味子都仅用3g),我多年使用,效佳而无弊。曾治董某,咳嗽三月不止,咯痰清稀,背寒,舌淡苔白滑,脉沉弦。用此方三剂,即因事入狱,一年后获释,来向我致谢,说多亏了那三服药,不然要咳死在牢中了。

用小青龙汤不必拘定在外受寒邪,即无恶寒发热表证者,只要是痰饮内伏,咯痰清稀,背部冷感,舌淡,脉弦即可使用。盖此际用麻桂,目的不在发表而在温肺散寒。阳虚可加附子;小便不利加茯苓、车前仁;气虚可加党参、黄芪;喘促加杏仁、苏子、葶苈子、心烦口干有郁热加石膏、芦根,稍凉服。

病久肺气虚寒者,证见咳而气喘,畏寒自汗,脉弱无力,乏力,食少,便溏,在原则上麻黄便不可轻投,否则更虚其虚。温肺汤(人参或党参、茯苓、白术、半夏、橘红、甘草、肉桂、炮干姜、黄芪、桔梗)可以酌用,方用六君子汤加味。吴楚说:“近来医家凡遇此证,必用麦冬、贝母,以重寒其肺,桑皮、白前、苏子以重泻其气,甚至黄芩、花粉雪上加霜,而病无瘳时矣。”然久病咳嗽也有用麻黄者。患者肺气虚寒,而又感受风寒之邪而咳喘加重,即可以用麻黄。50、60年代何时希先生在西苑工作时,对慢性咳喘曾拟过一张方子叫清金膏,即是取小青龙汤、百合固金汤、金匮肾气丸合方。或谓这样的处方,不是嫌太杂乱了么?不知病情复杂,用药也不得不复杂,虚不得不补,实也不得不泻,那么又何妨补泻同用甚至补泻寒热同用呢?我过去在农村工作时,也曾经这样用药,姜春华老师见了居然大加赞赏,他在给我的信中说:人体脏腑有此脏寒而彼脏热者,有此脏虚而彼脏实者,何妨此脏温之,他脏寒之,此脏补之,他脏泻之,寒热补泻同用,各不相妨。慢性支气管炎常用这样的方法,以其病情远不止一端也。同时也不能株守发作时治标,平时治本的框框,两步可以并作一步,标本兼治,不过在具体病人身上,有不同的侧重而已。

关于麻黄用于咳喘的剂量,需因时、因地、因人、因证而异,我在汤剂中一般用6~9g,儿童酌减。但就是这样的剂量,也常常被药师把处方打回来,或者要医生签字。这种情况,在成都、上海尤甚,以至乡前辈蒲辅周先生在成都行医时,不得把麻黄研成粉,赠给病人,说是老家带来的“药引子”。犹记60年代中期,农村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很多,又无力就医,我采用当时杂志上报道的“麻味甘”散,即麻黄、五味子、甘草各30g,研末,分30包,一日三次吞服,价既廉,效果也不错,用了上百例。调回城里工作后,县医院有位西医叶医生正当盛年,为哮喘所苦,百药不效,连民间单方尿泡鸡蛋都吃过几十个了,也不效。我据她的病情,开了小剂量的小青龙汤,另用麻味甘散。药取回去后,她的母亲误将小青龙打粉,麻味甘散煮成汤药。我闻讯后即赶忙去看望,因为麻黄用量是30g!而叶医生喘息顿平,唯有些心跳,不想睡觉,有些出汗而已。此所谓“歪打正着”,可见在病情需要之时,麻黄也可以用较大剂量的,唯须注意观察,老人、小儿、虚弱人尤应慎重,不可贸然便投以大剂量。

(0)

相关推荐

  • 方剂学辛温解表剂的简单归纳

    麻黄汤 <伤寒论>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组成]麻 黄去节,三两(9g) 桂枝去皮,二两(6g)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9g) 甘草炙,一两(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四)

    方名: 麻黄汤 大青龙汤 越婢汤 越婢加附子汤 越婢加半夏汤 方歌: 麻黄麻桂甘草杏,加膏姜枣大青龙. 越婢大青减桂杏,加附加半风水清. 方剂: 麻黄汤<伤寒论>: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 ...

  • 大青龙汤方证学习笔记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理论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剖析大青龙汤方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大青龙汤. 王付 ...

  • 麻黄家族

    提起麻黄汤,中医都知道,其实没有什么可写,但是写到家族,那就孩儿没娘,说来话长了... 麻黄汤治疗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身体骨节疼,伴有咳喘. 麻黄加术汤治疗寒湿,在麻黄汤基础加苍术祛湿散寒,治疗一 ...

  • 毛德西二 麻黄汤类方治验

    二 麻黄汤类方治验 1.麻黄汤治疗太阳表实证 治验: 男性,50岁.隆冬季节,外出途中不慎冒受风寒,当晚即发高热,体温39.8℃,恶寒甚重,覆盖两双棉被,仍淅淅恶寒,发抖,周身关节疼痛,皮肤滚烫,咳嗽 ...

  • 何绍奇:蒲辅周先生谈用药

    1971年,笔者与一友受邀在蒲老家中吃过一次午饭.饭前,见蒲老入内室,将一枚自制丸药交与家人,嘱炖鸡时化入.当时正值多事之秋,十年动荡尚未结束,我们数人自云贵归京省亲,数周颠簸,皆极疲惫.蒲宅的午饭虽 ...

  • 【名医经验】何绍奇教授:王道无近功,慢病当轻治

    有许多慢性病,不是一下子可以好的,无论是医生还是病家,都须识得"耐心"二字,其治当从缓.从轻,非假以时日,不能见功,以"王道无近功"也. 我们看东垣的用药,便可 ...

  • 何绍奇:鸡血藤是升高白细胞的特效药

    中医书友会第468期(第762期回顾)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何绍奇 编辑/王超 ⊙ 校对/居业.霜石.王珓 I导读:"板凳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绍奇先生介绍的验 ...

  • 何绍奇: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最近读<伤寒论指归>一书,引了<汉书·艺文志>"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一句话,说:"可见疾病也有不治而自愈的."这恐怕理解错了.其实很明 ...

  • 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认识和治疗 | 何绍奇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导读更年期是女人健康的一道坎,有多少女人在围绝经期诸症纷起情绪不宁,其身心惫倦受创不浅,本文讲述何绍奇老师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诊疗认识,思维发散,理法治 ...

  • 何绍奇:王道无近功,慢病须轻治

    有许多慢性病,不是一下子可以好的,无论是医生还是病家,都须识得"耐心"二字,其治当从缓.从轻,非假以时日,不能见功,以"王道无近功"也. 我们看东垣的用药,便可 ...

  • 何绍奇:我用“劫胃水法”治阳虚湿盛所致的上、下消化道出血

    劫胃水法滨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赵秀玲 "劫胃水法",见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以下称<指南>及<叶案存真>),谓其法出自罗谦甫氏(天益,东垣髙弟 ...

  • 何绍奇:辛凉解表面面观(有何老验方)

    辛凉解表面面观 金代刘河间,不满于医人墨守仲景成规成法,倡用"辛凉.甘寒解表"之法以治热病.但刘氏之所谓"辛凉之剂",不同于后来温热学家的桑菊.银翘之类处方,而 ...

  • 何绍奇:我治更年期综合征的思路

    导读:大部分女人一生都会在绝经期前后度过一段苦闷的日子,说病也不是病,但症状突出,汗出烦热,挺苦恼的.平安度过这段时光,正是我们中医大展身手的好机会,本文也算是给小编自己母亲调理更年期准备的一份学习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