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冬日暖汤
----煮这一杯汤,让我们不忘记那最艰苦的岁月是如何一起走过;
----煮这一杯汤,让我们不忘记这简单的汤水曾如此温暖过你我。
忆起租房的日子
刚来上海那几年,我和桥同学一直租房子住,为了给不太确定的未来多攒点钱,我们租的都是很便宜的老公房,每次住进去,只着重看一下房间是否干净,配置什么的那时我还不太会过日子也没有概念,现在想想当时还真是有情饮水饱呢。
记得第一个房子是先来上海的朋友帮忙租的,她和朋友住大间,我住小间。房子在江浦路,门口的煎饼是真好吃,多年以来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我那个房间也是真的小,一扇小窗户推开,外面是一条幽闭的走廊,永远见不到阳光,进房间如果不开灯马上要被1.2米的床脚绊倒,一个小电视,一个小柜子,一个没有抽油烟机、还在用液化气的小厨房,一个得站在浴缸里手里拿着花洒洗澡的卫生间,一个公用的阳台倒是还挺大,可以望见黄浦江,只是不怎么有时间享受。
小黑屋里仅留的一张图片
那段时间我要经常加班,回到家九点多闭上眼睛就睡了,早晨起早赶轮渡到浦东上班。桥同学那时还要值夜班,住在单位的福利房里。两个人的休息时间要两三个星期才能合拍碰到一起。每到他休息,我都开心的不得了,恨不得赶紧飞回家,上班时的每一分钟都是在期盼中度过。因为那时我完全不会做饭,都是他过来给我改善伙食。看到他从我完全搞不定的小小厨房里端出一道道好吃的菜,我真是太佩服了!
上海冬天的记忆
后来我很快搬离那个小房间,和同事在灵岩南路租了一个80平的房子,房间都是南北通透的,我这边还有个很好的阳台。除了上班还是路远以外,感觉回家的心情舒畅一点了。
桥同学还是一如既往的给我做好吃的,他做的这条红烧鱼真是百吃不厌。
房东的阳台是水泥的本色,桥同学买了一桶白膝把阳台刷白,我用自己的水粉调兑成好看的蓝色去涂抹。日子就这样过的既好玩又有趣。
那时我们就有点美食天份呢,哪怕就一个番茄炒蛋,也摆的整整齐齐才吃。竟然还铺着白桌布,看起来都有点不像我现在的风格了。
不过,对我这个彻底的北方人来说,上海的冬天是个大大的下马威。真是难熬!我记得当时我买了一条超级厚的牛仔裤,里面套着在市场上买的最厚的羊毛裤,膝盖还绑着一个护膝。穿的太多,走路都走不动,一到冬天就像企鹅一样摇摇摆摆,早上捣着小碎步去赶981路公交车,偏偏那车每天人都特别多,好容易爬上了车被人群夹着,又热的不得了。
在上海,房间比室外冷,房东没有给安空调,我们开始也不知道还有取暖器这种神器,也许也可能是囊中羞涩吧,逛超市记得也没怎么看过家用电器区域。一到冬天,在房间要一直抱着热水袋,没事儿的时候整个人就基本上长在床上了,盖着妈妈从东北邮寄过来的大棉被,披着厚衣服,一边啃着杭州老姐给寄来的山核桃,一边听收音机、看书、或用长城宽带追着《越狱》。
买了搅拌器
有一次听收音机里的主持人说,如果冬天怕冷,可以喝一种三红汤,原料是花生、红枣和桂圆。听起来不难,于是记下来做法,趁着周末,我和桥同学去逛易初莲花,刚好看到一个搅拌器,大概80多块,一狠心就买了下来。回家照着方法做起来。后来冬天最冷的时候,我俩提前做好三红汤,一边喝汤一边泡脚,随意的聊聊天,不一会浑身都温暖起来,赶紧躺下睡个好觉,乐悠悠的度过了冬天,浑然不觉生活的艰苦。
还是那碗汤
转眼几年过去,生活逐步走上正轨,条件慢慢改善,北方的身体也在适应南方的气候,到冬天已经不用那么着急的套上厚衣服了,护膝和羊毛裤也早就不穿了,
只是,每年秋冬来临,我还是会经常在睡前做这一道暖汤,和桥同学一人一杯,有时还会边泡脚边喝,似乎喝这暖汤成了一种精神力量,提醒我们是如何携手走过一个又一个冬天。
暖汤:
原料 :红枣五粒,桂圆五粒,花生15粒,三杯水。
做法:
上述材料放砂锅熬煮至花生软烂,红枣桂圆饱满,水还剩下一杯多左右。
红枣去核、桂圆去核。
将所有材料和水放在破壁机或料理机里打碎。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