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肯斯坦》 | 那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GOOD  NIGHT

战胜拜伦的19岁少女。
——致敬科幻小说的祖奶奶
最初听到这本书是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的那篇《盗尸者》,只是提到了这是一本科幻小说。
第二次是在《月亮和六便士》的导读中,才发现,这本书的起源,竟是源自一场赌注。
然后去查了一下作者,才知道此雪莱非彼雪莱,但是二者却是夫妻关系。

其创作背景:1816年夏天,作者玛丽同丈夫雪莱、拜伦及约翰·珀里多利等人在日内瓦郊外经常聚会。大家提议每人写一篇恐怖故事,看谁写得最为成功。后来只有玛丽·雪莱的故事成型。

就像书中结束语所言,玛丽雪莱,是因为拜伦和雪莱这两位光芒四射的作家,而被隐藏的。
但是《弗兰肯斯坦》这本书却开科幻小说之先河,玛丽雪莱被称为科幻小说之鼻祖,是当之无愧的。
其实小说的内容或者说主线,极其简单。
主人公是一名疯狂痴迷于科学实验的学生,力图用人工创造出生命,在实验室里制造了一个模样奇丑无比的怪物。怪物因无法融入人类族群而生愤懑,誓死报复其缔造者。
毕竟这本在作者19岁时完成的作品,在情节处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稚嫩,但却不能否认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
在19世纪初的那个时代,工业及科技的发展,科技应运而生,而身为食物链顶端,或者说智慧水平极高的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认知在无限的提升,这部物品的出现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曾这样评价本书:
弗兰肯斯坦就是我们不愿意面对、承认、接纳的自我。不断创造、希望、失望,然后自我毁灭,最后和一个无法直视他也让他心伤尽的“怪物”一起走向对世界的告别
所以,其实对于本书而言,就像那个比喻,弗兰肯斯坦就是“普罗米修斯”,一个赋予人类火种,拯救了人类的神,最终被宙斯裁决。而书中的弗兰肯斯坦在与他赋予了生命的“怪物”经过了一系列的交锋后,最终一一走向毁灭时,故事便到了终结之时。
至于是弗兰肯斯坦痛苦,还是那个“怪物”更痛苦,这谁又知道呢?
毕竟,生下来,本就是痛苦的。

祝好~

— / END / —
你若喜欢,点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