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人深思——释“思”
朱英贵
“发人深思”这个成语就是启发人深入思考的意思,它源自唐·刘禹锡《柳花词三首(其二)》:“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那么,“思”这个字的构字理据又是如何呢?看来也是一个“发人无限思”的问题。本篇就来谈谈这个“思”字。
一、“思”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思”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古人认为心是心理器官,但也不否认思维与头脑的关系,这从“思”字的构字理据可见一斑。“思”字的构字理据究竟是怎样的呢?据目前可以看到的古文字字形,甲骨文未见有“思”字,“思”最早出现在周代青铜器“五年龏令思戈”的金文字形中(见上图第一个字形)。我们不难看出,“思”字的金文字形是由两个部件构成的,它的上部为“囟”,其下部为“心”。
上图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字形为战国大篆,前一个取自楚国的简帛文字,后一个取自秦国的简牍文字。他们的构字理据都是跟金文相一致的,只是后一个字形上部的“囟”有讹变为“田”的倾向。上图的第四个字形为《说文》小篆,仍然跟金文、大篆的构字理据一脉相承。小篆形体经过隶变与楷化之后,就变成了现代汉字的隶书与楷书的形体了,只是要知道,现代汉字“思”字上部的构件本不是“田”,而是“囟”。
《说文解字》卷十思部:“思,容也。从心,囟声。凡思之属皆从思。”
许慎解释的大致意思为:“思”,就是包容的意思,也就是把人事放在头脑与心坎上。它的字形采用“心”作表意偏旁,采用“囟”作为声旁。大凡与“思”相关的字,都可以采用“思”作为表意偏旁。
许慎认为“思”是一个以“心”为形符,以“囟”为声符的形声字,如果“思”是一个形声字,则反映了古人认为心是思维器官,“囟”只是个表声音的符号。果真如此吗?事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唐代玄应《大庄严论音义》释“思”引《说文》为:“《说文》从囟从心,会意字也”。“囟”是什么?《说文》:“囟,头会,脑盖也。”可见“囟”像脑袋之形。由此可见,“思”的造字方法传世《说文》与唐代玄应引《说文》产生分歧。如果认为“思”是形声字,我们则认为当时人们以“心”为思维器官;如果认为“思”是会意字,我们则认为当时人们不仅以“心”为思维器官,“思”的上部“囟”即“脑”也是“思”字的重要表意构件。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思,从心。从𦥓。各本作𦥓声。今依韵会订。韵会曰。自𦥓至心如丝相贯不绝也。然则会意非形声。”段注所说的“𦥓”就是“囟”的异体写法,许慎《说文解字》对“思”字的解释再经过段注的解释,其构字理据已经十分清晰了:它表示的是脑和心的共同能力,“囟”是头脑,“心”是灵魂。“思”就是心灵与头脑的共同活动,所以“思”字才由“囟”与“心”会合成意。“思”字的造字本义就是用头脑考虑、用心灵感受,故思想可以包容天地万物。
二、“思”字在《诗经》中的各种意义
“思”字在《诗经》原文中共出现过100余次,这些都是探讨“思”字本义与引申义的早期文献资料,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种不同的意义或用法:
其一,是用作动词,表示思考或者思念的意思。诸如:
(1)我思古人,俾无訧兮。(《邶风·绿衣》)
(2)莫往莫来,悠悠我思。(《邶风·终风》)
(3)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邶风·泉水》)
(4)我思肥泉,兹之永叹。(《邶风·泉水》)
(5)子惠思我,蹇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郑风·蹇裳》)
(6)静言思之,寤辟有摽。(《邶风·柏舟》)
(7)愿言思子,中心养养。(《邶风·二子乘舟》)
(8)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卫风·氓》)
(9)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卫风·伯兮》)
(10)无思远人,劳心忉忉。(《齐风·甫田》)
(11)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唐风·蟋蟀》)
(12)不思旧姻,求尔新特。(《小雅·我行其野》)
(13)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小雅·谷风》)
(14)无思百忧,只自疷兮。(《小雅·无将大车》)
(15)云谁之思?西方美人。(《邶风·简兮》)
(16)有怀为卫,靡日不思。(《邶风·泉水》)
(17)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墉风·载驰》)
(18)岂不尔思?莫远致之。(《卫风·竹竿》)
(19)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
(20)其谁知之,盖亦勿思!(《魏风·园有桃》)
其二,是用作名词,“思”作名词时,多有思绪、理念的意思,多有形容词或名词修饰,组成定中短语,“思”作中心语。诸如:
(21)先君之思,以勖寡人!(《邶风·燕燕》)
(22)视尔不臧,我思不远。视尔不臧,我思不閟。(《墉风·载驰》)
(23)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大雅·下武》)
(24)虽则如云,匪我思存。(《郑风·出其东门》)
(25)虽则如荼,匪我思且。(《郑风·出其东门》
其三,“思”用在句首,作语气助词。诸如:
(26)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小雅·车舝》)
(27)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大雅·文王》)
(28)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庄姜,京室之妇。(《大雅·思齐》)
(29)思文后稷,克彼配天。(《周颂·思文》)
(30)永言保之,思皇多祜。(《周颂·载见》)
(31)思无疆,思马斯臧。(《鲁颂·駉》)
(32)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大雅·公刘》)
(33)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颂·泮水》)
(34)思媚其妇,有倚其士。(《周颂·载芟》)
其四,“思”用在句末,作语气助词。诸如:
(35)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周南·汉广》)
(36)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
(37)翩翩者鵻,烝然来思。(《小雅·南有嘉鱼》)
(38)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小雅·白驹》)
(39)慎尔优游,勉尔遁思。(《小雅·白驹》)
(40)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小雅·无羊》)
(41)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大雅·抑》)
(42)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小雅·南有嘉鱼》)
(43)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周颂·敬之》)
(44)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周颂·贲》)
(45)时周之命,于绎思。(《周颂·贲》)
其五,“思”用在句中,无实义,作补足音节的助词。诸如:
(46)汤孙奏假,绥我思成。(《商颂·那》)
(47)既载清酤,赉我思成。(《商颂·烈祖》)
(48)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小雅·桑扈》)
(49)讯予不顾,颠倒思予。(《陈风·墓门》)
(50)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大雅·文王有声》)
三、“思”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思”字的构字理据就是用头脑考虑、用心灵感受,它的造字本义就是思想或意念。例如:“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再如:“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
“思”字由此造字本义可以产生如下三方面的引申义,每方面的引申义又可产生深一层的间接引申义。
其一,表示心情或思绪。例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再如:“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又如:“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宋·柳永《八声甘州》词)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三方面的间接引申义:
一是表示悲伤,哀愁。例如:“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礼记·乐记》)再如:“夫远征军士,行者有羁旅离别之思,居者有怨旷骚动之忧。”(唐·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之二)又如:“吉士思秋,寔感物化。”(《文选·张华<励志诗>》)李善注:”思,悲也。”
二是表示道德完备。例如:“钦明文思安安。”(《书·尧典》)陆德明释文引马融曰:”道德纯备谓之思。”再如:“婴寡,终身不改,君子谓陶婴贞壹而思。”(汉·刘向《列女传·鲁寡陶婴》)
三是表示诗体的一种。例如:“以思名者,太白有《静夜思》。”(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郭绍虞校释:“按曾慥《类说》举魏祖《千里思》、柳恽《江南思》各一首。”
其二,表示思索或考虑。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再如:“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宋·苏辙《六国论》)又如:“又苦思一回,做两句诗。”(《红楼梦》第四八回)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三方面的间接引申义:
一是表示寻味,体味。例如:“王某之文可思,最宜为诰,有古风。”(唐·韩愈《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再如:“咏自然的大都宛转秀逸,颇耐人思。”(朱自清《读<湖畔诗集>》)
二是表示怀念,想望。例如:“不思旧姻,求尔新特。”(《诗·小雅·我行其野》)再如:“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史记·魏世家》)又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诗)
三是表示构思。例如:“寻常诗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唐·杜牧《和令狐侍御赏蕙草》)再如:“南宋谢皋羽,晚唐方元英,若呼二子共良夜,岂无佳思通心精。”(清·江湜《夜行七里泷》诗)
其三,词义虚化,用作助词。可有如下三方面的用法或意义:
一是用于句首。例如:“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诗·鲁颂·泮水》)再如:“思皇多士,生此王国。”(《诗·大雅·文王》)又如:“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庄姜,京室之妇。”(《诗·大雅·思齐》)
二是用于句中。例如:“自西至东,自南至北,无思不服。”(《诗·大雅·文王有声》)再如:“兕觥其觩,旨酒思柔。”(《诗·小雅·桑扈》)又如:“讯予不顾,颠倒思予。”(《诗·陈风·墓门》)
三是用于句末。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再如:“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大雅·抑》)又如:“诗·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小雅·南有嘉鱼》)
根据上面对“思”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思”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四、含有“思”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思”字的成语为数不少,其中“思”字大多是用作动词,表示思索或思考的意思,也有一些是用作名词,表示思想或思绪的意思。
其一,成语中的“思”字用作动词,表示思索或思考的意思,例如:
闭门思过——过:过失。关起门来反省。源自《汉书·韩延寿传》:“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三国·蜀·诸葛亮:“《黜来敏教》自谓能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不假思索——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语见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语见《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朝思暮想——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语见明·冯梦龙《警世恒言》卷二十四:“再说沈洪自从中秋夜见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废寝忘餐。”
殚思极虑——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语见唐·白居易《策林一·策头》:“殚思极虑,以尽微臣献言之道乎!”
睹物思人——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语见唐·裴铏《传奇·颜睿》:“贵妃赠辟(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发人深思——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源自唐·刘禹锡《柳花词三首(其二)》:“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语见《周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顾名思义——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语见《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红豆相思——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源自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见贤思齐——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语见《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异思迁——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源自《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居安思危——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语见《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利思义——指临财不苟得。语见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居利思义,在约思纯,有守心而无淫行。”
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源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穷则思变——原指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现指在穷困艰难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源自《易·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若有所思——若:好像∶像在思考着什么。语见唐·陈鸿《长恨传》:“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
三思而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源自《南齐书·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考虑。源自《楚辞·渔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史记·穰侯列传》:“愿君熟虑之。”
深思远虑——谋划周密,考虑长远。指计划周到,具有远见。语见《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先帝即位,务休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探观旧典,复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宁安边境。”
思贤如渴——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语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超有警惕未来之意。源自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源自北周·庾信《徵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左思右想——多方面想了又想。语见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八回:“左思右想,欲求自脱之计。”
其二,成语中的“思”字用作名词,表示思想或思绪的意思,例如:
才短思涩——见识短浅,思路迟钝。指写作能力差。语见宋·楼钥《攻媿集·雷雨应诏封事》:“适当书诏填委之时,才短思涩,目不暇给。”
集思广益——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源自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蒹葭之思——蒹葭:初生的芦苇。指恋人的思念之情。源自《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思如涌泉——才思犹如喷出的泉水。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才力充沛。语见《旧唐书·苏飂传》:“舍人思如涌泉,峤所不及也。”
行成于思——行做事;思思考。做事情成功是因为多思考,失败是由于不经心。指做事情要多思考,多分析。语见唐·韩愈《进学解》:“行成于思,毁于随。”
云树之思——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源自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