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之际,想起一位在北京认识的威海籍老师

九月十日,教师节。祝福老师、回忆当年上学时的师生情谊,是今天的主题。
人的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位老师。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乃至大学本科、硕博研究生,老师都各有其人。
相对来说,在中小学(幼儿园暂且不提)以及研究生阶段,师生关系会比较紧密,而在大学本科阶段,就略显松散(课程安排的频次比较对低,师生之间很久才会见一面)。因此,在毕业多年之后,很多朋友往往都已经记不清授课老师的姓名。
就笔者而言,现在除了本班的班主任之外,大学时期的普通授课老师,名讳差不多都忘却了。
然而,在这些记不清名字的授课老师当中,有一位给我留下的印象却非常深刻。原因很简单,他是胶东老乡。
严格来说,在北京工作打拼的胶东人并不少,如果算上祖籍的话,数量会更多。但不少归不少,能在茫茫人海中共聚一个教室,结为师生之谊,概率也是比较低的。
这位老师给我们授课时,已经是大三的下学期。那个时候,学生们基本上都已经定了方向,或保研、考研,或出国、工作。
笔者虽然读的是商科,但本身对文史更感兴趣,只是因为商科看起来更有利于就业才以此填报了志愿。而到了大三时,也基本确定要在未来改行(后来从事媒体工作)。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多少有些不太集中。
也正由于这一点,大概过了五六节课之后,笔者才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授课老师的普通话当中,能听出一些胶东口音,具体而言,是带有烟台人说普通话的味道。
笔者将这个发现告诉了一位同学,那位同学也很是热心,在网络百科上的词条里找到了佐证。原来,那位老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在烟台工作过一段时间,考上研究生之后才离开,后来一路读书,最终留校任教。
当然,在烟台工作过,不一定就是本地人。为了弄清答案,在思索了一番之后,笔者下定决心,准备直接向那位老师求证。
某次下课之后,笔者就快步走到他的旁边,开门见山地说:“老师您好,请问您是烟台人么?”
老师愣了一下,然后微笑地答道:“我是威海人。”
当时看到老师愣了一下,笔者还以为是自己问得有些突然。而多年后再回想起这一场景,感觉老师的“犹豫”,应该也与烟威之间的区划变迁有些关系吧。毕竟,在1987年之前,威海人不也是烟台人么?他原本想说的可能是:“以前属烟台,现在是威海了。”
烟台、威海,虽然后来分为两个地市,但毕竟仍是胶东同乡。因此,在听到老师的回答之后,笔者也很感亲切,就介绍了一下自己的籍贯:“我是栖霞的。”
“我是乳山的。”那位老师大概是这么回复的(威海辖环翠、文登、荣成、乳山等一区三市,可以肯定他不是环翠或荣成,但到底是文登还是乳山,记不太清,结合口音上的回忆,感觉乳山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乳山北部地区的方言,相比文登话来说,更接近于烟台话)。
在知道了那位老师是胶东老乡之后,后面的课上,笔者听得也就比较认真。这主要是因为,他在讲课时会提到回老家过年的一些情节,而这些情节听起来,跟笔者自己记忆中的样子很相似,相当有亲切感。
可惜的是,一个学期的课程并不多,而后来又隔行如隔山。这位老师的大名,就逐渐在我的头脑中模糊了。只记得,尊姓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