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法 编著《阎连科文学研究(套装共2册)》

《阎连科文学研究(套装共2册)》都是批评家们对阎连科写作的探讨和争论。他们放大了阎连科小说的意义,也把阎连科分为许多个阎连科。《阎连科文学研究(套装共2册)》内容涵盖:“瑶沟系列”研究、“和平军旅系列”研究、“耙耧系列”研究、《日光流年》研究、《坚硬如水》研究、《受活》研究、《风雅颂》研究等。

在当代文坛,阎连科算是个异类,他的创作历程及其作品,题材不拘一格,既有从政治、社会、宗法宗族等视角透视民间生存的乡土小说,也有以东京九流人物透视都市民俗风情的中原市井文化小说,更有从乡土和军队的结合处开拓的农民军人小说,还有备受争议的《风雅颂》、《受活》、《坚硬如水》等,它们都以不俗的姿态招来人们啧啧称叹。对阎连科创作的研究与争论一直没有停止,《阎连科文学研究》即是这些研究与争论的精粹汇编。

图书目录

第一辑“瑶沟系列”研究

“瑶沟”世界及其他——评阎连科四部中篇小说

农民情结:难圆的梦——阎连科小说漫评

乡土的梦想——论阎连科近年来的小说创作

乡土的歌哭与守望——读阎连科的乡土小说

认同与批判——乡村政治文化视域中的阎连科小说解析

第二辑“和平军旅系列”研究

农民之子与农民军人——阎连科军旅小说创作的定位

论阎连科的战争小说

仅仅仰仗土地文化是不够的——关于长篇小说《生死晶黄》致阎连科

认同失地的彷徨——从阎连科小说中透视农民军人

第三辑“耙耧系列”研究

论阎连科的“世界”

读阎连科小说的札记之一

权力宰制下的耙耧世界——论阎连科小说的权力书写

耙耧山:炼狱与家园——关于阎连科小说创作母题的阐释

苦难生存中人性深层的探究——论阎连科“耙耧系列”小说

第四辑《日光流年》研究

反抗与悲剧——读阎连科的《日光流年》

骨子里的先锋与不必要的先锋包装——论阎连科的《日光流年》

日常叙事:由“特性”到“个性”——《日光流年》阐释一种

生死游戏仪式的复原——《日光流年》的索源体特征

走向民间苦难生存中的生命乌托邦祭——论《日光流年》中阎连科的创作主题转换

现代现实主义——阎连科《日光流年》

极致叙事的当下意义——重读《日光流年》所想到的

第五辑《坚硬如水》研究

在坚守中前行——读阎连科的《坚硬如水》

论《坚硬如水》

试论阎连科《坚硬如水》的恶魔性因素

空间叙事中的历史镜像迷失——《坚硬如水》阅读笔记

“革命”背后的变态心理——关于《坚硬如水》

权力与欲望角逐的话语狂欢——论《坚硬如水》“革命+恋爱”模式的解构性叙事

第六辑《受活》研究

反乌托邦的乌托邦叙事——读《受活》

《受活》:超现实写作的重要尝试——李陀与阎连科对话录

《受活》:怪诞及其美学谱系

徘徊在记忆与“坐忘”之间——读阎连科的长篇小说《受活》

墓地写作与乡土的后现代性

真实的可能与狂想的虚假——评阅阎连科《受活》

中国出了部奇小说——读阎连科的长篇小说《受活》

第七辑《风雅颂》研究

透视知识分子的精神嬗变——兼论阎连科新作《风雅颂》

现代知识分子的沉沦与救赎——论阎连科的长篇小说《风雅颂》

知识分子的庙堂之痛与民间之痒——读《风雅颂》

《诗经》的逃亡——阎连科的《风雅颂》

精神堡垒的坍塌与重建——论《风雅颂》的文学史意义

第八辑阎连科叙事美学研究综述

阎连科小说语言ABB型形容词的新构

阎连科作品中拟声词的超常运用

阎连科小说修辞现象浅析

妥协的方言与沉默的世界——论阎连科小说语言兼谈一种写作精神

《受活》与阎连科的方言表达

由《日光流年》看阎连科小说的叙事美学

论阎连科小说语言的民间性

第九辑阎连科论

阎连科论

极端化写作的命运——阎连科论

日光下的魔影——《日光流年》、《受活》、《丁庄梦》读后

革命时代的爱与死——论阎连科的小说

阎连科与超现实主义——我读《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和《受活》

乡村苦难的极致之旅——阎连科小说

在谑虐隐喻和冷峻反讽里考量中国——阎连科“文革”政治人小说研究

阎连科:超越现实主义的大旗

一个人的文学史或从文学史的盲点出发——阎连科小说及相关问题平议

阎连科乡村小说的生命寓言

林建法,男,汉族,1950年11月出生,福建连江人。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1982年7月任《福建文学》理论编辑,1983年七八月提议创办《台港文学选刊》,1984年9月调福建省文联理论研究室,参与创办《当代文艺探索》,任编辑。

  1986年7月调辽宁省作家协会,任《当代作家评论》编辑,1987年1月任副主编。1991年1月始为《当代作家评论》法人代表,主持编辑部全面工作至今。2000年5月为主编。2007年2月任辽宁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当代作家评论》主编。1993年为副编审,1999年为编审。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社会兼职:春风文艺出版社特邀编审(2001、3)、《布老虎中篇小说》特邀主编(2002—2006),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兼职教授(2003、9—2006、9),上海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2004—2007),渤海大学特聘教授(2005、9),渤海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总干事(2006、9),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6、2),沈阳师范大学兼职教授(2007、1),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终审评委(2003、2至今),《西部·华语文学》执行主编(2007、1),《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2007、1)。

  《当代作家评论》影响力:《当代作家评论》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1988-200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教育部认证的419家中国社会科学期刊1998-2009),2004年入选“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GFD)全文收录期刊。 200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1994年以来年年被评为辽宁省一级期刊,为东北三省优秀社科期刊,2004年被评为首届北方优秀期刊,2006年被评为第二届北方优秀期刊。

  策划重大文学学术活动:“2001长篇小说文体研讨会”(大连2001、6)、 “小说家讲坛”( 苏州大学、渤海大学2001、10—2006)、“2003新世纪汉语写作走向学术研讨会”(威海2003、9)、“2005·小说现状与可能性对话会”(锦州·渤海大学2005、9)、“贾平凹作品学术研究会”(常熟2006、5)、“中国首届文学传媒与文学教育学术研讨会”(锦州·渤海大学2006、9)、“莫言作品学术研讨会”(北京鲁迅博物馆2006、11)、 “王安忆作品学术研讨会”(大连·渤海大学国际写作中心2007、5)、“阎连科作品学术研讨会”(北京鲁迅博物馆2007、9)。

  1982年始一直从事文学理论编辑工作,主要著述有《寻找精灵——文学情感及其他》,译著有《性与文本的政治——女权主义文学理论》(与赵拓合译),主编有《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六部、《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文学批评》七部、2000—2007《中国最佳中篇小说》七部、2000—2007《中国最佳短篇小说》七部、“新经典文库” 等数十部。

  荣获1995年辽宁省十佳编辑、1996年东北三省优秀社科编辑称号、2006年第四届辽宁文学奖文学评论奖、2006年辽宁省首届“辽宁期刊人奖”、 2006年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