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前,新文化街还叫石驸马大街
新文化街 图源 | 微博@胡同巷里
中考刚结束,转眼下周一就到了公布成绩的时候。今天我们来聊聊西单附近的一条胡同——新文化街,单看它的名字,满满的都是“文化”气息。
但是,对于很多老街坊来说,更爱叫这胡同的老名字——石驸马大街。
胡同东口和宣内大街相交,与西绒线胡同相连,这个十字路口虽说没有西单那么繁华,但也绝对不可小觑。
《西城区地名图(1997年)》中的新文化街
之前介绍西绒线胡同的时候说过,路口北侧路南有京风饭馆、清真副食商店,附近的牛肉湾过去是回民聚居的地界,前牛肉湾里还曾有座清真寺。
南侧路南有真素斋饭庄,素菜那是真地道,再往南不远是烤肉宛饭庄,清真烤肉是一绝。
而在新文化街这一侧,北侧路西有日杂用品商店、同春堂药店、大北药房和一家信托商店。
南侧路西则是宣武服装加工部、花明村食品店、宣内理发馆和香园饭馆。
《西单商业网点图(八九十年代)》中新文化街东口的商户分布
这十字路口中间,还有个交通岗亭,其繁华程度可见一斑。
您要是往前数几百年,明代的时候,胡同西口挨着闹市口,地如其名,那里是名副其实的闹市,其繁华程度,仅次于“东单西四鼓楼前”,和刚讲的新文化街东口不遑多让。
《清嘉庆时期京城全图》中的石驸马大街 西侧为南闹市口
随着西单商场的开业,市场中心逐渐东移,加之复兴门内大街打通、闹市口大街扩宽,闹市口的商户铺面基本消失,人气儿就都聚集在了缸瓦市-西单-宣武门一带。
和西绒线胡同一样,石驸马大街也是个比较宽的大街,街边间或有一些修车铺、理发店、百货商店、副食、邮局等门脸,颇有生活气息。
如今的新文化街 图源 | 微博@胡同巷里
据一些老街坊回忆,在这条胡同里,自东向西依次有小医院、切面铺、麻线胡同北口、参政胡同南口、女八中、清华夜大、光明日报丶二小、二十四店、佟麟阁路十字路口、双聚福食品店(西北角,后改为理发店)、牛羊肉铺(西南角)、修车铺、迴巷东口、印刷厂北门、迴巷西口、一小、银行、饭铺、闹市口,向西挨着鲍家街,路口西北角是家百货店,西南角是家理发店,然后是铁一中、鲍家街小学、邮局、三十四中。
石驸马大街 胡同里住着一位驸马爷
当然,胡同并不只是商业繁盛,其文化底蕴也颇为深厚。
元代时胡同位于大都城外,明代胡同形成,最初名为石驸马街,是因街巷路北曾有明宣宗长女顺德公主驸马石璟的宅邸。
这位石驸马,可以说是鲜衣怒马,煊赫一时。其墓志铭中记载其“丰范端凝,读书崇礼,忠孝纯至,出自性成”。
石璟一家世代从武,且颇受重用。祖父石名曾随朱元璋征讨元军,荣立七次战功;父亲石林正曾参加“靖难”之役,也广有战功。
正统二年(1437),文武双全的石璟和顺德长公主成婚。虽说明代的驸马都是“花瓶”,有诸多限制,一旦被选中,近亲不得为官,即使已经做了官,也得退休回家。
但皇帝却对石璟委以重任,命其掌管宗人府金书玉牒(掌管皇家族谱的官员),还兼总禁卫貔虎之师(皇帝亲兵),“遇亲藩有事,悉以命之。”
这位石驸马,可谓声名赫赫。尤其是天顺五年,曹钦谋反,石璟中率众杀贼,“擒其党脱脱”,更是大功一件。
曹钦是宦官曹吉祥的嗣子,《新龙门客栈》中的大太监名为曹少钦,其原型就是曹钦。
虽说“宠遇隆重”,但石璟并不居功自傲,也不仗势欺人,反而“襟度坦夷”,闲暇时还爱和儒生商榷古今,诗酒唱和,人们对他的评价如出一口。
成化十五年十月初三,61岁的石驸马因病正寝,后和已于正统八年去世的顺德长公主合葬。
到了清代,胡同以沟沿为界,分为东、西驸马街,清末时统称石驸马大街。
《1921年北平市全图》中的石驸马大街
就这样,“石驸马”作为胡同名字,一叫就是500年。
过去胡同里经过10路公交,站牌上写的是石驸马桥,这里指的就是如今佟麟阁路和新文化街的十字路口。
佟麟阁路在明代是大明濠,清代时沟沿,都有水流经,是明沟。在民国年间才被填平,改为大路,后为纪念抗日名将佟麟阁而得此名。
如今的佟麟阁路北口
据此猜测,在民国之前,这里应该是有过一座桥的,而这座桥依石驸马大街的名字,定名石驸马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新文化街 是为纪念新文化运动中的鲁迅
最开始听到新文化街的名字时,颇为不喜,认为其较之“石驸马大街”少了一份古意,也不够接地气。
后经查资料,才了解到,这也不是全无根据:1969年,文革之初,为了纪念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鲁迅先生,石驸马大街更名为新文化街。此外,还将鲍家街东西走向的部分并入。
胡同里最为显眼的建筑,应该就是如今的鲁迅中学,这是典型的民国砌砖建筑,砖砌的拱券,精美的砖雕,颇为庄重典雅。
鲁迅中学正门
整座学校由四座楼房和礼堂及办公用房组成。学校的门口就颇具“民国风”,有着铁艺的大门和四座砖砌的三段式立柱。立柱的上下都是须弥座式,刻着精美的砖雕,顶部则是装饰着西式花球。
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所有建筑外立面的门窗都是拱形的,其上还有精美的砖雕,极为雅致。这主要是因为当时门窗没有水泥过梁的技术,需要采用传统的砖拱过梁,来分担上部的承重,虽说在设计和施工上都有一定的难度,但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却是水泥建筑无法比拟的。
穿过大门后楼房的拱门,正对着的就是一座鲁迅先生的雕像,1923-1926年间,鲁迅就曾经在此执教,当时这里还是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如今学校的礼堂被辟为“鲁迅生平展室”。
此时再回首看先前楼房的内立面,是一条两层的柱式连廊,二楼装有栏杆,廊内为教室。另外三座楼房,也都是一样的结构。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御史黄瑞麟奏请设立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清学部将位于石驸马大街的斗公府旧址作为校舍,次年,学校建成开学。
此后的20年间,学校数经变迁,最终在1928年和北平师范大学合并,更名为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从一所初级师范学校,发展为有着完整体系的大学。
黄庐隐、冯阮军、石评梅、丰云鹤、许广平、陶淑范等许多杰出女性,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校园内还立有“三一八遇难烈士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高约两米,这是在“三一八”事件发生五周年纪念日时,学校为两位烈士修建的纪念碑。正面是纪念碑的名字,背面刻有文天祥的《正气歌》:“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解放后,附近承恩寺街的笃志学堂搬进了女子师范,改为北京女子第八中学。这座笃志学堂是所教会学校,由英国圣公会在1901年创办,后来曾在女师大对面创办分校(初中部),现已拆除。
文革后,学校更名为158中学。1996年,因和鲁迅有着颇为深厚的渊源,于是改名鲁迅中学,并沿用至今。
当然,胡同里并不只有着一座学校,而是涵盖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如今光是小学附近就有3座,每到上下学的点儿,总有家长要开车接送孩子,搞得附近的闹市口大街总是堵车……
想要了解更多新文化街上学校的内容,敬请期待明天下午的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