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帮忙带孩子,是情分还是义务?子女要思考这个问题

文/王春月

近日,易友信箱收到一封60后女性易友的来信。

信中说自己是奶奶,却成了全职的无薪保姆。儿子工作忙,儿媳更是对孩子不管不问不关心。好像照顾孩子就是老人的义务。

现在这个社会老人难做。一方面身体在走下坡路,本身就没有多少年的好日子可以享受了。另一方面子女都在拼搏期,需要父母来搭把手。

不帮忙带孩子,儿女就有意见了,觉得你只顾着享受而不顾家人。帮忙带孩子,可能又要产生许多矛盾甚至受气。

本期【易友信箱】针对易友的问题,结合曾教授的一些观点,做出如下解答,希望会对易友有所帮助!

1

老人真的有义务帮子女照顾孩子吗?

其实,老人到底要不要帮子女带孩子,说到底,帮忙带是情分,不帮也无可厚非。

现在社会进步很大,人们的物质条件也越来越好,年轻人的压力却越来越大,所以有很多老人选择放弃自己的老年生活,帮助子女去照顾孩子,以此来减轻孩子的压力。

现在的年轻父母(尤其是90后)可以说自身都还是个孩子、心智不够成熟,但是已经为人父母,没有真正的安下心来。

孩子比较闹,但是年轻父母却没有耐心,在照顾孩子的过程当中难免会烦躁;再加上老年人不舍得自己的孙子受罪,主动揽过照顾孩子的责任。

以及受周围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带孩子的影响让年轻人容易产生“本就是老人带孩子,我主要负责挣奶粉钱”“人家都是老人照顾孩子”的观念。

结果,让孩子成为新时代的“留守儿童”,以前的留守儿童是年轻人要外出打工孩子只能在家由老人照顾。

现在是父母晚上很晚回来睡一觉白天便会离开,孩子还是很难有和自己的父母相处的时间与空间。

而这种情况极易让孩子丧失安全感、幸福感,也容易让孩子性格发生扭曲,产生“爸爸妈妈不爱我”的想法。

2

老人想帮子女也要量力而行

老人带孩子除却“经验”之外,更多的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宠溺也就是只能满足孩子一时的生活所需。

而长久看来还是父母陪在孩子的身边更为妥当,对于孩子的成长、价值观的塑造、性格的发展需求都百利而无一害。

照顾孩子成长本就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但是也只有在有了孩子之后父母也才能成长,不然原地踏步,只负责生不负责养,这和生孩子的机器有什么区别?

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孩子,亦或者是抽时间多陪陪孩子,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很快便会过去。

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因为缺乏父母的爱而变得跟我们越来越疏远,我们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借口而错过了孩子最重要的时期!

家庭教育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很大影响。

有研究发现,孩子的心理、行为发展是有章可循的,每一年都有一个成长侧重。尤其1~6岁是家长们不容错过的“黄金六年”。

家庭教育其实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可是我们90%以上的家长都不知道。

3

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只需要做四件事情:

第一,替孩子做什么。

有的事情我们根本不用需要,如果事事都替他做了,到时候他什么都不会,当然超过能力范围的事情需要我们替他做。

小孩有他的需求,当他有问题的时候就会哭,我们需要替他做点什么。

第二,教孩子做什么。

有的事情我们必须要让他知道,让他学会,比如让他学会吃饭,学会说话。

当然教孩子做什么要看他的年龄、智力和接受程度,三岁教他数学肯定是不现实的。

第三,陪孩子做什么。

陪他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培养他的性格,兴趣,能力和习惯。同时培养亲子关系。你为孩子做的事情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你对他的好,他都知道。他将来长大了就会同样的对你好。比如你为他换尿片,他会产生一种记忆,他会感觉到你喜欢他。

第四,让孩子做什么。

让他做有意义的事情,随着天性发展,不能过于限制他的行为。小孩喜欢在地上爬,爬是成长的过程,我们就让他爬。不能过于为孩子操心,有的事情能让他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

我们要把小孩当人看,有的家长认为小孩什么都不懂,没有把小孩当大人看,实际上小孩的学习和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

他是非常懂事的,只是不能用大人的反应来反应,他知道你在做什么,说什么。但是我们不能一直给小孩讲大道理,讲多了他根本不听。

以上四件事情都需要把握尺度,不能替他做太多,不能教他做太多,不能陪他做太多,不能让他做太多。

家庭教育是阶段性的过程,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事情。

我们既然能把孩子生下来,父母就好尽好自己的责任,把他教育好。

如果还想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教养重点的话,建议阅读曾教授的《中国式教养》一书,相信大家一定会受益匪浅!

如果您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困惑,易友信箱随时欢迎您的来信!

统筹:海琳

如果您有什么困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