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是在痛苦环境下的自救行为。”

要说天元【有问必答】栏目开始以来,最独特的老师介绍,一定属于视觉开发艺术家、前期概念设计师、自由插画师 —— 127 老师了,她用非线性叙事的方式讲述了自己作品背后的故事,甚至可以当作一部小作品去品味。

完整版回味请点击这里:
3.5 个白日梦

127部分作品

6月19日,127老师也首次作为【有问必答】的嘉宾进行了群内答疑和分享:

我们将 127老师的回答内容完整版做了整理,让各位来感受一下:这位风格独特的艺术家究竟有着怎样的思维和脑洞。

☟ ☟ ☟

Q

第一个问题:一个色彩小白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最开始怎样去训练色彩的运用呢,又该如何去制定自己的训练计划呢?

127:第一种方式就是写生,就是尽量用自己的肉眼去观察颜色,相机可以是辅助,但是不能代替你的眼镜。

你可以去感受你周围的环境,请不要小瞧且厌倦你的周围,不同的地区温度湿度气候的不同,它呈现的颜色是独一无二的。

127写生作品

比如只说天空,成都气候湿润雾霾和湿气严重,有时候是粉绿色,因为日照不充足,所有明度较暗,但很艳对比度高。我到了其他地方比如北京,就发信啊夏季明度整体都比成都夏季亮,这时才会觉得厌倦了的成都的色彩很独特。

127写生作品

第二种方法:自己做色卡看到任何心动的颜色都记录下来,它可以是名家作品,也可以是你随意在百货商场发现的化妆品。且写下你的对此配色的情绪感觉和看法。现在procreate记录色卡非常方便,我以前得带一套丙烯马克笔…如果不会做可以买一本《日本主题配色速查手册》,不是说就完全follow上面的配色,而是学习它上面的方式收集和建立自己的配色体系。颜色是带有主观情感的部分,我无法告诉你正确错误好看不好看,你需要花时间建立和培养自己的好看不好看更好看。

如果多色配色一开始无法掌握,从单色,双色,三色配色开始练习。推荐一个配色非常棒的设计师:yaoyao。我早期养成配色习惯受yaoyao的作品影响很大。

另外,配色和构图中的比例形状有很大的关系,有时候不是你的配色不好,而是形没有归纳好比例不够精道,建议配合构图学一起看(摄影构图学,frame ink,creative illustration)。就目前来讲,我几乎没有“遇”到所谓“不好看”的配色,只有“表达”不准确的配色。

不同的配色面积占比,它都会传达不同的情绪和勾起不同的视觉经验记忆,比如你要画宜兴窑茶器:棕,紫砂红,暖灰,粘土绿,宜兴蓝。离开这几个色域我很难勾起对宜兴茶器的回忆。又比如你要表达霓虹灯下的故事,我很难想象你不用霓虹色。这是视觉联通经验记忆部分。

至于情绪部分,对颜色的微妙情感,单说什么颜色对应什么情绪很不严谨,比例形状稍微变动,情绪表达也跟着变动,情绪传达是一个整体画面复合的概念。感性上自主记录每次配色的形容词和感觉,理性上系统学习构图学了解画面的形比例节奏等。另外关于本能情绪和颜色,也可以看看马克罗斯科的作品,抽象表现主义那一票的艺术家都可以看看。

Q

第二个问题:看到老师都有在坚持每日速涂,想问一下老师是怎么坚持下来,在有繁忙工作安排的时候怎么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做到兼顾工作和个人创作呢?

127:其实我到现在还是有挺大的困扰的,就是关于时间安排的问题。我之前也问过几个朋友,其中一个提到了一些思维模型的东西,就是假如我们在一个被困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边,应该怎么办?其中有一个方法:即使是你什么都不能改变的环境,但是你至少可以做到一个感知和选择,比如我没有任何的时间去画画,但我可以保持15分钟脑子里边儿画画,可以作为一个疏导的作用。

我自己的话,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每天睡觉之前会抽了半个小时就是画速写,这个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疏导。虽然说我最开始只打算抽十分钟,每次进行的时间也差不多,但慢慢画上瘾了,就习惯了半个小时。

就哪怕你24小时里边儿你23个小时都抽不出时间,你哪怕抽十分钟的话,你每天这样做的话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善,甚至你会觉得这十分钟,是你在很痛苦的环境下一个自救的行为。

127作品

Q

第三个问题:老师的叙事手法非常特别,想请问老师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式来书写呢?里面有什么考量吗?老师的书写习惯是怎样的呢?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之谈吗?

127:关于写作,这个我其实平时不怎么去这样的写文字,但如果我在画画的话我会去想:什么是吸引点,然后吸引点过后把人吸引进去后,图后面有什么故事让你去真正地阅读、让你觉得慢慢的有趣?到最后会不会形成一个反思,或者理解作者在表达什么。我就是将这种画画的方式用在了写作上面。

有两本叫做《剧本》《故事》的书里,都提到一个“Hook”,就是“勾子”,用什么样的勾子把读者吸引过来,吸引来后如何看到作者想表达的东西。我觉得画画有跟写作有些方面是相通的。

127作品

Q

第四个问题:127老师会去研究比较边缘的精神现象,然后融合到作品里里面嘛?

127:我有花很长的时间去采访过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一些人,所以就有些作品把这些情绪融入了,甚至直接表达了这样的状态。但我最近超级忙,这个采访的话暂时暂停了。有时间之后我还是会继续这样的采访和作画的。

Q

第五个问题:老师的构成做得非常好看,想请问老师对构成的安排有什么心得,平时训练画面构成有什么方法呢?

127:这里提到一本书《摄影构图学》,这里介绍了构图中的哪些点可以一一对应,也可以让人根据书里的知识去训练自己构图的思维能力。慢慢地到后期,你就不需要再去根据这本书去思考构图了,而是脑子里和手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可以非常自然地画出来了。

127关于构图的脑图

Q

第六个问题:感觉老师是十分擅长自学,调研和整理知识的人,想问一下老师在这些方面有什么心得经验可以分享?又是如何确保这些学习的成果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中的呢?我自认也很擅长搜集信息,但是经常会开始搜集就停不下来,或是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训练让吸收的知识真的为我所用,想问一下老师的经验,谢谢!

127:比如说你看书的时候,或者自己突然想到什么灵感的时候,那个时候可以记下来,但那个时候记下来是一种散点的笔记。我之前有一两年都是处于一个散点笔记的状态,就是这些知识点都没有连起来过,然后并且记了过后就会忘。

后来发现自己的思维都是散的,就开始梳理脑图,开始有意识滴培养思维上的回路。梳理完会刻意与身边的人去交流信息,加强理解,比如一起学习的人,学完后一起交流:你学的怎么样啊?你的视角是怎么样的呀?包括脑图会给我朋友看,和朋友一起分享笔记,甚至形成一个知识网。分享笔记的状态,我把它称为“意识上传”。

然后就是散点的实践。梳理知识点其实不算是过一遍,它需要实践和训练。接着最后一步就是反思和自我审视:这些思路有没有错误的地方?用过之后的效果是什么?

最终,形成一套流程:散点笔记 —— 整理脑图 —— 交流沟通加强理解 —— 训练和实践 —— 反思 —— 循环以上。

在这里我推荐一个人:Scott Young。他认为就是知识与知识之间是一个互通的状态,然后他有一本书叫做《如何高效学习》,他自己测试了非常多的方法,然后最后顺了一套思路。里边会讲到如何获取知识、练习观点、信息处理、实际运用、模型纠错等等知识。

其中包括一个费曼技巧,费曼技巧就是你要把你的学的东西讲出来,能不能讲清楚又会让你加强了知识点的巩固。还包括了关于怎么联想思维、怎么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型去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我觉得这本书是一本通用的书,你可以通过这本书学习任何的知识,大家可以看一下。

Q

第七个问题:请问画画对老师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假如有一天你的作品没有了观众,你还会继续画下去吗?

127:如果这个问题在五年前的话,我觉得画画我除了画画什么都没有,就会有一种就是非得是他的状态。

但到现在的时候,我感觉画画就像每天都漱口刷牙一样,就是你每天都这么一下,生活也就是这样运转下去很平凡的一个状态。但有一天没有了这一下的话,你就会觉得有点儿不适应,然后几天不漱口的话,你就会不舒服了。

假设有一天,你的作品没有观众,你还会继续画下去吗?如果是我,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回路了,肯定会画下去,因为有那个惯性一直在了,他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127日常作品

Q

第八个问题:请问如何克服对空白纸面的恐惧?

127:我之前也有这样的毛病,就是空白纸面的话会有一定的恐惧,后来我发现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办法。就是:你买最便宜的纸和最便宜的笔,然后我当时就买的那个什么慕娜美一块二的笔,然后和那种几分钱的纸,就好像更便宜的东西就更能下手,反正这个纸坏了,或者说画的不好也没关系,很便宜嘛哈哈哈。

127日常作品

Q

第九个问题:请问国内去过的地方,除成都外,感觉哪个地方最特别,最好玩最好吃还想再去?

127:现在不好定,因为还没有完全的走完。我现在走过的有内蒙、北京、天津、广州、安徽,感觉下一次永远是最好玩儿和最好吃的地方。如果去内蒙的话可以吃那种炸的牛肉干和烤酸奶,很好吃。如果没有去过安徽的话,可以尝一下毛豆腐和臭鳜鱼。北京的话有很多国外的料理就在领事馆区。

127眼中的各地

最后,透露一个好消息:
127老师也将作为助教老师参与到「ArtGym」即将开始的概念设计课中,亲自为学员辅导,喜欢127老师的小伙伴也可以关注一下此次课程噢!

👇

下一期,我们又会是邀请哪位大神?会搞什么样的艺术专场呢?敬请期待!
专属小道消息透露通道
(0)

相关推荐

  • 开学后孩子学习状态不好怎么办?15个建议帮孩子找到最佳学习状态!

    - 这是 好老师 2021 年的第 110 篇文章 - 开学初期是孩子们找回学习状态最关键的时期,怎样让孩子实现开学大超越,这15个诀窍一定要牢记,建议各位老师.家长收藏! 新学期不少家长表示松了口气 ...

  • 思维导图:除了思维导图,还有这些很牛的笔记法

    上学的时候,老师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于是我们知道了做笔记的重要性,就把老师的板书.老师说的每句话.讲的所有内容一字不落抄在本子上,密密麻麻. 工作了,我们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学习:考职称.考资格证.听培 ...

  • 创建一张思维导图,需要分几步?

    提起21世纪最流行的笔记工具,其中一定会有思维导图.这种"一图讲清一个问题"的笔记工具,不仅简洁明了,更重要的是它看到了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到了大脑处理信 ...

  • 为什么在有些环境下读书、思考会让人更痛苦?

    这是庐山面目的真面目第577篇原创内容,2020年第86篇. 本篇的主题关于为什么在有些环境下读书.思考会让人更痛苦? 今天有个刚刚关注公众号的朋友跟我交流了她的近况: 90后,211重点大学本科毕业 ...

  • 复杂环境下的多雷达点迹融合并行处理方法研究

    0 引言 随着电磁环境的日趋复杂以及探测范围的日益扩大,已广泛运用的航迹级融合由于其处理精度低.弱小目标难以捕获等缺陷,逐渐被处理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强的点迹级融合所替代.然而面向多传感器探测信息的点迹 ...

  • 新技术环境下的医院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人工智能环境下会计工作风险及对策 国家动真格!医疗机构这些资金一律收回 新技术环境下的医院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医院会计档案是医院日常业务活动的真实记录,反映医院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活动,从会计报表 ...

  • 人工智能环境下会计工作风险及对策

    人工智能环境下会计工作风险及对策 在信息化的大浪潮下, 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渗透到了各行各业, 财会领域亦是如此.然而,人工智能在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同样隐藏着诸多风险.在探讨人工智能可能会给会计工作带来 ...

  • 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学科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 的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即人人有数学观,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遵循这一教学新理念,我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分层教学的 ...

  • 团队阅读环境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把专业阅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然而,我们看到,大多数教师的专业阅读一般只关注实用需求,其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借鉴管理方法.寻找教学支持的便利上.从学校层面来 ...

  • 新媒体环境下,案件报道的诸多隐私“雷区”你该怎样避开

    案件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内容,因具有较高的阅读率.点击率.收看率,被称为新闻报道的"富矿".但案件报道也常因报道不当,引发较多的名誉权.隐私权纠纷,特别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流动 ...

  • INTRANET环境下的校园网规划

    INTRANET环境下的校园网规划

  • 张文锋:新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经营理念的三大转变

    文 /  张文锋,华夏基石产业服务集团联合创始人兼CEO 来源:华夏基石产业服务(ID:chnstoneser) 无论多强大的个人,其命运往往会随时代浮沉.企业也如此,其成功.成长也时时受到环境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