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奇谈之十一:寻找自己的菩提心

话说自由自在的水帘洞生活只持续了三五百年,美猴王的一个没由头的念头忽然打破了这里的平静。

死是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的大问题,只不过大多数人只有事到临头才会考虑到。美猴王活得好好得情况下,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也无怪乎通背猿猴拍马屁,称赞他“道心开发”。

既然想到了“死”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不死”呢?

通背猿猴提供了三个解决方案:佛、仙、神圣。估计通背猿猴也是“三教合一”的支持者,因为他提供的三个方案,分别对应着佛、道、儒三教。不过方案虽三,其实只一,因为三家之中,只有道教的追求目标才是长生不老。

猴王立志去学一个“不老长生”,于是离开花果山,开启了从王到圣的成长之路。

转了大半圈之后,猴王终于在西牛贺洲找到了一个老神仙——须菩提祖师。不过这个祖师的名字起得非佛非道,不伦不类,十分扎眼。经验告诉我们,“事出反常必有妖”,只不过,这个奇怪的名字有什么寓意呢?

《西游记》中须菩提是开口“黄庭经”,闭口“金丹道”的道教祖师,而历史上的须菩提则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解空第一”;于是一个让人费解的问题就出现了:佛的弟子怎么成了道教的祖师,而且还成了猴王的师傅呢?

其实,答案就在“菩提”两字。菩提和须菩提差一字,意思却有本质差别。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其本意是智慧、觉悟之意。正如人们长夜于梦中,忽然醒来得以觉悟,而见到无上智光,了悟真理,得到彻底解脱。

一个是人的名字,一个是智慧的音译,作者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用佛弟子的名字来表达“智慧”和“觉悟”之意。由此看来,须菩提祖师其实应该叫“智慧老祖”或者“觉悟老祖”,孙悟空的求学之旅,叫做智慧之旅或者觉悟之旅。

这个智慧从何而来呢?

书中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从“心”而来。须菩提祖师的洞府——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斜月三星,其实都是“心”的代称。须菩提祖师待在这样的山洞里,不就是意味着智慧在心中嘛。

如此说来,这就很有意思了,猴王寻找到了须菩提祖师,意味着找到了“智慧”,那么,这个智慧究竟是谁的智慧,是须菩提传授给他的吗?

其实,猴王根本没有须菩提祖师这个师傅,他的寻找智慧之旅,不过是自性开发和自我觉悟的历程。

如若不信,请回忆一下书中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情节——

悟空见没奈何,只得拜辞,与众相别。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自家会的”,自然就是没有师承,源于自己,作者用这个暗语明明白白了昭示了我们——一切智慧都是源于自心。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一个很多人不解的问题:须菩提祖师这个前几回异常牛X的人物,为什么突然仙界蒸发,再也不露面了。须菩提祖师是包括猴王在内的每个人心中的无上菩提,它从来都在每个人心中,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自然再也不会露面。

对于无上菩提,在禅宗的经典著作《坛经》中有一段经典描述: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阿伟哥一直怀疑《西游记》的作者有抄袭《坛经》的嫌疑,因为猴王拜师以及师傅传道这些情节,与《坛经》中记述的慧能拜师以及五祖传法的情节十分相似。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尤其是上面这个桥段和《西游记》中须菩提祖师用戒尺打了猴头三下,暗示三更传法的情节简直一模一样。

作者作为道门之人,却对佛教的禅宗青眼有加,看似难以理解,其实这是由于禅宗的独有特色所决定的。禅宗是佛教中的另类,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是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老庄的玄学和儒家的心性学说水乳交融的结合,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提法也颇得一直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道家人物的欣赏和赞同。

类似的对应,还有很多,再举《坛经》中的一例: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慧能和弟子打得这个禅机,恐怕是启发《西游记》作者写出猴王和须菩提祖师关于“有姓”、“无姓”一番对话的缘由。

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

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无名无姓,诸人不识;有名有姓,执着顽空,“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所以美猴王自此有了自己的名字——孙悟空。从无名无姓到有名有姓,从美猴王到孙悟空,猴子的成长之路又迈进了一步。

(0)

相关推荐

  • 梧闽札记:三平寺 有杨义中'活佛'

    如何搞一下民意测试,问一下'您心中的漳州活佛是谁?'估计有三坪祖师公杨义中禅师,<大悲咒>唱颂的梵音,是古印度的古代活佛名字-年代太久了,也许释迦牟尼佛.正法明如来(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 ...

  • 读书|《西游记》批注式精读Vol.016:第一回精读⑯

    016 第一回精读⑯ 原文节选 批注精读 [批注]仙童不知何人在外喧哗,高声询问.猴王听到后却是从树上跳下来,然后向仙童躬身.这样的举动猴不像猴,人不像人,难怪仙童会发笑了.猴王向仙童禀明来意,仙童却 ...

  • 花果山第一任美猴王是谁?也曾拜菩提祖师为师

    (蜗牛看西游第5149期) 文/蜗牛 "美猴王"仿佛天生属于孙悟空,成为弼马温和齐天大圣之前,这是他的专属身份,但是,在他之前,花果山还曾有过一位美猴王. 水帘洞前,一堆小猴子站在 ...

  • 《这不是西游》:​孙悟空神通盖世,他到底是何人投胎转世而生?

    <这不是西游>1-2:西游记中孙悟空神通盖世,那么他到底是何人投胎转世而生? 作者:杨角风    来源:杨角风发作 第1篇:西游记中孙悟空神通盖世,那么他到底是何人投胎转世而生的呢? 一提 ...

  • 西游奇谈之三十一:做不了主的黄风怪

    唐僧高老庄收了猪八戒,继续前行.现在西游团队就差最后一个成员--沙和尚了.按照惯例,沙和尚出场之前,有一个垫场的,这就是黄风山黄风洞的黄风怪. 依然是老套路,一大串"黄",都指向了 ...

  • 西游奇谈(二)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主角,应该无可争议,只是为什么偏偏是一只猴子,则莫衷一是. 执着于考证的人,说他是唐朝的一个武将出身的僧人,俗名车奉朝,法号悟空,京兆郡云阳县人,祖上是北魏拓跋氏. ...

  • 西游奇谈(一)

    每年的寒暑假,电视屏幕上总少不了这四个哥们的身影.怪只怪这版<西游记>太过经典,又有先入为主的优势,所以自然就成了人们心目中西游的化身.以至于其中的某个猪脚入戏太过,竟然分不清现实和虚幻, ...

  • 西游奇谈之一:《西游记》的另类解读

    每年的寒暑假,家家户户的电视屏幕上总少不了这四个哥们的身影,这哥儿四个俨然是西天路上的F4.这个只能怪央视86版的<西游记>太过经典,又有先入为主的优势,这个丑到爆.帅上天的天团组合就成了 ...

  • 西游奇谈之三:正一道和全真道

    道教恐怕是全世界最本分的宗教,低调而绝不张扬,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在华人圈里才有所传播,即是在中国内陆,和高调而四处扩张的佛教相比,存在感也很低. 正因如此,民众对道士的印象往往是建立在影视剧的基础上 ...

  • 西游奇谈之四:从不死药到金丹大道

    很早的时候,中国人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药物.<山海经>和<楚辞>中都有不死药的记载.战国时期,燕齐的不少方士专门以到"仙岛"或"神山 ...

  • 西游奇谈之五:金丹是怎样炼成的?

    <西游记>孙猴子从石头缝中蹦出来之后,本来是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可有一天突然为生死之事烦恼,想寻一个长生不老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道心开发"了. 机缘巧合之下,孙猴 ...

  • 西游奇谈之六:顺和逆的奥秘

    修仙这个事情,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复杂如<性命圭旨>,将修仙的次第分为了"九个阶段",简单如得道高人张三丰,简明扼要地总结为一句话:"顺为凡,逆为仙, ...

  • 西游奇谈之七:奇怪的时空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七"是个奇妙的数字,如果从一开始计数的话,数到七,代表着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马上就要有变化了.<西游记>里孙悟空拜须菩提祖师为师,一直挑水.扫地,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