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奇谈之十一:寻找自己的菩提心
话说自由自在的水帘洞生活只持续了三五百年,美猴王的一个没由头的念头忽然打破了这里的平静。
死是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的大问题,只不过大多数人只有事到临头才会考虑到。美猴王活得好好得情况下,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也无怪乎通背猿猴拍马屁,称赞他“道心开发”。
既然想到了“死”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不死”呢?
通背猿猴提供了三个解决方案:佛、仙、神圣。估计通背猿猴也是“三教合一”的支持者,因为他提供的三个方案,分别对应着佛、道、儒三教。不过方案虽三,其实只一,因为三家之中,只有道教的追求目标才是长生不老。
猴王立志去学一个“不老长生”,于是离开花果山,开启了从王到圣的成长之路。
转了大半圈之后,猴王终于在西牛贺洲找到了一个老神仙——须菩提祖师。不过这个祖师的名字起得非佛非道,不伦不类,十分扎眼。经验告诉我们,“事出反常必有妖”,只不过,这个奇怪的名字有什么寓意呢?
《西游记》中须菩提是开口“黄庭经”,闭口“金丹道”的道教祖师,而历史上的须菩提则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解空第一”;于是一个让人费解的问题就出现了:佛的弟子怎么成了道教的祖师,而且还成了猴王的师傅呢?
其实,答案就在“菩提”两字。菩提和须菩提差一字,意思却有本质差别。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其本意是智慧、觉悟之意。正如人们长夜于梦中,忽然醒来得以觉悟,而见到无上智光,了悟真理,得到彻底解脱。
一个是人的名字,一个是智慧的音译,作者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用佛弟子的名字来表达“智慧”和“觉悟”之意。由此看来,须菩提祖师其实应该叫“智慧老祖”或者“觉悟老祖”,孙悟空的求学之旅,叫做智慧之旅或者觉悟之旅。
这个智慧从何而来呢?
书中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从“心”而来。须菩提祖师的洞府——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斜月三星,其实都是“心”的代称。须菩提祖师待在这样的山洞里,不就是意味着智慧在心中嘛。
如此说来,这就很有意思了,猴王寻找到了须菩提祖师,意味着找到了“智慧”,那么,这个智慧究竟是谁的智慧,是须菩提传授给他的吗?
其实,猴王根本没有须菩提祖师这个师傅,他的寻找智慧之旅,不过是自性开发和自我觉悟的历程。
如若不信,请回忆一下书中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情节——
悟空见没奈何,只得拜辞,与众相别。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自家会的”,自然就是没有师承,源于自己,作者用这个暗语明明白白了昭示了我们——一切智慧都是源于自心。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一个很多人不解的问题:须菩提祖师这个前几回异常牛X的人物,为什么突然仙界蒸发,再也不露面了。须菩提祖师是包括猴王在内的每个人心中的无上菩提,它从来都在每个人心中,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自然再也不会露面。
对于无上菩提,在禅宗的经典著作《坛经》中有一段经典描述: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阿伟哥一直怀疑《西游记》的作者有抄袭《坛经》的嫌疑,因为猴王拜师以及师傅传道这些情节,与《坛经》中记述的慧能拜师以及五祖传法的情节十分相似。
尤其是上面这个桥段和《西游记》中须菩提祖师用戒尺打了猴头三下,暗示三更传法的情节简直一模一样。
作者作为道门之人,却对佛教的禅宗青眼有加,看似难以理解,其实这是由于禅宗的独有特色所决定的。禅宗是佛教中的另类,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是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老庄的玄学和儒家的心性学说水乳交融的结合,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提法也颇得一直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道家人物的欣赏和赞同。
类似的对应,还有很多,再举《坛经》中的一例: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慧能和弟子打得这个禅机,恐怕是启发《西游记》作者写出猴王和须菩提祖师关于“有姓”、“无姓”一番对话的缘由。
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
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无名无姓,诸人不识;有名有姓,执着顽空,“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所以美猴王自此有了自己的名字——孙悟空。从无名无姓到有名有姓,从美猴王到孙悟空,猴子的成长之路又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