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教授从方病人诠释经方小柴胡汤合五苓散治疗肿瘤
是小柴胡汤与五苓散的合方,是宋代以来医家用于治疗外感热病过程中,邪在半表半里;伴有腹泻、小便不利的病症。
常用来治疗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患者同时伴有浮肿或腹泻的时候。
这些疾病大多反复缠绵,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易抑郁 焦虑;同时,其人大多头面部虚浮或肢体水肿,皮肤缺乏光泽,胸水、腹水,易疲劳,食欲不振,口渴而不欲饮,或饮水即吐,嗳气 腹胀,恶心呕吐、腹泻或大便稀溏,舌暗淡,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或白腻。
临床看来,许多慢性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并不是单纯的正虚,更有邪实的一面,所谓邪,有风湿,有寒热,有气滞 血瘀,有痰凝 食积等,如果仅仅是健脾补肾滋阴养血,往往不能对病。
柴苓汤处理的就是一种虚实夹杂、风寒湿热兼有的复杂病情。此方不仅能透热散风,还能健脾利水,扶正祛邪集于一身,如此好方,真是不可多得。
黄煌教授从诠释柴苓汤的方病人(方、人、病)
方:
小柴胡汤《伤寒论》
古代剂量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五苓散《伤寒论》
古代剂量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白术(十八铢)柴苓汤(小柴胡汤与五苓散之合方)
黄煌教授推荐处方:
柴胡20 黄芩10 姜半夏10 生晒参5 生甘草5 白术20 茯苓20 猪苓20
桂枝15 泽泻20 干姜10 红枣20
--以水800ML,煮取汤液400ML,分2-3次温服。
药后避风,忌食冷物,如饮热水,让微微汗出,更佳。
1、柴苓汤是袪邪方 治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寒热往来,腹泻,小便不利者。 此方流传于宋金元时期,其方在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明代龚延贤《万病回春》、方广《丹溪心法附余》中均有记载。古代多用于伤寒、痢疾、疟疾以及小儿麻疹、痤疮等常用。 身热口中渴,更兼泻下频,柴苓汤一剂,施治捷如神。--《医学传心录》清
2、小柴胡汤抗肿瘤 小柴胡汤主治的“寒热往来”,不是一个症状,而是一大类疾病慢性化迁延性的疾病,肿瘤早期就是。 寒热往来也包括过敏、发病有规律 目前从实验的角度已经提示小柴胡汤有预防肿瘤的发生,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参与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对肿瘤复发,转移的抑制作用,但临床观察还有待积累。
3、小柴胡汤袪风 肿瘤患者多有表证多风 或皮肤痒疹或风团,或咳嗽,或怕风恶寒,或关节疼痛或游走性疼痛,或发热持续。 风为百病之长,或为风寒,或为风热,或为风湿,或为风痰。
4、 五苓散利水 肿瘤患者有里症多水湿 或浮肿,或小便不畅量少,或腹泻,或腹胀不欲食,或呕吐,或腹水胸水,或肥胖,或皮肤湿疹。 水毒:食物添加剂、农药、激素、饮食营养过剩等常常可以导致水毒。
病:多用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性细胞性白血病、肺癌、肠癌、肝癌、卵巢癌等。特别适用于发热持续、骨转移者。
人: 肿瘤伴有呕吐、腹泻、浮肿或腹水、胸水者,特别是肝癌、肠癌、肺癌应用较多。
面色黄,有浮肿貌,舌暗淡胖大,边有齿痕;常有食欲不振,口渴而不欲饮,腹泻或大便稀溏;发热持续,怕风冷,皮肤痒或红疹,身体疼痛处;或有胸水腹水,或有轻度抑郁或焦虑。
临证加减:
如腹胀,合半夏厚朴汤、四逆散;
皮肤有痒疹,或多年无感冒,加荆芥防风;
淋巴结肿大,加连翘;
消瘦、食欲不振者,加麦门冬汤。
肿瘤化疗以后肝损害者,多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四肢色素沉着,可以用五苓散,加薏仁。
肿瘤化疗后腹泻。腹泻占化疗病人大约75%左右,可以合附子理中汤。
乳癌使用雌激素抑制剂后的调理可以配合薏苡仁、葛根汤等。
呕吐时,五苓散以散剂为好,每服3-5克,日2-3次。服后喝热水,微汗出为佳。饮食要清淡。
典型病例:
白血病 王 女47,164CM,55KG,20140909初诊 现病史: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4年,服用格列卫治疗,依然经常全身感染,皮肤与骨头之间有灼热感,但表皮又觉得冷,不过体温正常。疲劳感明显,带下量多,水样。口渴喜饮,口淡,欲吃重口味食物,每月腹泻2-3次。
检查:面部轻度浮肿,有蓝斑,舌质暗舌体胖。白细胞2-3,血红蛋白100左右。
处方:柴胡20 黄芩10 姜半夏10 生晒参5 生甘草10 白术20 茯苓20 猪苓20 桂枝15 泽泻20 干姜10 红枣20, 15剂。 20141223三诊。
服用三月余,不仅白细胞正常,而且“以前走路都困难,现在可打半小时羽毛球”。面部色斑也明显变淡。 面有黑斑,当利水。水入即吐,水逆。
按:方-病-人乃黄煌教授教学经方的一个三维的看病思维方式
方-病-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即这个经方对什么病(或一类病)有效,对什么人安全,这是当今经方临床需要反复研究的重要问题 。
黄师将中医 的证分解为病和人两个要素,这种做法踏实稳重却又能直指人心,这种强调病与人相结合的辨证方法 , 是应对复杂的临床现象时的一种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