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成熟的或优秀的诗人,在写作形式上往往...
一名成熟的或优秀的诗人,在写作形式上往往是一切语言都随从于心的,至于题材内容与情感的表达,则是因情感的自然需要而定的,而不是生硬地“一成不变”。
事实上,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其宗旨是一样的,那就是诗歌的语言一定要和内在的情感联系,保持着一致。也就是说,它们都要顺从与“语言的自然流露以及音韵与节奏的和谐相宜”。
在当代诗人中,我较为喜欢卞之琳的《断章》这首短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短短几句看似平常朴实的文字,经过作者的智慧组合与搭配,便产生一首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诗。这首诗,好就好在,初看并无什么绮丽和波澜壮阔的语言堆砌,但仔细推敲,又韵味无穷,让人意犹未尽,这就是诗的魅力。而短诗能吸引读者的制胜法宝,恰恰就出在意境与情感的天衣无缝的默契上。
记得古罗马·西塞罗曾说过:如果一个人能对着天上的事物沉思,那么,在他面对人间的事物时,他的所说所想,就会更加高尚,而诗人正是靠着文字把思想变得更加高尚的人。
这让我想起古代文学大师和他们不朽的名字。像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曹雪芹等文学巨匠,他们的文学成就不仅对当时的文学事业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话说远了。拉回到本书作者张湘平身上,虽说他年龄不大,但他的文学功底颇为成熟。因为对他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也就只能就我读到的文本,进行浅显的个人感受上,若有不妥,还请张馨、张湘平父子海涵。
关于如何鉴赏一首诗是好还是不好。我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尺度。我认为符合“境新、意雅、情感、语新、凝炼、乐感”这十六个字的诗,就是好诗,且当属于优秀之作,反之,我觉得,即使写的再云山雾罩,再朦胧华丽,再天马行空,也不能算是好诗。
而张湘平的诗,是我欣赏并喜欢的。说实话,在读张湘平的诗之前,我是不读当代人写的古体诗的,因为,我一直有个错误的看法,就是古体诗到唐宋已经达到巅峰,后世很难超越。然而,读了张湘平的七言律诗之后,我觉得当代人也可以把古体诗写的“一览众山小”和“独上高楼”。
再如他本书中的第08首诗,就是诗才满满,文笔与情感对接的没有雕琢的痕迹。
风流潇洒且耕耘,腹满才华萃逸群。
慷慨掏心墙外赠,矜持袖手耳边闻。
瘠贫怎报绵情爱,冷漠缘侵苦泪纷。
高贵头颅相赠予,枕头垫脚用同君。
该诗第一句便让我想起了毛泽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然而,当我凝神深思之后,突然发现,这“满腹才华萃逸群”,不正是诗人自身的真实写照吗?如此年轻的他,却将复杂的人生百态和爱情中情感的“重重叠叠”,看得如此透彻,如此“瘠贫怎报绵情爱”,把世间最美好的情深厚谊,诠释的淋漓尽致,又恰到好处,不仅让我看到了作者的智慧,同时也诠释了另一个道理:爱无国界。而父亲张馨的点评诗作,不正是“誉满诗坛修孝悌”,更是道出了爱的可贵与珍惜。事实上,真爱不只是存活于故事与传说中的,它也发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而勃朗宁与夫人伊丽莎白·芭蕾特·布朗宁的爱情佳话就是真爱的典范。
父子合作一著一评的协作模式,既相互辉映,又珠联璧合,真可谓是:铅华洗尽灵魂坦,感念忠贞两不违。不违初心,不违真情,不违对生命的“满誉诗坛”。该诗似道爱情又似说人生,可谓是一语双关,又微尘定位逊心扉。将情景与事物融为一体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样的诗,不正是每一个诗人都渴望达到的艺术王国吗?
然而有人穷其一生都望尘莫及,而他们父子用他们的诗才与情感,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就轻而易举地破解了。这是才华的使然,也是天赋的异禀。如此具有才华与精彩诗作的父子,在本书的诗歌创作与点评中,比比皆是。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请读者诸君自己去书里慢慢品读细细咀嚼,也许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环境下,会读出与我与作者(诗人)不一样的属于自己的情感需求。不管哪一种情感需求,但有一点是共性的,那就是诗(艺术)的大众化,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受人追捧的好诗。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坛,大凡被时间和读者认可的经典作品,无一例外地都具有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共鸣就是艺术的根,就是艺术的魂,就是情感的天平,所以才有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认同价值。
比如我本人就比较喜欢李清照的“绿肥红瘦”以及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等等,这些经典佳句均出自优秀诗人的情感之作——即诗人情感所致的爱之心语。
静轩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