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流行“代表作”,不唯论文数量后,评职称真的更容易吗?
昨天发了一则消息,“评职称将不做论文数量硬性要求 ”,有的作者可能不太理解。不论数量了,肯定对质量是有高要求的,其实深究下去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代表作。
代表作制度早在18年就已经有省份开始实施了,最早是在技术人才或者医院单位进行的。
01
什么是代表作评审
职称评审代表作,是将能够代表个人专业技术水平的文章,送给本领域内的专家进行评审鉴定。论文以质量取胜,而不看谁的评审材料更多。
国内很多顶尖高校早就已经开始实行代表作评审制度——
即评职称时将老师个人的代表作送至国外大牛除进行评判,评判的唯二条件就是:要么论文质量确实好,要么论文发表的刊物牛逼,当然也会有两者兼得的可能。
1)论文质量确实好。代表作评审的专家一般都是业内权威人士,或者是知名刊物的审稿专家。常年的评审经历使他们有着挑剔的审稿要求。此外,国外的评审(一般)不会掺杂人情事故,不用担心评审是否公正的问题。
2)发表的刊物牛逼。顶级刊物刊登出来的文章都是经过世界知名专家评审过的,所以只要你的文章发表在世界知名刊物上(比如nature),那国内的专家(即便是985//211高校的评审专家)谁会给出与世界知网专家相反的结论,去说这篇文章不行呢?除非是刚好这个专家确实很懂这个方向,一眼就看出文章很low,不过这种情况的概率很小,小到基本不会出现。
02
国内代表作评审现状
但是,目前国内一般的本科院校,包括一本单位,也是没有这个资源的。他们不会也没有渠道将老师的代表作送给世界知名专家进行评审。
所以国内最普遍的代表作评审流程为——兄弟院校互审,或者二本单位送给一本单位去审。那么,负责审稿的专家又是如何来看待这个论文呢?
短时间呢,他们只能看懂论文的结构、语法等大体的方向,所以,他们判断文章水平的高低直接的办法就是看这篇文章发表的刊物的等级。比如,发刊物的是否核心。
这样的评审方式比较单一且缺乏权威性,注定会降低职称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性,也会降低人才评价的准确性。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代表作制度是目前相对公平的一个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替代传统的以论文数量评职称,从而促使学术更加繁荣发展。
03
代表作的思考与建议
很多老师在发文章上的逻辑还是:只要数量多,不愁评不上。而人事处在评职称的材料审核中也是数量多者取胜,这就造成了一个误区,使得学术垃圾越来越多。
2018年部分省市开始推行代表作制度,不过代表作制度主要还是看核心论文的发表。国内的核心期刊固然是权威,但是核心目录里也有给钱就能发的期刊,比如14年的xx茶叶、17年的xx菌。
政策推出的本意是倡导老师发代表作,取缔过去盲目以论文数量取胜,而不重视论文质量的现实情况。本来发代表作是无可厚非的,可以有效改善当前的学术环境。
但是,当人人都想发核心的时候,市场入侵学术期刊领域,有的核心也失去了本心。以xx茶叶为例,其核心在位期间,每期发文量在三四百页左右,每篇文章2页左右,最少的仅一页。就是这样一本核心期刊,舞蹈、音乐、英语、体育……都可以收。试问:一页的文章大概2400字符左右能阐述什么理论呢?再问:什么方向都收的核心期刊还有自身的特性吗?如果代表作都发到这样的核心上,改革与不改革又有什么区别呢?
想代表作推出之初,多少人都曾欣喜过,“评职称有希望了”“这样才是最公平的”“如果都重质量轻数量,何愁中国学术走不出去”。可是再往后,代表作制度却一直没有落地,只有个别单位还在尝试做类似的职称改革。
长远来看,代表作制度将会成为强制性的要求。建议,在准备职称评审材料的时候,不要一味想着用压倒性的数量去取胜,而是要转变思维,在材料足够的同时,为自己准备一个有分量的代表作。
还有一个需要我们思考的是——
如果代表作大范围流行,国内学者都会将重心放到核心期刊上,届时,本就版面有限、出版周期长的核心期刊会不会更难发?我们是否应该着眼于更权威的SSCI、SCI……?
关于代表作,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