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经历人生起起落落,大彻大悟写下这首词,最后10个字千古名句
文坛有两种高手,一种是只凭文字就能打动人心的,代表人物李商隐,他写诗总透着一股顶级文字高手的霸气:我的《锦瑟》和16篇《无题》写的是什么不重要,你们就说美不美吧!
而第二种高手,只凭人格魅力就已然能令世人服气,代表人物苏轼,他写词总有着一股别样的豁达:我的《水调歌头》有没有学李白,《念奴娇》是否有道理不重要,你们就说身处逆境还有谁有哥这般霸气。
两位诗坛高手,一种将汉字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一种则彰显着无尽的人格之美,很难说谁更高明,但显然苏轼的美更具现实意义,这也是他能站在5000年文化之巅的原因。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苏轼在经历人生起起落落后,大彻大悟写下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这是一首大开大合之作,通篇大起大落快人快语,最后10个字更是道尽平生洒脱,是千古名句。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北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写这首词时苏轼46岁,已被贬黄州3年。这一年其好友张怀民也被贬至黄州,难兄难弟相见,自是感慨万千。正好张怀民在长江边的新居盖了个亭子,苏轼为它取名“快哉亭”,并亲自为此亭写了这首词。
词的上片就是大开之笔,词人卷起亭上的绣帘,夕阳下是一幅水天相接的美景。然而词人没有继续写下去,而是突然将笔力一收,回到写情上来。窗户上的朱漆,是张怀民为了欢迎自己的到来新涂的,细心的词人发现了这一点。友人的深情厚谊让他想到了昔日与恩师欧阳修在平日堂的点点滴滴。
最的一句“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是他的恍然大悟。当年欧阳修在《朝中措·平山堂》写道“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可年纪尚轻的苏轼还不能理解。直到27年后的此时,在快哉亭他才真的明白了,烟雨朦胧中,青山也似蒙上了一层雾气,变得隐约可见。山色如此,如今逆境中的人生又何尝不是。
词的下片是苏轼的快人快语。首句“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干净简练,却笔力万钧,此时的江面万里无波,如明镜般动人。但第二句“忽然浪起”则又笔锋一转,江浪乍起,渔翁在江中掀舞。与其说这是在写江上的风浪,不如说这就是人生,起起落落没有预兆,而世人能做的就是在风浪中飞舞,任江浪再大也要扬帆前行。
接下来的通过对宋玉的嘲鄙,引出最后一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荡气回肠。这两句对仗工整,格调鲜明,短短10个字道出了词人平生洒脱。若心中有那么一腔浩然正气,哪怕风浪再大,也能在逆境中享受那快意的千里雄风。
纵观全词,写景时,是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抒情时,是快人快语,洒脱自在。对于这首词,明代杨慎的评价是:“结句雄奇,无人敢道”,此话说的是当真不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