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人的学习

学习,人的学习

作者:李广生

这几篇文章讨论的主题是动机——一个大家都知道很重要,重要到了能够决定教学成败的程度,但又都觉得无从下手的问题。动机,多么神秘!说它简单还真是挺简单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儿、一个活动就能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甚至不需要教师做什么,他们就是能够兴趣盎然;说复杂也真是挺复杂的,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努力、尝试了很多改革,但学生们依然无动于衷,表情木然,神态冷漠,教师干着急。
“别跟我讲大道理啦,我都懂,告诉我具体的方法。方法,我要的是方法!”不少教师这样说。这是可以理解的。教学这项工作更具有实践性,虽然教师教授的可能是纸上谈兵的知识,但教学本身的问题是纸上谈兵的理论所无法解决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一看似合理的诉求的背后隐藏着另一种天真的想法,即:用一种百试不爽、药到病除、包治百病的类似于灵丹妙药的方法解决教学上的问题。方法确实很重要,但这样的方法绝不存在。教学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与此有关,而它的艺术性也全赖于此。如果读完了这几篇文章,而且读的很认真,你还是不十分清楚如何面对你的好像“百毒不侵”的学生的话,先不要失去信心,也不要急着怀疑和否定我。事实上那些跟你打包票说用了他的办法一定有效的人,才真的值得怀疑。
你可以先想一想这个问题:为什么对动机如此关注?也许你会一下子给出答案:“动机很重要啊,古人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答案过于简单,或是说它仅仅指出了动机的原理,却回避了动机的本质。
因为我把学习定义为学习者的内在需求和自主行为,才对动机给予高度的重视。学习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学习,是作为人的生命的自觉——“生命课堂”便建立在这块牢固的基石上。马戏团的动物也进行学习,而且还会取得惊人的学习成果,小老鼠能够转轮子,大老虎能够与人接吻,可爱的小羊能够顶碗,连马都能两条腿走路,多么神奇!但这是训练的结果,是以牺牲动物的天性和尊严为代价的学习。在泰国,老实巴交的大象都已经起来反抗了,愤怒的它们把驯兽员踩在脚下。这样的悲剧是不是也在我们的课堂中上演?
之所以如此关注学习动机,因为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脑科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大脑的结构、功能,它无以伦比的复杂和精巧,简直就是为了学习而生。而它的生长、发育,以及它的可塑性,又与学习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大脑为学习提供了物质基础,学习又进一步塑造大脑,它们之间的互动成就了今天的人类,也成就了人类的今天。对独一无二的生命的尊重,让我在推进“生命课堂”是一直倡导,不要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大脑(其实你无论多么高明也装不进去),而是唤醒他们的学习欲望、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创造属于自己的知识。
学习是人的学习——一个独立的、自主的、能动的人的学习——这一点必须时刻牢记。他们既不是学习的机器,也不是马戏团的动物。这也意味着对动机的高度关注,并非是使用“威逼”和“利诱”的手段只为促进学习。
前面的一组文章用了很多比喻,还造出了一位猪老师和一名熊孩子,只为更加生动地表明动机的机制,下面用一张图对动机的原理进一步说明。
这组同心圆的最里层,那个红色的区域是需求,它是动机的核心,也可以说是动机的源泉。人的学习愿望和动力来自于他的内在需求。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好奇心和求知欲与生俱来。不仅如此,人们还对归属、尊重、成长、自我实现抱有强烈的愿望。那些学习成绩差但表面装出不以为然的样子或是做出破罐子破摔的姿态的学生,其实也不想当“差生”。社会的、社区的、家庭的、文化的、传统的、制度的各种因素聚合到一起,共同的影响着人的需求。我国的孩子都想考大学,即便他们不知道考大学究竟意味着什么。对高分的渴望从小便根植于孩子的内心。
需求居于核心位置。当学生表现出学习动机不强时,教师需要从需求的角度加以考察。消极的埋怨、严厉的批评,或是一味迁就都无助问题的解决。
最外层的那个蓝色的大圆是环境。环境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仅包括我们常说的教室、装饰、设施等构成的物理环境,还包括学习主题、学习任务、学习计划、师生关系、课堂文化等构成的软环境。需要特别声明的一点,教师也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生态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即环境。
需要一种开放的、包容的态度审视环境。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和提供的学习资源并非学习本身,它们往往表现为一种环境或环境的组成部分出现在学习的世界。它们的价值性也许不容置疑,毕竟是经过专家和教师精挑细选出来的材料,但它们的适应性就值得考量了。鸡鸭鱼肉固然营养丰富,但对于小羊来说肯定不是美食。奔跑是兔子的强项,但乌龟并不适合参与这个项目。你辛辛苦苦准备了一节课,但课上学生们反应冷淡,你预想的效果从未出现。你大发雷霆,要么课堂更加沉闷,要么他们假装热情。没必要灰心丧气或怨天尤人,好心未必成就好事,需要反思的恰恰是环境。我们为他们创设的情境、提供的材料、营造的氛围、建立的关系、布置的任务是否适合他们、回应了他们的需求。
教师即环境。教师给学生的具体的指导和教诲固然重要,但和他给学生带来的感受相比就处于次要地位了。你的讲授、解释、批评、惩罚、表扬、谆谆教诲、苦口婆心,你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所做的一切工作,以及你深厚的学科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等,都会转化为学生的感受,同时学生先入为主的感受也直接影响着你的上述行为的效能。如果你让学生感受到的是尊重,即便严厉的批评也不会伤害到他们。反之,即便你小心翼翼也难免被理解为别有用心。
我们要像保护生态一样保护环境。同时,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环境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共同分享这属于大家的环境。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虽然看似与教学无关。作为环境的主导者和设计者,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感受到即将开始的学习——与我有关、对我有用、于我有益。
中间绿颜色的圆环是动机,它介于需求和环境的中间地带,既是需求和环境互动的产物,也是联系二者的桥梁和纽带。
动机有很多近义词,如兴趣、意愿、欲望、激情等等。它像发动机为学习及其他行为源源不断注入动力。学习因它而起,也会因它而终,因它而加强,也会因它而消弱。它来无踪、去无影,神秘莫测,有时一阵风就能吹散,有时克服重重困难历久弥坚。
所有这些都发生在环境与需求的互动关系中。单纯的针对动机的说教几乎没有任何效果。如果你想通过说教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动机,那么你必须触摸或是唤醒他的需求,并让他发现或是感受到支持的、自信的环境,那么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开始学习和持续学习都需要动机的支撑。特别是后者对动机品质和要求更高,这也意味着需求与环境要有高层次的对话,需求不仅依赖环境而且改造环境,环境不仅回应需求而且激发需求。在高层次互动中需求变成了追求,一种更为持久有力的动机。
关于动机的讨论暂告一个段落,有必要再次重复的是这句话:学习,人的学习。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