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是李继迁让西夏登上历史舞台。(两宋繁华往事228)

从二十岁起兵,到四十二岁战死。李继迁战斗了22年。

无论后世,给予怎样的评价,他是党项人的英雄,这点毋庸置疑。对于党项民族,他有再造之功。对于西夏帝业,则有奠基之功。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李继迁,后面近300年的历史舞台上,党项人或许连露脸的机会都没有。

他是个天生的战士,一生都在战斗。你可以打败他,但你打不服他;你可以击溃他,但你消灭不了他。那么强大的对手,那么多的名将,那么多次的围剿,李继迁越挫越勇,越战越强。

就凭这点,李继迁笑傲历史。

当然,一个人的辉煌,绝非仅靠个人之力,更多的是,时势造英雄。从天下大势来看,正是宋、辽两雄相争,给了李继迁左右逢源、纵横捭阖、乘机做大的历史机遇。

我们来复盘下这段历史。

公元982年,李继捧入朝,称臣纳降。

此前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978年, 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纳土归宋。979年, 宋灭北汉。同年,太宗首次伐辽,高粱河一战,惨败而归。

之后986年,太宗二次伐辽,再度铩羽而归。

李继迁起兵反宋,正是在982年。

这是个微妙的时间节点。正值宋两次伐辽之间。

虽然首战惨败,但赵光义依然信心满满,他将帝国的重心放在契丹人身上,紧锣密鼓地准备二次北伐。这期间,对李继迁,赵光义是出奇的好脾气,好话说尽,极尽笼络。尽管,李继迁不吃这一套。

回顾历史,这几年是李继迁起兵后最艰难的时期,小火苗一度就要熄灭。这也正是北宋消灭李继迁最好的时期。以北宋当时的军事实力,如果对党项火力全开,李继迁是很难有机会的。是赵光义的战略选择,让李继迁躲过了灭顶之灾。

躲过灾难,靠天时。抓住机遇,靠智慧。

李继迁,就牢牢抓住了机遇。

公元986年春天,宋、辽大战一触即发。辽国圣宗刚刚继位,太后萧绰临朝听政,政局不稳,自然不敢大意。宋太宗为雪前耻,尽遣宋军精锐主力,力求收复燕云之地。这一仗,对双方都至关重要。

李继迁,掐准时机,向辽称臣,并向辽请婚。

这时候,需要简要梳理下契丹与党项的关系。

当契丹人在北方草原强大起来,并在916年建国后,契丹与中原王朝亦敌亦友。期间,还出手灭了后晋。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党项人主要是向中原王朝的臣服,接受了中原天子的册封。

对于契丹,党项人小心翼翼,不敢得罪,保持距离。后来,有了北汉这个缓冲地带,双方基本能相安无事。不过,党项和契丹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官方联系。

李继迁,选择这个关键节点,向辽臣服,分量很足。契丹人,当然乐观其成,照单全收。幸运的是,李继迁押对了宝。二次伐辽,宋军再次大败。战后,宋军转向战略防御,宋、辽进入了新一轮的整军备战,期间还经常擦枪走火,直到公元1004年澶渊之盟的签订。

这期间,部分腾出手来的宋军,开始重点收拾李继迁,包括对辽作战的大将李继隆等,都调到了西北前线。辽人为牵制宋军,大力扶持李继迁,989年下嫁公主,990年封他为夏国王。

有了辽的强大后盾,李继迁今非昔比。他不仅越打越强,还再次抓住了宋、辽大战的良机。公元1001年,眼看宋、辽大战在即,李继迁围攻灵州,次年攻下灵州。等到宋、辽交战,辽军饮马黄河、签订澶渊之盟时,李继迁早已迁都灵州。

宋、辽两虎相争,李继迁这个狼崽子茁壮成长。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