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人生轨迹

在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白居易的一生,堪称是读书人的梦想与典范,传统的“功成、名就、身退”,在白居易身上体现得淋淋尽致,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几百年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白居易草堂

根据史料记载,白居易的祖父曾做过巩县县令,其父白季庚先后做过徐州彭城县令和徐州别驾。出生书香门第的白居易,具有读书的天分,加上他的刻苦,最终为他打牢了坚实的知识功底。

工作生活

一个人通过读书把嘴都读出了疮,写字把手都磨出了茧,可以想象这个人的意志有多么坚定。既有聪明才智,又有勤奋付出,最终在29岁的时候,中了进士。34岁任现今西安周至县尉,36岁升任左拾遗,这个官职是专门给皇帝提建议的言官,同一年与同为进士出身的杨虞卿从妹结婚,后生两女一男。虽然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会有一些不如意之事,但整体来看,白居易的家庭生活还是相当让人羡慕。

白居易

在左拾遗的职位上,他大胆向朝廷提出众多意见,皇帝赏识他的才学与忠直,但同时也得罪了其他权贵。白居易母亲在赏花的时候掉到井里去世,排挤白居易的官员,则以白居易写了很多赏花与水井的诗篇”有伤孝道”为由,向朝廷进言“不配治郡”,白居易因此被贬为江州(当今九江)司马。

思想变化

在九江任职期间,白居易原先以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逐渐向独善其身的道家思想转变,在庐山香炉峰建草堂,开始接触僧人交流佛道思想。从白居易很多诗歌里,可以看出他对佛道儒三家思想的演变路径。

古代的读书人,向来以儒家学说开始入门进士。功成名就之时,会逐渐参研老庄学说,会以“少私寡欲”的宗旨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到了晚年,思想就会转变成佛家的“放弃名利”,安心保养身体颐养天年。思想的形成,是按照学习、参演、怀疑、否定、再进步的路线去转化,我们从白居易作的以下两首诗,就能深刻体会出其中奥妙。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有很多学者用这首诗,来比喻白居易用老子的手打老子的脸。我们通过诗句,不难发现确是如此。这个时候,白居易的思想已经从道家过渡到了佛家,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老子的五千言。其实我们对老子及《道德经》有所了解的话,都会知道老子是被逼无奈才留下五千言。世界上的宗教、学派学术,即使圣人不言,其弟子多会代言,只有如此,后世学者才有机会接触和体会到其思想的深邃。

白居易草堂

我们再看他到了晚年之后,所写的这首七律:

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

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

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

虽异匏瓜难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

不难看出,诗篇里已经有了佛教因果学术思想,而且对于名利看得更加淡然。孟子曾说“富润屋、德润身”,越是富屋越容易着火。“覆虚舟”引自《庄子》,风浪打不翻空舟,装的越多越易翻船。名是社会公器,不能太出名。利能给身引来灾难,要少求。匏瓜即是葫芦,虽然好吃,但吃多了对身体也有害处。这是告诉我们要知足,虽然不能达到佛家的无欲无求,但可以按老子所说的“少私寡欲”去指导自己。

白居易草堂

从这两首诗来分析白居易思想境界的变化,可知此时已经把三家学术融会贯通,并逐渐运用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之中。特别到了晚年,多次辞官不能如愿,在生活上多以悠闲为准则,与众多老友常常相聚,拜僧如满为师修习佛学,号香山居士。七老会与九老图的流传,让后世学子,更加羡慕他晚年悠闲会友的生活。

后世影响

白居易在75岁的时候,于洛阳安然离世。当时唐宣宗特意写诗悼念,对他的一生与才学给予了高度概括与总结,“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旧唐书》、《新唐书》、《唐才子传》等唐代史书,苏轼、元好问、袁枚、胡适等宋元明清等大家,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乾隆皇帝更认为他“实具经世之才”,提倡以白居易诗句“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为官员座右铭。

白园

署名白居易的英译作品共计189种,法语译本13种,德译本31种。在日本以白居易署名的诗集及文集,共被528家图书馆收藏,日译本与注释本共195种,学术界早年即成立白居易研究会。白居易在世时,他的诗篇随着大唐文化的传播,已被大量传入朝鲜半岛。对当地文学有着深远影响,现今韩国依然保存着敦煌残本《白居易诗集》、《白氏文集》等珍稀版本。

白居易

不论白居易生前还是身后,他的一生于学术、才气、名望、工作上,少有人能与其相媲美。他的思想轨迹与人生路线,非常符合人类自出生、成长、学习、工作、养老等各阶段的标准,后世学子文人在羡慕他的诗篇的同时,更羡慕他的精彩人生与悠闲生活。

参考文献:

《旧唐书‧白居易传》

《新唐书‧白居易传》

《唐才子传》

《白居易的诗对世界的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