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上学,这两个故事胜过千言万语

 01 

孩子不爱上学怎么办?这对家长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纵然你苦口婆心,但他仍然我行我素,你看到他惨淡的成绩单心急如焚,他却心情轻松不当回事。

家有这样的熊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做?

最近看到两个故事,相信对家长们会有一定的启发。

 02 

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位中国的父亲。

今年的五一节后,邻水县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明明连续三天没有完成作业,被班主任打电话告知家长。

在明明第二天没有完成作业时,他曾向父亲保证:“一定完成作业,没有完成就回家挑粪。”

结果第三天,他的作业还是没有完成。

明明没有想到,父亲认了真,在周末带他回了乡下老家,接受了一次“苦难教育”——挑粪。

整个上午,明明挑着装有三四十斤重粪水的粪桶,往300米远的玉米地里走了七八趟。

即使中间明明痛哭流泪向父亲保证,父亲也一直坚持:“莫向我流眼泪,你那眼泪现在对我来说没有用,走!”

“挑粪教育”结束后,明明向父亲保证,提高学习成绩,并定下了期中考试的目标。

而且,明明还写了一篇作文《难忘的一天》,其中写道:

“我起初还以为挑粪是件非常容易的事,等我手接到粪桶才知道是多么不容易……我用尽了全力才站起来。我走一步都非常的困难……”

“后来我挑久了就感觉肩上和脖子后面的骨头都非常痛,还感觉肩上挑的粪越来越重,像肩上扛着一座泰山似的……”

“这让我知道了以后要好好读书,更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在农村生活有多么的不容易。”

据明明的老师反映,孩子回乡下挑粪体验后,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都认真完成,“就连字都写得非常工整了。”

 03 

另一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泰国的妈妈。

一天早上,她5岁的儿子不肯上学,她和丈夫怎么劝都无效。

于是她告诉儿子,如果不想上学,就必须赚钱,你这么小什么都不会,只能靠捡垃圾赚钱。

她干脆给孩子请了一天假,带儿子去捡垃圾。

起初,孩子想着不用上学,还挺高兴,跟着妈妈就出发了。

母子俩在太阳底下一路走一路捡,没过多久,儿子就喊累了。

妈妈不为所动,仍然坚持带着他走了3.5公里,捡了一小袋空瓶子,换了2泰铢。

此时,孩子提出了想回家休息,他已经走不动了。

“妈妈,我们可以坐公交车回家吗?”

“坐公交车每人需要10泰铢,我们的钱够么?”

妈妈的一句话让他哑口无言,只好默默跟着妈妈一起往回走。

路过冰淇淋店,又热又渴的他想吃冰淇淋,“妈妈,我想吃冰淇淋。”

“冰淇淋要5泰铢,我们有钱么?”

走了一段路,又路过一家餐厅。

“妈妈,我想吃燕麦。”

妈妈依旧拒绝了他的要求。

实在熬不下去的儿子终于发现,上学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主动向妈妈提出:“妈妈,我好累,我又热又渴,我要回家,我想上学……

 04 

有人说,如果人生能够重来一次,肯定会避免很多错误。

可惜,人生不能重来。

不过,对于不认真读书的孩子,我们却可以让孩子做一次预演,告诉他们如果不好好学习会是什么样子。

前些日子,小外甥女说不想上学了。

妹妹问她:“你不上学将来想做什么?”

外甥女回答说:“就像你一样天天呆在家里就好。”

结果,妹妹带她体验了自己半天的生活,做家务、去猪场喂猪、去玉米地里除草,到家里,再忙着做饭,半天下来,浑身是汗。

外甥女一直跟着干到底,什么话也没说,但再也不提不上学的事了。

作为农村的女孩,如果初中毕业不再上学,嫁人之后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相信外甥女懂得了现在到底应该做什么。

记得有一次找一位学习不认真的学生谈心,费了半天口舌之后,学生很平静地来了一句:

“老师,其实您说的道理我都懂,让我说的话我也会说,但我就是听不进去啊!”

最苍白的是语言,最有力的是行动,让孩子多体验一下生活的不易,真的胜过讲许多大道理。

 05 

现在的孩子不管家庭条件穷也罢、富也罢,都属于富养的一代。他们不知道生活的艰辛,当然也就不知道学习的好处。

尤其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讲,父母明明日子过得很苦,却处处娇惯孩子,让他过着富人般的生活,以至于他看不到生活的本质。这是教育的大忌。

在这个并不完全公平的社会里,也许有钱有权家庭的孩子真的不好好学习也能过得很好,但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讲,努力学习是唯一逆袭的途径。

不要相信什么读书无用,人家说读书无用,然后考不上大学可以出国留学,回来之后做上高管,你信读书无用,考不上大学的结果可能是直接去工地上搬砖。

狠心一点告诉孩子生活的真相,让他体验一下烈日下的苦,感受一下肩膀上的痛,对他在课堂上的表现肯定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经历是一种财富,也是一种教育,如果把生活的真相掩盖起来,只让孩子看到光鲜的一面,可能会误导了他们。

作者:遗君明珠,教师,自媒体平台作者,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文章影响了亿万学生和家长。微信公众号: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欢迎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