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班主任成为香饽饽

教育·美文·感悟

前几天,微信朋友圈里有关班主任的一段吐槽挺有意思:

当班主任一年,没了自由;当班主任三年,没了脾气;当班主任五年;没了青春;当班主任十年,没了健康……

这里面当然存在一定的戏谑和夸张,但我们也应该承认,当班主任确实不易。

比如今天的光明日报就报道说,研究发现,在中小学,有一半以上的任课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究其原因,教师们普遍反映班主任工作任务重,心理压力大,物质待遇低,缺少职业幸福感。

其实这事根本用不着研究,凡是在中小学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每逢开学前,学校领导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安排班主任。基本上可以说是让谁干谁不干,最后几经妥协,才勉强把班主任凑齐。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于班主任这个岗位,挣的少,事儿多,责任大。用个正规一点的词说,叫做责权利不对等,既没有政治待遇,也没有经济待遇。

想让班主任变成香饽饽,首先要让班主任吃到香饽饽,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提高班主任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比如,在职务提拔时,规定担任学校的中层领导需要多少年的班主任经历,担任副校长、校长乃至教育局长需要多少年班主任经历,那么,有志于在教育领域干出一番事业的教师,就会勇于担任班主任工作。

同时,提高班主任津贴,达到人们普遍期待的工资收入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多,使班主任的付出能够得到较多的物质回报,也能够增加班主任这一工作岗位的吸引力。

现在国内一些名校,有的就在采用这样的管理模式。学校的中层领导乃至校级领导,大部分是“教而优则仕”,班主任的经济收入也明显高于普通教师。

在这样的学校,不但不会出现没有人愿意当班主任的情形,而且想当班主任还需要竞争上岗,择优使用。这些学校的大部分校领导,也都会继续担任班主任,不脱离一线教学。

反观很多学校,却是班主任干得越好,越是一辈子都固定在班主任的岗位上,不会教课、不会管理学生的老师却当上了领导。这样,当然教师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

其实真正懂教育的,不是专家学者,不是校长局长,而是那些天天和学生打交道的班主任。至少,在中小学是如此。没有在第一线呆过,没有亲身管理过学生,说得天花乱坠也是纸上谈兵,也只是外行领导内行。

重视班主任这一群体,提高他们的待遇,让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去担任班主任工作,才是符合教育规律之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