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佳原创】吴祖光与新凤霞:爱是天时地利的人和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1951年,吴祖光与新凤霞,喜结良缘。
一方才子,一位佳人,
珠联璧合,花好月圆。
这是传统文化中,描述的美好生活。
可在祖光、凤霞身上,一切并不那么简单……
一
凤霞,在天津南市贫民区长大。
父母都是受苦人,不认字,一家人靠着父亲卖糖葫芦的微薄收入为生,家中连一件完整的家具都没有。
因为家贫,凤霞六岁开始跟堂姐学戏,从没进过学堂。
看着有钱人家的同龄小孩,背着书包上学,凤霞特难受。
而她,只有早起练功、喊嗓子的份儿。
凤霞,打心眼里羡慕那些有文化的人。
凤霞十一二岁,开始唱戏了。
因为不识字,跑瞎路,找人不认识门牌号,买东西不认字号牌匾,特苦恼。
更苦恼的,是接近不了有文化的人,在后台会写对联会写封信的人,就算是圣人了。
就这样,还对凤霞这样的小女孩盛气凌人,爱搭不理。
但凤霞,一直存有一颗学文化的心。
1949年,她来到北京,在天桥万胜轩小戏园子唱戏。
之后,在天安门广场,扭着秧歌迎接解放。
为配合、宣传《新婚姻法》,推出评剧《刘巧儿》。
三天不喝茶,不能不看新凤霞。
前门大街,处处都是刘巧儿。
从此,凤霞家喻户晓。
二
一家有女百家求。
刘巧儿都自己找婆家了,凤霞也到了抛绣球的年纪。
凤霞的主管领导,是李伯钊,她关心着凤霞的终身大事。
李伯钊,何许人也?
知道李的人,也许不多;
但其丈夫杨尚昆,可谓大名鼎鼎,官至中央办公厅主任。
李为凤霞精心挑选的人,大都是革命干部。
这与凤霞心中的目标,不符。
别看她年轻,但很有主心骨——
我是一个没有文化的戏曲演员,我只想找一个文化人,一个能真正帮助我提高的人……
想要认识更好的人,就需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刘巧儿的一炮走红,相继让凤霞结识了老舍、侯仁之、吴组缃等先生。
尤其,在与老舍先生交往中,凤霞特感无拘无束。
凤霞的单纯、明快,也让老舍先生会心一笑。
同时,他也关心着凤霞的终身大事。
一次,说起单身作家的朋友,有一个名字,如同一枚石子,投入凤霞的心湖。
电影《莫负青春》中的两首歌,凤霞耳熟能详。
演出中只要加上一段,立刻招来满堂彩。
歌曲的作词,就是那位单身作家吴祖光。
于是,凤霞变着法儿,从老舍那里了解吴的家世、人品及作品。
同时,凤霞也有意跟着老舍,一同出席相关场合,只为见到心中的那个他——吴祖光。
老舍先生,何等眼力?
一来二去,他也知道凤霞的心思了。
三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终于,在北京东城霞公府文艺处楼上会议室,一位青年人发言。
个头不高,浓眉大眼、细皮嫩肉、高高的鼻梁,
满头黑发,还有点卷花,那么自然秀美,
身穿着浅灰色布列宁制服,声音洪亮,语言风趣,
标准的北京话,亲切质朴,不时引起一阵阵掌声,
会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他,就是凤霞心中的男神,吴祖光。
吴父吴景渊,饱学之士,兼擅诗文书画刻印的文人雅士,故宫博物院创始人之一。
会场休息,老舍先生介绍两人相识。
凤霞话中有话——
您好,我还以为您是老头子,那就应当叫叔叔了,现在我不叫了。
凤霞请祖光看戏,祖光答应了,并随便蹲在凤霞坐的沙发前,两人说话。
霎时,凤霞就被祖光和蔼可亲的态度,吸引住了……
凤霞心中的彩球,抛给了祖光。
此番心意,如何让祖光知道,又让凤霞犯难了。
请人带话?
不行。
男追女,天经地义;女追男,百转千回。
凤霞心道:传来说去,我怪丢人。再说吴祖光是作家名人,他要是嫌烦看不起我,认为我是轻浮的旧艺人,可太冤了。
怎么办呢?
有记者老沙、徐琮等人,常来给凤霞照相。
相熟之下,凤霞故意请他们帮她介绍,如此标准的男士——
他必须有学问,会写文章,还会写剧本,能写话剧,又能写戏曲、写电影剧本,还会当导演,他不许摆架子,不能打人欺负人。
更妙的是,年龄限制在三十三四岁,并说太小了不懂事,太大了没趣味。
老沙直言:凤霞小妹,条件太苛刻了。
凤霞倒是兵来将挡——
就这样,姜太公钓鱼嘛,愿者就上钩,一点都不能迁就了……
热情的老沙,向外宣传,朋友圈很多人都知道了,也成了笑料。
只有那个祖光,好像不知道。
四
好在,机会总是有的。
祖光应约,为《新观察》杂志,采访凤霞。
两人相谈甚欢,祖光称赞凤霞直爽,
并称稿写出后,请她看看,以作修改。
此时的凤霞,非常难为情——
我不认字,看不下来……
两人道别,祖光的身影,驻在了凤霞心中。
全国青联代表大会召开,指定凤霞发言。
实在为难,第一时间,凤霞想到祖光。
电话中,她请吴来家细谈。
如约而至,凤霞好感动。
一个说,一个记,祖光答应,第二天来送稿子。
这里,还有一个前缀。
凤霞突然来电找祖光,祖光不知吉凶,临走前交待住在一起的黄苗子——
我现在就得走,是新凤霞叫我马上去她家,吉凶祸福全不知道,如在11点我还没有回来,你们到虎坊桥大街……新凤霞家找我。如果出了事,你就想办法救我;如出大事了,请打电话给上海我家……
苗子笑着说——
好事。我听老沙说,她要找个对象,必须是编剧导演,还得三十四岁,这不就是你吗?新凤霞打彩球了,你是应选接彩球去的,被选中了。
此时的祖光,应该有点明白了。
第二天,祖光稿子写好,口传心授,指导着凤霞……
机会不容错过,了解了,看中了,就当决定。
凤霞鼓足勇气,面对祖光——
我想跟你……说句心里话行吗?”
说吧!
我想跟你结婚,你愿意不愿意?
祖光,一点精神准备都没有。
站起来,停了一会儿,像大姑娘一样,脸轰的红了!
小声说——
我得考虑考虑!
这下,伤了凤霞自尊心,自言自语——
唉!我真没有想到,这像一盆冷水从头倒下来呀!是我没能看准了人。
此时的祖光,用很有分量的语气说——
我得向你一生负责!
他的慎重,使凤霞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婚姻大事,只可巧遇,不可强求。
凤霞当面锣,对面鼓,开门见山。
她的直爽勇敢,祖光很为钦佩——
我追求文化,我要认字,我要求学知识,我太幼稚了,我要提高艺术素质。
凤霞的感情,是真挚的。
五
无风不起浪。
一个世家子弟,才高八斗;
一个民间艺人,倾国倾城。
两人谈恋爱,不会一帆风顺。
好心人说好话——
天生的一对,新凤霞应当嫁给吴祖光这样的忠厚人,她是受苦出身的人啊!
刻薄人说风凉话——
吴祖光是香港来的洋派导演,什么都见过,玩过;新凤霞是民间艺人,没文化,非受骗不可……
婚礼,在北京南河沿政协文化俱乐部举行。
老舍、欧阳予倩、阳翰笙、赵丹夫妇、郭沫若夫妇、洪深、唐大郎,还有说书的,说相声的,杂耍、摔跤、变戏法的……
鸡尾酒会,自助餐,热闹非常。
生活的滋味,只有自己亲自品尝,才知甘苦。
婚后的凤霞,开始看书学文化。
从白话小说到中外名著,从现代到古典,从浅入深,
祖光像老师一样,要求她写日记,写创作笔记,写读书心得。
此外,祖光把凤霞的父母、弟弟妹妹们,从天津接到北京,安排他们的生活。
多年后,凤霞的手足们还感激着——
父母没有文化,姐夫像父亲一样,一个个把我们拉扯大了,他担负了我们全家人的重任啊!
与能提高你的人为伍,他的出现,会使你变得更优秀。
凤霞深感丈夫的帮助,一说就是她最需要的。
祖光请来好友盛家伦,为凤霞上课,教她乐理知识、如何科学发声,运用声带弹力、穿透力。
凤霞深知,自己的演唱,比起从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大会。
祖光鼓励凤霞——
作为一个演员,特别是戏曲演员,应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成为多面手,定型的演员最可怕。
你年轻正是创造的时候,还是出新胆大走难路为好。
凤霞本工是花旦,这次决定以青衣唱功戏《和睦家庭》,参加汇演。
服装、头面,祖光一一过问。
于是,凤霞的舞台装扮,清秀淡雅。
此次汇演,凤霞得了一等奖,是最年轻的一位。
凤霞感慨——
我的幸福,只有解放以后才能得到。
如果在解放前,祖光是著名作家,我是天桥小戏园子的民间艺人,不认字,没知识,我们也绝对碰不上面,他也没有机会看见我、和我结为夫妻的。
本不该有任何交集的两人,成为夫妻。
但凤霞忘了,缘分天定。
爱是天时地利的人和。
只是人生,既有明媚的春光,热情的夏,还会有秋天的泥泞,冬天的雪。
自此,祖光凤霞牵手,写就了一部传奇。
《花为媒》改编自古典名著《聊斋志异》,是评剧经典剧目。舞台艺术片《花为媒》由著名剧作家吴祖光改编,1963年拍摄,新凤霞、赵丽蓉等主演。
新凤霞 赵丽蓉《报花名》
新凤霞 李忆兰《洞房》
人生,既有明媚的春光,热情的夏,还会有秋天的泥泞,冬天的雪。
本文由佳易博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