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就是生产力——一袋垃圾的启示

关系就是生产力——一袋垃圾的启示

作者:李广生

通往地下车库的楼道里,有人丢下一袋垃圾,明显是业主家里的厨余垃圾,隐约可见剩菜剩饭。两天了,也没人清理。垃圾桶在一层楼口对面的路边,早晨下楼,顺便带上垃圾,出楼门,扔到垃圾桶里,还算是方便。开车上班的人就麻烦了,扔完垃圾,再次打开门禁,进入一层,乘坐电梯,前往地下车库,很折腾人。如果从外面,也就是地下车库的出口进,一是绕远,二是危险。这个把垃圾袋扔在这里的人,估计是开车上班的人,或是急着出门,或是嫌麻烦,就把垃圾丢在这里。

为什么没有及时清理呢?

第三天,又一个垃圾袋,扔在这里,两个垃圾袋周围,出现一些烟头。有人会在车库抽烟,比如我,点一颗烟下楼,进入车库,烟差不多抽完,烟头扔在哪里,是个问题。车库打扫的很干净,烟头丢在地上,太显眼,不好意思。有一次,我就随手丢在地上,自己都看不过去,又捡了起来。两个垃圾袋摆在那里,似乎是暗示人们,这里可以丢烟头,也暗示人们可以丢垃圾。今天是两个垃圾袋,明天可能是三个,后天可能就变成垃圾堆。这是破窗效应。

我觉得这有研究价值,找到清洁工,向她指出问题的危险性。我以为她会听我的提醒,及时清理垃圾,没想到,她的一番话,让我发现事情还挺复杂。

清洁工说:“第一,不是我的职责,我只负责清扫公共区域的垃圾,业主自家的垃圾要装袋放到垃圾桶里,业主没有放到垃圾桶,是业主没有履行责任,不是我的责任。”有道理吗,似乎有点道理,又似乎不很充分。但业主违规在先,是肯定的,毫无争议。

“第二,不能惯这臭毛病,这次清理了,下次还扔,业主会理所应当的认为,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她的担心是不是多余的?不是,确实发生过这种情况。

她告诉我,有人把垃圾放在门口,自己在打扫楼道的时候,给收走了。业主不但不表示感谢,反而认为这是保洁员的职责,每次都把垃圾放在门口,还质问她为什么不及时打扫。直到自己不管了,任由垃圾堆在家门口,业主才自己把垃圾放到楼下垃圾桶。

“臭毛病越惯越多!”清洁工愤愤的说。

我告诉她,如果不清理,这里肯定变成垃圾堆,事态严重了,还是你的责任。她告诉我,今天清理了,每天还会有人扔,无形中增加一份工作量。到底要不要清理?还真是个难题。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我设计了现场访谈,针对业主的。为了引导他们全面看待问题,我让扔垃圾的业主和扫垃圾的保洁员同时出现在问题情境中。我站在楼道,装作偶遇,跟过来的人搭讪。我说:“这是怎么回事,谁扔的,怎么没人管?”请大家注意,我既不是强调“谁扔的”,也不是强调“没人管”,让它们并列出现,以免对采访对象造成误导。又怕它们的先后顺序影响采访对象的判断,还变换问法,把“没人管”放在“谁扔的”前面。这样问:“怎么回事,怎么没人管,谁扔的?”

采访的结果如我所料(做科研的人都知道,调研之前都有个假设),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都关注“没人管”这件事(其实没采访几个人,怕大家以为我有病,所以数据可能不足以说明问题)。“交那么多物业费,也不知道他们都干嘛了。越来越懒!”业主愤愤的说。

双方都是愤愤的,业主说“保洁越来越懒”,保洁说“业主臭毛病越来越多”。小小的一个垃圾袋,折射出两个群体的隔膜和对立。

最开始关注到这个现象时,我试图从管理学上进行分析。年轻的时候着迷过管理学,读了一堆书,模模糊糊的记住一些名词和原理。现在发现,这不仅是管理问题,社会学的价值更大。我们可以改善管理,但能够改善关系吗?而关系改善了,会自动修复管理上的漏洞。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以前的住户叫“居民”,现在叫“业主”。这一名称的变化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学要素。“业主”强调的是权利,是物权,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其他权益。因此,业主维权越来越普遍,维权过程中发生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居民”强调的是关系,共同居住、生活的关系。所以,居民时代调节邻里关系是难题。新建的住宅小区,基本上不存在邻里关系的问题,业主维权倒是此起彼伏。维权的时候大家结成联盟,结束后立即形同陌路。老旧住宅小区,情况正好相反,不仅邻里和睦、彼此熟悉,就连负责保洁的工人,都和住户形成了朋友关系。

乡村也开始引入公共卫生管理机制。比如我的老家,村里安排了专门的人,每天定时把各家的垃圾收走,村口建有垃圾站。负责清理垃圾的人,是我的邻居,我叫她大嫂子。收完垃圾,她就坐在街上,跟大家一起唠家常,关系非常亲近。没有人因为她没有及时清理而埋怨,她也不会因为别人乱扔而抱怨。他们往往采取直接交流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不把不满积在心里。更多的时候,他们相互包容,相互体谅,而且相互帮忙。但是,如果她不干了,下一代负责此项工作的人,能够和大家维持这么好的关系吗,我不敢保证。如果村里决定把这项工作外包,也就是购买服务,那我敢保证,关系一定恶化。

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提高了效率,但破坏了关系,危机随时可能出现。业主维权是这个社会的一个缩影,而不仅仅是权益问题。

大家知道,我最后一定要绕到教育上。提醒各位校长,一定要关注对关系的管理。当你的工作遇到难题,也许并不是它有多么难,而是关系出了问题。你有没有意识到,在你的学校里,不同群体的教师之间,可能存在隔阂,甚至对立?责任虽然明确、制度虽然完善,但总有问题冒出来,这是什么原因?进一步明确责任、进一步完善制度,你还会发现管理成为巨大的负担,管的越细漏洞越多。在你的学校,如果突然冒出一袋“垃圾”,建议你不仅要关注问题,更要关注关系,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改善关系。

班主任、任课教师,就不需要关注关系了吗?实话告诉你吧,你本人就是关系,而且你也在关系的包围之中。不相信吗?那我问你,孩子不完成作业,是谁的责任?这件小事中不仅包括师生关系,还包括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家庭中、生活中,关系的作用更加明显。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一个人发展的关键因素。你的孩子为什么脾气暴躁、性格乖张,不是孩子的问题,是你们夫妻关系出了问题。古人说家和万事兴,是可以进行科学解释的。

关系就是生产力,但我不希望你把它理解为拉关系。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