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生

文化创生

/江一

要将一件事情做到文化境界,必须有相当长度光阴的凝视与思考,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反复的实践和研究。至于说这样的光阴有多长,那要看个人能力和造化了。只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度过这段光阴后,新的文化就得以创生了。

这里的文化不是静态储存的文化,而是指一种被优化的经验,或者说一种思维、方法,甚至是思想。当下新时代,国内外各种信息都在表明我们又面临着百年来的一大变局,国际形势在变化,知识体系在变化,思想价值在变化,竞争模式在变化,学习方向在变化,应用角度在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文化的创生,我们需要文化创生的能力与方法。

在同样的意义上,文化传承与文化创生同样重要。而在实际中,我们往往看重文化传承,而轻视甚至忽略了文化创生。比如,我们写文章、教文章,总是惯于从之前的文章中汲取养分,比如词语、句式、思路、思想等,这些文章之前来自书籍,如今信息发达了,如今主要来自于网络了,有的家长说孩子在写作文时,先在网上查一查相同主题或题目下的文章,然后再写,这就是学生学习写文章的方法。而学校教文章的方法呢,大致如此,无非是给出一些好的文章,总结出一些通用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写,学生中有了好文章便是成功了,讲评也有了抓手,如果学生中没有好文章,那就比较麻烦,甚至会不了了之。

对于从前人文章中学习写文章和当下的教文章之法,我并不反对,而是觉得我们可以做的更好。传承经典是没有错误的,但重要的是要有所鉴别,有所归类,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任由学生去发挥。当然,不是不让学生去发挥,而是说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而这里就必须问老师的指导呢,仅仅是点出范文的思路吗,我觉得还应该有更深的东西。这样,我的思考也逐渐深入而明确了。

2019年2月25日,2019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闭幕,成绩随之揭晓:美国代表队获三块金牌,俄罗斯代表队获两块金牌,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以及波兰代表队各获得一块金牌。中国代表队排名第六,选手最好成绩为第15名。由于中国队在过去五年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都未获冠军,不少人由此断言:在国际数学竞赛上的“铩羽”和主管部门取消学科竞赛与升学优惠挂钩的政策有关。在比赛失利面前,不少网友开始谴责快乐教育、减负。其认为正是在“减负”和“快乐教育”的呼声下,不仅是奥数,各学科竞赛都被全方面打压。更有网友认为,“减负将阶级差距的分化更为强烈。平民阶级在快乐教育之下,满足于每天课上的知识,下课就尽情玩耍。但重视教育的精英阶层,会给孩子增加各种课程,以弥补减负令下空出的时间。”在今天,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快乐教育和减负?

对于这样一个可热可冷的话题,我认为它的本质,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其话题核心是快乐教育和减负,这不仅是数学,语文也是如此的。对此,我认为教育本来就是快乐的,如果不快乐,那是我们做教育的方式出了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的快乐不是浅薄的快乐,不是无作为的快乐,而是成长的快乐,而是有作为的快乐。孩子在教育中,可以没有玩耍,可以没有笑声,甚至有紧张,有眼泪,但如果他的生命成长了,他的思想发展了,这也是快乐的,这是真正的快乐。而这种快乐确实与减负相关,不过我认为对减负要有正确认知。当下的新课改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思之下,我觉得要对减负有准确、深刻全面的认知。比如对于减负的内容,我认为是减少记忆性、静止性知识学习的负担,增加思维性、发展性知识学习的负担,而这一减一增,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增加了知识学习的丰富度、应用度,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和流程。再者,对于减负的对象,我认为主要减的是学生,减少记忆性、低端型知识的学习时间,从而空出时间来学习思维性、发展性知识。与此同时,就要给教师增负,教师要刻苦学习、艰辛钻研,弄清楚什么是思维性、发展性知识,它与记忆性、静止性知识的不同之处,并设计出思维性、发展性知识学习的方法与模式。这一过程也就是前文所说的文化的创生。所以,快乐教育和减负并不是不对,而是要透彻的理解,不可片面、静止、绝对的看待。

因此,在当下,从实际的形式出发,我并不是反对从以前的文章中学习写文章,而是觉得,我们还应该有另一条道路,探索新的文章写法,真正改良我们的写作教学方式,让老师在学生的写作中不再缺位,而是让学生的写作过程和结果体现出老师的智慧。这就是写作文化的创生,可以看出,文化创生的沃土是当下的实际情况,看清楚,不回避,想办法,克难关,这是文化创生的必经之路。

读书与写作是与灵魂最近的活动,也基于此,它们被冠以高贵的美名。“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很喜欢这句话,我认为读书与写作的教育应该走向个性化,而不是整齐划一。最重要的不是最终的结论,而是体验的过程。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用思维来教阅读和写作是不妥的,而应该用思想来教。因为思维是后知后觉的分析与总结,仅仅知道结果不见得知道如何完成过程。而思想不同,凭借思想,我们可以经历不同的过程,体会各样的思维。

天地只有一个,它们是我们的,又是每个人的,只是每个人对它们理解与使用不同罢了。漫长的冬走了,春来了,春里可以长出新的天地。那么为什么不能长出新的知识与智慧呢,为什么我们的学习只是看别人怎么说怎么做呢,自己不可以创造新的天地吗。东风里,繁花下,我要静待文化的创生。

江一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编剧,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