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自家人的好县长
咱们自家人的好县长
一一记原孝义县副县长郭云鹤同志二、三事
郭云鹤,生于1913年农历11月26日,卒于1995年,享年82岁。她于1938年2月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介休县长、山西省科学分院人事行政处副处长、孝义县副县长、晋东南地区粮食局局长等职。1983年离休后享受厅级待遇。
她在孝义工作期间,把一颗心操在群众身上,大家说她是“咱们自家人的好县长”。1963年,她刚到孝义任副县长的一天,有一位左手残疾的小伙子叩响了她办公室的门,她热情地接待了他。他出示了有关证件,他父亲原是参加“牺盟会”决死队的,1945年5月在他出生二十天后,被阎匪军杀害了。他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去年高考落榜后回到农村,因手是残疾,不能劳动,生活越来越艰难。是亲朋好友劝他来找政府的,本来他想咱一无钱,二无靠山,恐怕找也是白搭。但又听说县里来了个女县长,慈祥善良,平易近人,又秉公办事,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找郭云鹤。郭云鹤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当即答应给他找条路。她与教育局联系,说那孩子的父亲为革命卖了命,本人是残疾,不能劳动,但他有文化,当个教员还是可以的。当时孝义教育系统和其他单位一样正在进行人员压缩,但王守明在郭云鹤的大力促成下,仍然荣幸地当上了小学教师。这件事在县里反响很大,广大群众对有这样的好领导赞不绝口。
有一次,郭云鹤听说烈士子弟魏思荣的母亲改嫁后生活无着落,她便与民政局、劳动局联系,并说:“烈士的后代就是我们的后代,我们不管,谁管?”按照她的安排,有关单位给魏思荣在经济上救济的同时,招他到拖拉机站当了工人。不久,郭云鹤还让同志们给魏思荣找下对象,先后三次从民政局给批了500元钱办婚事。结婚那天,她还当了主婚人。结婚后她还是不放心,为使他们有个安定和睦的家庭生活,给仍是农民的爱人也招工安排到商业局上了班。以后小两口感谢她情深如母的关怀,隔段时间就领着孩子来看“奶奶”。每次登门,郭云鹤总是问寒问暖,问他们“能不能生活了”,“有什么困难就来告我”,走时还常给他们带些东西。
1964年的一天,郭云鹤在县政府机关开会中,她代正在忙碌的民政局长张统计接了个家属从柱濮公社打来的电话,家人说孩子病危,要他父亲马上回家。她将此情况告诉张局长后,张局长犯愁地说,天已快黑了,交通又不方便,明天再回吧。郭云鹤说孩子的病不能等,执意要让他马上回去。就在说话中,车和医生都已来了。这位张局长才知道,郭云鹤接到电话后,就立即安排政府秘书联系了邮电局的三轮摩托车(当时是孝义县级单位唯一的一辆车)和人民医院的一名大夫。张局长感动地眼含热泪乘车即归。回去后小孩病得很重,打上针也不动一下,张局长感到小生命没有希望了。大夫提出让车马上回县医院拿两袋氧气来试试看,到第二天天刚亮时氧气拿来了,经医生多方抢救,孩子苏醒了,得救了。张局长以后的工作更加百倍努力,他说否则就对不起郭副县长的关心。
郭云鹤热情帮助别人,自已在生活上从不搞特殊。在上班期间,她基本上都是吃住在机关,但从不吃小灶,而是和普通干部一样吃大灶饭。亲朋好友来看望她,也是在大灶门口排队买饭。她经常因写材料、开会熬到深夜,通讯员要让炊事员给做点夜宵,她坚决不让。她家在机关宿舍住,每月都要在工资中扣除房费、水费、电费。后来,她孩子们长大了,多住了一间房子。冬天生炉子也是她自己买炭。但她从不占国家的便宜,而且每逢佳节都要给炊事员送礼品。开始炊事员们不要,她说:“我的孩子们在灶上吃饭,给你们增添了不少麻烦,这是我的一片心意,请你们一定收下,否则我心里过意不去,炊事员们只好收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郭云鹤对别人尽力给予帮助和照顾,但对自己的子女和亲属却无暇顾及。她的五个子女,建国后参加工作的三个,都是国家公开招工考试被录取的,没有一个是她利用职权安排的,有两个儿女到退休还是以工代干。她的一个亲弟弟在农村。她当县长后,她弟弟曾多次找她,想让给安排个工作,但她一直没有开这个绿灯,只是从经济上、物质上给予帮助。她的这个亲弟弟到死也是农民。
1984年,郭云鹤离休后住到孝义市休干所,发现离休干部孙兆玉,身患瘫痪,几个子女都是普通工人,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老孙解放前身经百战,杀敌勇敢,多处受伤,可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如此家境没人过问。郭云鹤看到这里,心里非常难受,尽管自己经常拿些衣物接济,但总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要说她已七十多岁,该是顾及不了“他人瓦上霜”的时候了,但她仍然查政策、找依据、写材料、找县委书记和组织部长反映老孙的情况,请求关心老同志的实际困难。经多次努力,政府救济了孙兆玉,以后每月发给护理费,还将其大儿子媳妇的农民户口转为市民户口,专门护理他父亲的食宿,这件事不仅使孙兆玉全家感激不尽,就连住在休干所的其他老同志们都赞扬郭云鹤老人品德高尚,人老心红,一辈子甘当人民的公仆。
郭云鹤经常关心和接济别人,但她自己的生活却很简朴,不论是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丰衣足食的九十年代,她都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本色,吃喝穿戴都不讲究,直到晚年八十多岁,也没有享受过吃鸡蛋、喝牛奶,保养身体的生活方式。到1995年去世时,她不仅没有大笔存款,而且穿的内衣也是打补丁的。她就是这样一位艰苦朴素、克已奉公、令人敬仰的大好人。
2019.08.05
作者简介:
师道强,桥南文化艺术社社长、孝义古城诗社顾问、汾河曲社顾问。著有长篇小说两部,散文评论集和诗词集各一部。内中作品散见于省、地、市三级报刊杂志。创作作品总字数约一百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