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魔都上海到雪域高原:一个人类学者的成长纪实
博物馆里的人类学“网红”,
青年人类学者张经纬20年田野调查经历合集。
如何认识我们身处的世界?
如何与自己、与世界相处?
从极北漠河到南太平洋岛屿,
从“魔都”上海到雪域高原,
每一次田野,
都是一次认识真实世界的过程,
是直面生活的成长,
是一次与世界的和解。
田野:一个人类学者的成长纪实
从甘南到福建,从大凉山到黑龙江,从极北漠河到南太平洋岛屿,从“魔都”上海到雪域高原,作者曾与赫哲族大爷一起冰上垂钓、买鱼皮衣,在瑶族村寨遇到神秘的师公,在大凉山西苏角河与死神擦肩而过,在新西兰遇到人毛利人赠他美玉……本书是青年人类学者张经纬的田野随笔的集合。作者在一次次的远行中发现,一个地道的上海人和福建闽东山区的居民并无多大差别,与东北制作鱼皮衣的大爷之间也没有本质上的文化差异,甚至和跨越整个太平洋的新西兰岛民之间也不存在天然的文化鸿沟。那些表面上的文化差异,其实只是不同地方的人们应对生活的方式——当生活给人以严酷,人们共同的选择是披甲上阵;当世界给予美好,我们一起享受梦想的美好——这是人与人之间的永恒联结,是不同文化之间“通约”的法则,是每一个平凡人的选择。
作者的“人类学家成长”过程,其实也是每个人的自我成长之路——面对他人与外部环境时,从充满隔阂、碰壁,到主动理解,获得同理心,并在每一次不尽如人意的“田野”中学会坚强与自立,找到与自己、世界和解的方式。
为什么是张经纬?
——张经纬是知名青年人类学者。他毕业于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主要研究人类学、民族史、艺术史,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新趋势。已经出版有《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的人类简史》《与人类学家同行》《从考古发现中国》等多部作品;译有《石器时代经济学》《伊隆戈人的猎头》《二十世纪神话学的四种理论》《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等。他的作品为他获得诸多肯定,2015年,他获得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南方都市报》颁发的首届“华文领读者”书评人奖;2017年,获得中国东南亚研究会“海外东南亚研究译丛”编委会颁发的姚楠翻译奖;2019年,获得中国出版社集团、《经济观察报》颁发“年度好书”奖。
——张经纬的主要工作是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他活跃于各大媒体平台,《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东方早报》《澎湃新闻》平面媒体有他的文章,得到APP、喜马拉雅、知乎专栏也邀请他开专栏。《南方人物周刊》的一篇报导称他为“博物馆里的人类学家网红”:两年前,这位就职于博物馆的青年人类学者、活跃于各大媒体的“红人”,借着国家的文化战略和《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推出《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该书得到知识领域的“超级网红”罗振宇连续三期的推荐。最近,澎湃新闻携手上海博物馆,拍摄五集系列纪录片《魔都与新城》,探寻上海的文化之根与文明之源,张经纬受邀成为节目的学术主持人。
人类学家的田野成长笔记,枯燥吗?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坚这样评价张经纬:年轻一代学者中,最有表达才华的新秀之一。
这是我们幸运。张经纬是一个很好的聊天对象,也是一个很好的书定者。他惯用的手法是摘掉人类学泛滥成灾的各类术语,回归白描。“直叙”却不是“平铺”,总有幽默且有点无厘头式的点评出没于字里行间。所以,这不是一部“研究梳理”或“学术成长史”,而是一部“随笔”,讲述的是人类学家在田野里的故事。
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中)在他的田野
展示人类学成长纪实有什么意义?
其实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不少纪实类文学、源于人类学田野调的书籍、带有人类学视角的研究作品为我们记录(展示)了某种社会现实、文化现象,这样的社会学或人类学者分析,提供了优秀的分析结果,其中优秀者多,更有不少受读者欢迎。人类学的思维方式也慢慢走进大众家、视野,得到更多人的关注。那么,这些优秀分析的结果背后是怎样的思维成长过程?我们要怎样“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人类学家是如何成长的?
这是本书关注的重点。
对于以人类学为业的读者来说,初入田野调查门槛(除非是天才,要不几乎是肯定)会遇到和作者张经纬一样的困惑,或者说困难。例如他在《那个打败我的滨海渔村》里写到的,去福建某“历史文化名村”收集文献资料,却还不如“一名普通游客”的收获多: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其他故事。本书里记录的田野过程几乎没有“一帆风顺”的,反而是一次次的的失望、挫折与失败。读者便这样跟随着作者的脚步,看他一次次失败,然后从上一次失败中成长,最后变得从容与自信。所以,本书要告诉人类学初学者,如何在做田野时做到心“沉”则灵。
福建泉州关帝庙
人类学专业之外的读者能从一个人类学者的成长纪实中获得什么?
其实,每一个合格的人类学者的田野成长过程,不只是人类学田野调查技能成长的过程,更多的是对世界、自我、他人认识的成熟过程。这是本书所要传达的更重要的价值:
思考每个成长中的自我
作者的“田野成长”过程,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成熟——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与形形色色的人相处,最开始总是更多地关注自己的需求,在沟通中总会碰壁,总会遇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慢慢地,作者在一次一次田野认识到自己的需求同外在环境的关系,进而学会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与他人共情。这一切都是在与真实生活的交锋中学会的,是成长的过程。
思考每个人与自己所处的环境的关系作者在记录自己的成长之旅,同时记录的是一次次“行走”中的真实的生活与日常。他带着人类学的思考记录现实中的普通人(摘掉“游记”中滤镜的普通人)的生活。所以,这不是营销号和网红为我们展示的世界,这是一个真实的人看到的真实的世界:有“冒险”但不“猎奇”。所以,作者所到之处能看到很多“不同”的事,甚至很多“奇怪”的事,会引发很多“思考”。他发现:不同的文化之间总有共通的法则:
最终我们发现,那些表面上的文化差异,其实只是不同地方的人们应对生活的方法——当生活给人以严酷,人们共同的选择是披甲上阵;当世界给予美好,我们一起享受美好,这是不同文化之间“通约”的法则,是每一个平凡人的选择。是人与人之间的永恒联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