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回老家寻找亲人,竟发现老母亲在沿街乞讨

历史客栈之前介绍过开国上将李聚奎,在红军长征时担任红1师师长,是长征开路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顺便消灭土匪,为红军大部队的顺利长征立下头功。

其实,在红1师的前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红1军团侦查科,负责搜集前方情报,确保红军顺利前进。

今天要介绍的,就是时任侦查科科长的刘忠将军。

刘忠1906年生于福建上杭县,可不要小看这个上杭县,当年被毛主席誉为“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革命氛围非常浓厚,著名的古田会议,就在上杭县召开的。

刘忠是家中独子,这在那个年代是非常少见的,因此,父母对他看管比较严,直到23岁才出来参加了红军。

红军长征时,刘忠突然接到命令,去红1军团司令部报到,接待他的是大名鼎鼎的左权将军,时任红1军团参谋长。

左权告诉他,军委任命他为红1军团司令部侦查科科长,主要任务包括侦查敌情、绘制行军地图、抓获俘虏等等。刘忠当时都傻了,自己从来没干过这样的事,长征这么大的行动,自己哪儿能胜任?万一出了差错,恐怕整个红军都要受牵累!

但革命军人要的就是这个气魄,只要给我这个任务,就是上刀山下油锅,也绝对在所不辞!因此,刘忠火线上任,开始了为红军长征开路的传奇历程。

事实证明,刘忠当这个侦查科科长是合格的,让红军大部队少走了很多弯路,连朱老总都郑重地向他表示感谢。刘忠后来回忆说,那次朱老总把他的手都握疼了。

刘忠不光是擅长侦查,带兵打仗也同样是一把好手,抗战时期,刘忠担任过晋冀鲁豫军区386旅旅长,参加过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又担任太岳军区司令、华北军区第15纵队司令。

以这样的资历和功勋,授上将军衔也是受之无愧的,但刘忠只接受了中将军衔,拒绝了上级部门帮他做的申请。

刘忠一生低调,即使是对自己的家人,也很少提那些光辉岁月,如果不是刘忠的女儿意外发现了父亲的一个笔记本,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可能就无人知晓了。

离休后,刘忠将军给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捐赠了一本“抗大笔记本”。刘忠的女儿听说后,要来了复印件,发现了一个父亲从来没对他们说过的重大秘密。

(图:刘忠将军的女儿刘蒨)

原来,刘忠并非只有6个子女,而是11个,比如刘正安,生于1938年,1941年夭折于砖壁野战医院,还有刘兴安,生于1939年,刘青漳生于1942年,刘青安生于1944年……

刘正安原本是可以活下来的,可刘忠却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的孩子。那是1941年,抗三团会计甄子明、李金雪夫妇刚生下一个儿子甄怀志,这本来和刘忠没有关系,但甄子明夫妇要上前线,甄怀志谁来照顾呢?刘忠听说后,就把小怀志接过来抚养。

抗日年代生活水平非常差,刘忠和夫人伍兰英为了让甄子明在前线安心,把自己儿子刘正安的伙食分给了甄怀志。甄怀志慢慢长大,而刘正安却因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不幸夭折。

另外,刘忠还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是关于他的母亲。

刘忠5岁时,父亲就得了病,母亲为了养家,到山上砍柴,换来一家人的生活费。刘忠参加革命时,母亲很支持他,说穷人就要给穷人办事。而当红军被迫撤离苏区时,母亲留在闽西,遭到地主还乡团“反攻倒算”,生死不知。

刘忠自从离开家乡后,再也没有母亲的消息。直到1950年,刘忠才派自己的警卫员李永海回闽西打探家人的消息。

李永海来到上杭,准备通过公安局找人,就在他准备问路的时候,在路边发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正捧着一个破碗在乞讨。李永海一问不要紧,竟然发现这个老太太就是刘忠失散多年的老母亲!

老太太本来以为儿子已经战死多年,没想到竟然还活着,还是共产党的“大官”,老人一激动,晕倒在地。

刘忠知道后,哭成了泪人,立即把老母亲接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倾心照料,不管多忙,每天都要陪母亲说会儿话。但老人在城里住不惯,坚持要回老家,刘忠便每月给老母亲寄生活费。

1963年9月,老母亲病逝,刘忠因忙于工作,没时间回去,只能在北京向着南方鞠了三个躬,表达对母亲的哀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