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药新用抗击新冠肺炎:全军覆没

就在几个小时前,北京时间10月16日上午七点,世卫组织公布了名为Solidarity(意为团结)的全球性临床试验的结果。试验发现,四个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老药”——瑞德西韦、羟氯喹、洛匹那韦和干扰素——在临床试验中全体折戟:它们既不能降低死亡率、重症率,也无法减少住院时间。

从3月22日到10月4日,WHO发起的这一项研究在30个国家、405家医院里总共收治了11,266名新冠肺炎患者。所有患者被随机分到了五个治疗组之一:瑞德西韦组2750人,羟氯喹组954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1441人、干扰素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651人,干扰素单药组1412人,常规疗法组4088人。

这项研究中,共有1253人去世;28天的总体病死率为12%。如果把所有患者按照参与研究的时机分组,开始用药时已经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显然病情较重,他们的病死率高达39%,排除这些危重症患者后,其他人病死率是10%。

病死率那么高,是不是因为患者不听医生话,吃药吃个几天,看着没效果(或者像懂王那样,看着自己没症状了)就自行停药呢?

以瑞德西韦为例,总疗程长达十天,用药后第五天还在继续服药的患者多达96%。作为一项涉及数万人的临床研究,这样的执行(行话叫做患者用药依从性)可以说是非常到位的;研究质量也是相当之高,这一点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尤其不容易。

刚刚已经说了,这四个药集体失败了。它们的疗效究竟是什么样的?差到什么程度?再以瑞德西韦为例。

瑞德西韦和对照组的死亡率对比

图中红蓝两条线分别是瑞德西韦和对照组。横坐标是使用药物的时间,总共观察28天;纵坐标是病死率;由图可见,在一个月内,瑞德西韦和对照组毫无差别——既不会降低病死率,也不会让病死的速度减缓。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早期,瑞德西韦一度被全世界人民寄予厚望。中国武汉的瑞德西韦临床研究中,研究者认为,该药对新冠肺炎很有可能没啥用处;但是该研究由于中国疫情控制得到,找不到足够的新冠阳性患者而早早停止,所以研究无法给出确定性结论,只能用“可能”、“大概”之类的词汇来总结。

美国国立卫生院NIH组织的瑞德西韦临床研究(ACTT-1)中囊括了约1000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136人去世;他们认为,瑞德西韦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在中美的上述两项临床试验先后公布结果之时,很多人都在猜测,面对两个相反的结论,真相究竟如何。本次研究为这一争论画上了句号。世卫组织不光对本次研究的上万人数据分析,还对过去所有四项瑞德西韦临床试验的数据进行汇总,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meta-analysis)。

瑞德西韦治疗新冠肺炎的荟萃分析结果

简单来讲,这项荟萃分析就是把之前四项临床试验的所有使用瑞德西韦或是对照药的患者按照病情进行细分,将每个研究的轻症和重症病例数和死亡人数相加,得到轻重症各自病死率和总体病死率。结论是,这个药物对于抗击新冠病毒无效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网站上再看了一眼全球的病例统计。从疫情爆发至今,全球已经有3900多万人感染了新冠肺炎,近110万人因病去世。

如今,WHO的研究证明老药新用根本不可行;而抗击新冠的新药还在研发过程中,能否有效还是个未知数;预防新冠的疫苗频频出现负面新闻,而中国以外,全球各地的病例数在最近这几个星期屡创新高……

凛冬将至,不知人类究竟需要多久才能打赢这场大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