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与茶的情色缠绵

在中国,竹子与梅、兰、菊被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它以其中空、有节、挺拔的特性历来为中国人所称道,成为中国人所推崇的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等美德的生动写照。

竹子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中国人对竹子有着特殊的感情,把竹子看成谦谦君子,有“绿卿”之称。

中国的文人里面,在晋朝七个了不起的文学家,称之为"竹林七贤",因为这七个贤人是在竹林里面的,用竹林来反映七个文人的人品,又用七个人的文采来附丽在竹子身上,人文同自然相互映照。

说到竹子,不得不说到郑板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被人们津津乐道。板桥人品如竹:“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洒脱,心气,人品跃然诗中。在《题画竹》中,他总结自己的画竹之法: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

文人与竹,绵绵不尽。

与文人结缘者还有另一植物,那就是南方嘉木—茶。

茶作为一种清香提神的饮料,受到诗人们的欢迎。这有几种原因,一是茶有助于头脑清醒,激发诗兴;二是朋友聚会,啜茗清谈,或者吟诗,也被认为是一件风雅之事。请看诗证: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刘禹锡《酬乐天闲卧见寄》)。

古代诗人与茶叶是结下不解之缘。

白居易喜欢边品茶边吟诗:“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

诗仙李白也是一个评茶行家。曾经写下这样一首诗:“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散芳津,采服涧肌骨。从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苏轼嗜茶成性。有诗云:“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写诗近万首,内容涉及茶的就有近二百首。并且他还谙熟茶的烹饮之道,他总是以自己动手烹茶为乐事,“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煮茶”,“山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名泉不负吾儿意,一掬丁坑手自煎”,“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前”。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以一幅墨竹图而家喻户晓,他也是一个爱茶者,茶是他创作的伴侣,“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 一壶新茗泡松萝”,得到了不知多少文人的共鸣。
曹雪芹也是个品茶好手,在《红楼梦》中,有不少关于茶的妙句, 如写夏夜的:“倦乡佳人幽梦长, 金笼鹦鹉唤茶汤 ”;写秋夜的:“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写冬夜的:“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笔者乃一山野杂工,断不能与文人比肩,在此舞文弄墨,贻笑大方。今日兴发是源自竹与茶本是没有完全必然联系的两种植物,恰恰在浙北的一个县----安吉被有机的自然融合到一起了。一安吉友人知我好色,特意将这两种当地最多也是最著名的植物快递一箱子给我,供提取染料之用。

开炉烹竹,染色,结果与以前做的竹叶实验有些颜色上的差距,难道是品种和地域不同?

再煮白茶,茶香弥漫在整个房间,嗅其香味,与其他茶香截然不同,隐约间竹子的味道若隐若现,提取后的茶汁比其他茶汁略淡,有效果么?接着染色,出现的颜色让我稍有吃惊。原本是竹子染色的绿色,在白茶染色中出现,这是其他茶叶所没有的。而竹叶染色的结果又偏向茶叶染色的结果,两者有互通的倾向。

打电话问安吉友人,回答是:在安吉,茶树与竹林相邻,甚至杂生,同取一方水土营养,共存共生的竹与茶自然有相近的性情特性。

竹子青翠挺直如翩翩少年,茶叶柔美醇香如窈窕淑女,两情相悦,情色缠绵,如歌,如诗,如画。。。。。。

附上竹叶和白茶染色的图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