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寄杜二拾遗》唐·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  唐·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11:10啸天说诗: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

注释
杜二拾遗:即大诗人杜甫。.拾遗:唐代谏官名。
人日:汉族传统节日,时在农历正月初七。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远藩(fān):一作“南蕃”。指南方的遥远地区。
​预:参与。此处是参预朝政之意。
书剑:喻文武。《史记》“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忝: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
​二千石:汉太守官俸二千石
东西南北人:丘曾称“今丘也,东南西北之人也”,指四方奔走。

译文
    人日这天,我给杜甫写一首诗寄到成都草堂,我在这儿怀念你,怀念我们共同的故乡。
    春天到来,柳叶萌芽,梅花盛开,本该令人愉悦,但飘泊异地的游子却被撩动了乡愁。
    当时国家多难,干戈未息,以高适的文才武略,本应参与朝廷大政,建树功业,可是偏偏远离京国,身在南蕃。
    正承百忧千虑而来,身当乱世,作客他乡,今年此时,已是相思不见,明年又在何处,难以预料。
    生活虽困顿,却也闲散自适,不可能知道此时竟辜负了随身的书剑,老于宦途风尘之中。
    这是说自己老迈疲癃之身,辱居刺史之位,国家多事而无所作为,内心有愧于到处飘泊流离的友人。

鉴赏

  此诗是高适在蜀州(崇州市历史悠久,古称州,其建制历史长达4300年,古称:崇庆。)刺史任上寄怀杜甫之作。人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日。杜二,即杜甫。杜甫居成都时,高适与之过从甚密,此诗慰故人思乡之情,发世事难料之叹,抒无所作为之憾。

  全诗每四句一段,共分三段。每段换韵,开头是平声阳韵,中间是仄声御韵,末段是平声真韵。“人日题诗寄草堂”,起句便单刀直入点题。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以岁后第七日为人日。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到了唐代,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此节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遥怜故人思故乡”,“遥怜”的“怜”,正是表示二人感情的字眼,通篇都围绕这“怜”字生发展开。“思故乡”,既是从自己说,也是从杜甫说,满目疮痍的中原,同是他们的故乡。紧接着“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便是这思乡情绪的具体形容。春天到时,柳叶萌芽,梅花盛开,应该是令人愉悦的,但在飘泊异地的游子心中,总是容易撩动乡愁,而使人“不忍见”,一见就“断肠”,感情不能自已了。

  中间四句是诗意的拓展和深化,有不平,有忧郁,又有如大海行舟、随波飘转、不能自主的渺茫与怅惘,感情是复杂的。换用仄声韵,正与内容十分协调。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预”是参与朝政之意。尽管如此,诗人的爱国热忱却未衰减,面对动荡不已的时局,自然是“心怀百忧复千虑”了。当时,不仅安史叛军在中原还很猖獗,即就蜀中局势而言,也并不平静,此诗写后的两三个月,便发生了梓州刺史段子璋的叛乱。这“百忧千虑”,也正是时局艰难的反映。杜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叹我凄凄求友篇,感君郁郁匡时略”,是很深刻地领会到高适这种复杂情思的。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此忧之深,虑之远,更说明国步艰难,有志莫申。深沉的感喟中,隐藏了内心无限的哀痛。

  瞻望未来,深感渺茫,回顾往昔,事难前定。这就自然地逗出了末段。“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诗人早年曾隐身“渔樵”《封丘作》,“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这“愧”的内涵是丰富的,它蕴含着自己匡时无计的孤愤,和对友人处境深挚的关切。这种“愧”,更见得两人交谊之厚,相知之深。

  这首诗,没有华丽夺目的词藻,也没有刻意雕琢的警句,有的只是浑朴自然的语言,发自肺腑的真情流贯全篇。那抑扬变换的音调,很好地传达了起伏跌宕的感情。像这种“直举胸情,匪傍书史”的佳作,可算是汉魏风骨的嗣响。

​附: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杜甫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
迸泪幽吟事如昨。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
叹我凄凄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锦里春光空烂熳,
瑶墀侍臣已冥莫。潇湘水国傍鼋鼍,鄠杜秋天失雕鹗。
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遥拱北辰缠寇盗,
欲倾东海洗乾坤。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文章曹植波澜阔,
服食刘安德业尊。长笛谁能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

​阅读理解
​1.以下对于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思故乡”是说杜甫,也是说诗人,一个“思”字将二人的情感紧密地联结起来。
B.梅花开满枝条,让人空自断肠,这“断肠”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同。
C.诗人身在南蕃,想参预朝政却不能,难免心中百忧又千虑,其忧国情怀于此可见。
D.瞻望未来,深感渺茫,回顾往昔,闲散自适,而今携书佩剑奔走宦途,慷慨豪迈。
​【试题分析】D项是对诗歌后六句的理解。“岂知书剑老风尘”意为“哪里料到书剑飘零终老风尘”,有无奈有愤激。D项认为此句“慷慨豪迈”错误。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诗句含意:自己老迈之身,辱居刺史之位,国家多事而无所作为,内心有愧于到处飘泊流离的友人。
思想感情: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身居高位却匡时无计的孤愤与羞愧;对友人四处奔走、漂泊流离处境的深挚关切。
(最后两句,诗人抒发的情感有不能报国济世无计的愤懑,也有身居刺史却匡时无计,友人漂泊流离而带来的羞愧,还有对友人的关切。愤激、羞愧,关切)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A D)
  A.“人日题诗寄草堂”,首句即点题,“遥怜”的‰冷”即同情怜惜之意,可见二人感情深厚,此句表达出二人身处异地却共有思乡之情。
  B.“柳条弄色…'梅花满枝”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柳叶萌芽、梅花盛开的美好情景,这种景致,却让诗人“不忍见”'空断肠”。
  C.“身在远藩无所预’’中的“预”是“参与”之意,诗人身在遥远的藩镇,无法参与当地的政事,心中自然百忧千虑,可见诗人复杂的情感。
  D.从“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可知诗人与杜甫分隔两地,“空相忆…知何处”是诗人无奈无助的深沉感喟,隐藏着内心的哀痛。
  E.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刻意雕琢的警句,有的只是浑朴自然的语言,发自肺腑的真情流贯全篇,笔力雄健,气势奔放,富于表现力。
(B项,“梅花满枝”没用拟人手法;C项,“无法参与当地的政事”理解有误,应是无法参与朝廷大事;E项,“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赏析有误,非本诗风格。)

​4.此诗画线的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①岁月蹉跎、年华老去的伤感;②辱居高位、无所作为的愧意;③对朋友处境的深挚关切。(须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0)

相关推荐

  • F18杜甫五律《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读记

    杜甫五律<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读记 (小河西) 奉简高三十五使君 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 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 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 天涯喜相见,披豁对吾君. 杜甫经"崔 ...

  • 唐诗解读——高適之《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

  • 大唐盛世里,他的逆袭人生。

    文人自古不论有才无才,都有确信自己怀才不遇的传统.有才的高适亦然. 确信自己怀才不遇文人大多沉沦下僚,抑或布衣终身.怀才不遇的高适的一生却没有遵循文人的套路,他在走向凋敝的盛唐诗坛里,活成了古今罕有的 ...

  • 少年说‖亚亚(143):话剧《杜甫》观后感

    说起诗人,除了李白,你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诗圣杜甫了.这几天,有一部以杜甫为主角的话剧正在演出.我抓住暑假的尾巴去看了一眼.全剧以杜甫的友情为线索,开篇改编了王昌龄.王维和高适故事,把二王改成了李白和杜 ...

  • 《送李侍御赴安西》唐·高适

    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译文] 作为行客面对着飞蓬,手持金鞭指挥着骏马.远行万里之外求取功名 ...

  • 一诗丨唐·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一天一首古诗词 107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译 文 作为行客面对着飞 ...

  • 【夜听】《送李侍御赴安西》唐代,高适

    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代]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作为行客面对着飞蓬,手持 ...

  • 一天一首唐诗: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诗宋词元曲赏读 读诗,读词,赏花,赏月. 43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送李侍御赴安西200304M--唐·高适 陈琅读诗 - 经典唐诗 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 ...

  • 一天一首古诗词: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诗宋词天天读 读诗读词,赏花赏月:每天被诗词相约,做一个雅致的人. 1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送李侍御赴安西200304M--唐·高适 陈琅读诗 - 经典唐诗 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高适 行子对飞蓬, ...

  • 唐诗解读——高適之《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 铁骢:古代骏马青骊. 虏障:抵御少数民族军队入侵的军事屏障. 燕支山:即甘肃焉支山. 太白 ...

  • 唐诗解读——贾至之《送李侍郞赴常州》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解读: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大致意思无非是今日送君而不尽醉,明朝分别两地相望,道路漫漫,以后再也不能象现在这样对饮,语浅情深,法度规矩 ...

  • 《送柴侍御》唐·王昌龄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释 ⑴侍御:官职名. ⑵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 ⑶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⑷两乡:两处,作者喜 ...

  • 千家诗(二百二十)——送郑侍御谪闽中

    送郑侍御谪闽中 高  适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欣赏千家诗的五言律诗部分.今天,我们要来鉴赏的是来自 ...

  • 《送柴侍御》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送柴侍御》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