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你原来还有一个大兄弟!
能将忙事成闲事,不薄今人爱古人。
感谢点击上面篮字,关注公众号老羊铲史
可惜夭折了。
这就是现在仅存遗址的静寄山庄。
1.
天津蓟州北二十五里有盘山,本名四正山,也叫田盘山。
山有五峰,旧称五台,为与山西五台山相区别,被称为东五台。
盘山层峦叠翠,怪石嶙峋,飞瀑流涧,风景绝佳。
唐朝以前,盘山为隐士的乐土,高人云集。佛教盛行后,这里开始大规模的修建佛寺。史料记载,唐太宗、梁太宗、金世宗都曾经豫游于此。
到康熙年间,这里号称有七十二佛寺。
因为盘山是在从北京到清东陵的路上,康熙皇帝去东陵拜谒的时候,要路过这里。他曾四次上山(有说九次),先后赋诗十二首,还给寺庙赐匾、拨款修葺,下谕旨修路......
借出公差去风景名胜地区观光旅游这事儿,对普通公职人员来说是不正之风,但对皇帝来说,就是体察民情。
康熙皇帝到了好玩的地方,不但自己高兴,还给大臣们放假,让他们去旅游。
康熙近臣高士奇回忆:康熙二十年,奉孝庄北幸遵化坐汤,赐游盘山旧事,乃记,“晓行,云气未开,盘山岚翠,缥缈不辨,颇忆去岁暮春,扈从出喜峰口,道经蓟野,赐游竟日。”
2.
好玩的地方谁都爱去,去不成都是有原因,或者没钱,或没时间。
更多的人是没钱,但弘历不是,他是没有时间。
乾隆还是太子的时候,奉旨去东陵路过盘山,因行程太紧无法登临,回来后心痒难捱:
向于雍正年间奉命敬谒景陵,往来蓟野,田盘山色宜人,盖蓄于目,且沃于心矣。
此时,弘历还不是一把手,是当差。
京剧里押解犯人的古代警察(差役)一出场,经常说这样一句话:
为人别当差,当差不自在。
大过节的,凌源监狱跑了两个重刑犯,够让人闹心的。
现在这种监控手段,犯人居然还能越狱?!
现在到处都有监控(天眼),犯人跑了居然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有的地方的监控除了拍摄违章车辆罚款,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也是没谁了。
所以说,当差就要守纪律。
即便如太子,也不能想干啥就干啥。
于是,人们为了自由,都想当一把手,包括刘邦项羽陈胜吴广李自成什么的。
终于,弘历成了乾隆了。
《清史稿》:六年九月,丁卯,上诣东陵,.....壬申,上诣盘山。
赈恤江苏、安徽灾银二百九十万两,再命拨邻省银一百万两,备明春接济。
游山玩水不耽误工作,这就是好皇帝。
3.
本来,圆明园之外,康熙皇帝已经修建了一个承德避暑山庄了,可乾隆皇帝还不满足,因为毕竟避暑山庄是第二个政治中心,在这里避暑,还是有上班儿的感觉。
他想玩儿,不想上班儿。
不想上班儿是人的天性。
寄予山灵还订约,他时拟上最高峰。
从北京到清东陵,大约二百八十里,需要走四天,中间要住宿。
乾隆九年至乾隆十九年,他下旨在盘山修建了静寄山庄。
静寄山庄规模仅次于承德暑山庄,面积相当于避暑山庄的十分之三,其建筑之美、规模之大,被称为避暑山庄的姊妹篇。
山庄建成后,乾隆亲自定名内外八景。
内八景为:静寄山庄、太古云岚、层岩飞翠、清虚玉宇、众音松吹、镜圆常照、四面芙蓉、贞观遗踪。
外八景是:天成寺、万松寺、舞剑台、盘谷寺、云罩寺、紫盖峰、千像寺、浮石舫,合称"御题十六景"。
后来又新增六景即:半天楼、池上居、农乐轩、雨花室、冷然阁、小普陀。
另外还有乐山书室、婉娈草堂、四面云山、极望澄鲜、目穷千里、林深石润、云林石室、石林精舍、绿缛亭、攓云亭、摩青亭、石佛殿、沧浪亭、千尺雪、翠市亭、朵山亭、放鹤亭、净兰亭、西点景、霞标亭、心静斋、中方亭、青阶堂、得慨轩、读画楼等建筑和景观。
山庄内有景观一百余处。
同是皇家园林,静寄山庄与避暑山庄关系非常密切。
有研究静寄山庄的学者说,承德的外八庙的建制,就是模仿了静寄山庄的外八景。
道光十一年,裁撤盘山行宫时,所有陈设都运往了避暑山庄。
离宫里月色江声的主殿就叫静寄山房。
如此,才说,承德避暑山庄,你当年还有这样一个大兄弟。
4.
乾隆九年至嘉庆二年这五十四年间,乾隆皇帝来静寄山庄三十次,其中有十四次是谒东陵回銮,四次是从承德木兰秋狝后回京,十二次是专程来,每次在这里住两到八天不等,累计住了一百五十五天。
因为这里寺庙多,乾隆皇帝在这里经常去找和尚玩儿,不似在承德,出门就是政治。
领导有活动,经常成为下属酒桌上的话题,再加上演绎和推测想象,有的事情就三人成虎了。
王士祯随同乾隆皇帝在盘山呆过,他有这样的记录:
盘山和尚智朴,号拙庵,徐州人,能诗,居清沟。上幸盘山,尝御书“户外一峰”四字赐之。
智朴大和尚也是一个神人,他三十五岁时来到盘山,在青沟结庐而居。
青沟多虎狼,自智朴结庐,凶恶的野兽都纷纷逃跑。
康熙皇帝来盘山时与智朴互相唱和,交往甚密。
智朴又九阅寒暑,完成了《盘山志》。
为昭彰诗僧智朴与康熙的诗文交往和撰写《盘山志》的功绩,以及所显示的一代诗僧的才华,乾隆皇帝特别赐智朴为“进士”,还写了那四个字给他。
乾隆皇帝不但写字,还写诗。
在乾隆皇帝的四万多首诗中,写盘山的多达一千七百多首。
其中著名的有《盘山》、《望盘山天成寺江山一览图》、《云罩寺作》、《经盘山晾甲石》、《再题盘谷寺》《云罩寺留题》、《望盘山雪色》、《盘龙松歌》等。
这些诗歌中,有很多意境深远,诗意浓郁、语言优美的诗句。
经常有人说乾隆皇帝的诗臭。其实作为一国之君,一个业余作者,每天有那么多的内政外交,还能坚持每天读书、写那么多的诗,这本身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现在的专业作家(诗人)又能读多少书、写诗几何呢?
山水与我有夙愿,每遇佳景辄欢畅。
诗和远方,从乾隆始!
5.
其实,所有的人生都是《红楼梦》。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即便是大清,也有过不下去了的这一天。
世事更迭,国家由盛转衰。
嘉庆十五年以后,就再也没有皇帝来静寄山庄了。
道光十一年,清廷裁撤盘山行宫,里面的陈设全部运到了承德,只留园宫看守。
... ...
1892年,山西人慈禧正在垂帘听政,在她的邻居陕西富平县,一个彻底毁灭静寄山庄的人出生了。
他叫胡景翼,字笠僧,军阀。
这也是一个传奇人物。
百度“胡景翼”,内容很多。只取与本文有关的一段。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曹锟任命吴佩孚为“讨逆军”总司令,率25万大军北上迎击张作霖。吴佩孚命令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出兵古北口,胡景翼作援军,策应前方。
冯玉祥认为让自己出兵古北口,是吴佩孚是排除异己,有意刁难,十分不满。胡景翼要求后勤补给,也遭到吴佩孚的拒绝。
吴佩孚不给钱,胡景翼又不会学诸葛亮“屯田”,也不会学后来的某国部队搞三产。
于是,胡景翼就把静寄山庄给拆了,卖了。
那么多的松树也给砍了,卖了。
偌大的静寄山庄只剩下了残垣断壁,几节虎皮墙。
且!没法说了。
6.
乾隆皇帝是一个文人,他生活的地方到处都有书。
避暑山庄里除了文津阁专门藏书外,还有青杨书屋、静寄山房、味甘书屋等多处藏书读书的地方。
翻《热河清宫档案》,离宫里几乎每一处房间都有书若干。
同样,静寄山庄里的书斋、书画更多。
乾隆皇帝作诗描绘他的书房:
心镜斋
池上书斋清绝尘,平铺监水弗涟沦。
名宁无谓耽他景,实亦有因切己身。
上下古今治与乱,纵横中外吏兮民。
关非心镜所宜照,每以凭观惕以頻。
家国天下,以史为镜。
因为有书画,清末学者、藏书大家傅增湘来了。
而且来了两次。
1911年,他看到的静寄山庄还好:“坐太谷云岚殿宇中,书籍清玩,尚充满四壁,插架陈列书籍,皆殿本精印,文玩多妙品,其时即闻有遗失”。
因为搞收藏,有书的地方就有傅增湘的身影。
二十年后的1931年,傅增湘又来了。
此时,他看到的已经是惨不忍睹,这对于爱书的人来说,一定会伤心欲绝:
“......则已为官吏斥卖,宫殿拆毁一空,古松遍山谷,咸斩伐无遗,环山之地,赋予村民,闻所获不及万金,而二百年之名迹,乃扫地已尽。”
那么大的一个山庄给拆了卖了,所获不及万金。
傅增湘曾经在别处买过一套宋版书,就花了百金。
看来胡景翼只会打仗,不会做买卖。
枪杆子里面出金钱,胡景翼的手下很多是土匪、刀客出身,想弄点钱,还至于拆房子卖木头!?
7.
现在的静寄山庄遗址上,据说生活着两千多人。
有政府部门的疗养院、培训中心;
有老百姓家的农家院儿、还有采石场;
有......
查资料,天津市政府曾经有过修复蓝图,但不知道进展什么样了。
8.
珍惜承德避暑山庄吧。
历经这么多年的战乱和运动,居然能比较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太不容易了。
幸亏张作霖的部队比较能打,没让胡景翼的部队打过来。
要是胡景翼占领了承德,还不得把避暑山庄也给拆了呀。
生活在承德,也是何等的幸运。
前几天遇到一个老人,说起离宫一段旧事:
1976年,伟人去世。
上面有人要求拆掉德汇门,建纪念堂。
当时的领导落实上面的指示有些“磨蹭”,居然把这事儿拖着拖着给拖黄了。
纪念堂后来也不让建了,德汇门保住了。
后来,避暑山庄里的工厂、机关、住户也都迁走了。
避暑山庄,恢复了部分往日的辉煌。
承德风大,那个时候的干部多数骑自行车,风一吹,皮肤糙衣服旧,看着挺憨厚,其实心里都在想着干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