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败岳家军者,唯有朝廷!

在外敌入侵频繁的宋朝,一直有战和两派相争。

南宋时期,有一个叫华岳的人,也是一个习武之人,他写了一本《翠微先生北征录》,阐述他的富国强兵和御敌之策。

可惜,华岳都一生不得志,被流放时每天给皇帝写信,因为太喜欢参与政治,最后被杖死狱中。他的书也被淹没三四百年,直到明朝才见于人世。

他书中有这样一段,也是写给皇帝的:

将帅好战:臣闻兵家之法,战则败,不战则胜;兵家之秘,有战则有败,不战则无败......学战易,学不战难。

《司马法》论:国虽大,好战必亡。

投降派也有理论基础。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岳飞主战,秦桧主和。

在高宗皇帝赵构看来,各位爱卿都有道理。

岳飞太能打,打的基本没有了对手,史书也有记载,

金兵听到岳家军来了,吓得闻风就跑的例子。

所以,皇帝有一段时间就非常赏识他。

1136年12月,右相张浚建议赵构,罢去不恤国事、军无纪律的淮西宣抚使刘光世的兵权。

然后将岳飞召至行在平江府,授以太尉、湖北京西宣抚使之职,同时表示要将刘光世所统辖的王德、郦琼兵五万余人、马三千余匹,交由岳飞节制。

太尉这个职衔在宋代虽然只是个荣誉职务,但在秦时却是和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共同负责国务的最高军事长官,有了这个任命,岳飞管辖的就不只是湖北一地,汴梁往西都纳入了他所辖范围。

岳飞原来带的岳家军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用着顺手,一下子又要让他管刘光世的部队,岳飞就有些为难: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赵构当即表示“进止之机,朕不中制,一切听任岳飞自己处置,

为了让他安心,赵构当场下御札给王德、郦琼二人“听飞号令,如朕亲行”(宋史.岳飞列传)

岳飞这个激动呀!士为知己者死而后已!

于是就啪啪啪的论述一通雄心壮志,直捣黄龙之志!

君臣二人同心,马上就要其利断金似的。

可就在这时,秦桧来了,继续说他和金国议和之事,而且“遂不以德、琼兵隶飞”。

刚刚说好的事情变卦了。

赵构言犹在耳,也不能食言而肥,也觉得不好意思,于是派了张浚来和岳飞谈一谈,解释一下这个事情,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

张浚也是一代名相,也是抗金名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也反对把王德、郦琼的部队划归岳飞指挥。

于是,张浚和岳飞就有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

张浚说:王德的淮西军也就服从我,我应该去做这只部队的都统,可惜我太忙,想让吕祉去,任命王德为都统制,郦琼为副都统制,你看怎么样?

岳飞说:王德和郦琼本来就经常明争暗斗,你要任命王德为正,郦琼作副手,两个人肯定会闹得不可开交。更何况吕祉是文官,弹压不住,恐怕会酿成大祸。

张浚说:让张俊去管他们怎么样?

岳飞说:张俊脾气暴躁,缺少谋略,尤其是郦琼不会服气。

张浚说:让杨沂中去怎么样?

岳飞说:沂中视德等尔,岂能驭此事?在岳飞看来,杨沂中虽然作战勇猛,冲锋陷阵是把好手,但并无驭下之才,难以担当重任。

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

张浚一下子就急了:合着就你行是不?!

岳飞也不是好惹的:你一本正经地问我,我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难道我岳飞只在意兵权而置国家军政大事不顾吗?

岳飞也生了一肚子气,给皇帝留下一封辞职信,径自走了,去庐山给他母亲守墓去了。

撂挑子!

有能力的人都有脾气,岳飞也是牛人一个!

皇帝也受不了这个呀,即便是议和,也得有议和的资本呀,

岳飞能打,就是和金人谈判的砝码!

于是就三番五次的派人去请,哄!

岳飞也架不住劲了,请了无数次后,回来了。

回来后和皇帝说:开始咱们在你卧室里说好的呀,都说圣断已定,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决定?我愿意提兵进讨,顺天道,固人心。

后人评价这次争吵,在岳飞和皇帝在心底留下了一个深深的裂痕,也是后来大理寺岳飞被害的原因之一。

皇帝也是人,心里能不记恨?

人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又没说皇帝心胸大的能撑船。

岳家军对敌勇猛,必须要有一股傲人之气,可气场一旦形成,对内有时也会显露出来,这就是岳飞对张浚。

张浚也不是吃素了,同朝为官,你谁谁呀。

1141年4月,皇帝解除张俊、韩世忠、岳飞三员大将的军职,到枢密院任职。紧接着,岳飞又被解除枢密院的职务,任万寿观使,这是一个只有一个官名而没有任何需要干的事情的虚衔。

岳飞在入大理寺前近一年的时间被消除兵权!

此时的岳飞已经心灰意冷,也愿意回庐山赋闲。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人们一旦想到云呀、月呀的时候,不是思念佳人,就是看破红尘。

可惜,主和派占上风,金兀术提出议和条件之一: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

十二月廿九日(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下达命令:

“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

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时年仅39岁;

岳云和张宪被斩首。

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是够冤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