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长了一双小眼睛,就成了狡猾的代名词?丨动物蝌学

最近,“小动物”接“嫦五”回家的视频着实让狐狸火了一把。狐狸是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食肉目、犬科、狐属动物的统称。狐属动物共有11种,我国有3种,其中分布最广泛、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赤狐,而北京动物园的赤狐展区位于东区东部的犬科动物区内。

狐狸以“狡猾”著称,以至于我们在动物园欣赏赤狐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打算从它的脸上寻找出一些这方面的影子。其实,赤狐的头部与大多数犬科动物相似,有尖尖的嘴巴和大大的耳朵。

不过,人们都认为它生有一张充满“疑惑”的面孔,这可不能怪它,这或许是基于人的想象力而引起的一个误会。

如果一定要从赤狐的脸上来找原因的话,那就是它眼睛的位置较鼻梁稍低,而所谓的“狡猾”可能就是由于它的这个特点经过拟人化之后所意会出的效果吧。

另一个作为其“狡猾”形象特征的是它的“小眼睛”。赤狐的视力很好,这种适于夜间视物的眼睛在光线明亮的地方瞳孔会变得和针鼻一样细小。由于它多在夜晚活动,其眼球底部生有反光极强的特殊晶点,能把弱光合成一束集中反射,所以在黑夜里远远望去就像有忽隐忽现、闪烁发光的小灯,常常使人产生迷惑甚至恐惧的感觉,也给赤狐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赤狐靓丽的外表也很值得欣赏一番。先看体形。它体长为50-90厘米的身体比较细长,四肢略显短小,身后拖着一条30-60厘米长的大尾巴,雌性比雄性略小。

再看毛色。赤狐身体背部的毛色其实是多种多样的,但典型的毛色是赤褐色,不过也有一些差异,其中赤色毛较多的,俗称为“火狐”;灰黄色毛较多的,俗称为“草狐”。

它的头部一般为灰棕色,耳朵的背面为黑色或黑棕色,唇部、下颏至前胸部为暗白色,体侧略带黄色,腹部为白色或黄色,四肢和尾巴为黑褐色,尾毛蓬松,尾尖为白色,十分显眼。

在野外,它喜欢居住在土穴、树洞或岩石缝中,有时也占据兔、獾等动物的巢穴,白天隐蔽在洞中睡觉,长长的尾巴有防潮、保暖的作用,但在有些地方白天也会出来寻找食物。

它的腿虽然比较短,爪子却很锐利,跑得也很快,追击猎物时速可达50多千米,而且善于游泳和爬树。

人们在动物园里很少能听到赤狐的叫声。其实它不仅会叫,而且叫声十分尖锐,音调很高,尤其在发情期,其独特的叫声能传播到方圆几平方千米的范围。

赤狐的听觉也非常敏锐,它的耳朵可以旋转,躲藏在枯枝落叶底下的猎物只要发出稍微响动,就会被其精准定位。当然,同样发达的还有它的嗅觉。

赤狐行动敏捷且有耐久力,但不像其他犬科动物多半以追捕的方式来获取食物,也不会成群结队地狩猎,而是根据气味、叫声和足迹等寻找猎物的踪迹,单独行动,机警而不动声色地接近猎物,甚至可以将身体完全趴在地上匍匐而行,以免猎物受到惊吓而逃跑。

赤狐还以善于径直起跳的技巧而闻名。也就是说,它能在鼠洞上方垂直跳起,再垂直下落,而此时受惊的野鼠正好从洞内往上窜,于是就撞在“枪口”上了。

赤狐的犬齿长而锐利。

它不仅是捕食者,也是随机杂食者,几乎对所有的食物都感兴趣,平时的食物就包括蚯蚓、昆虫、蛾的幼虫、甲虫、鸽子、鼠类以及草莓、橡子、葡萄等野果或浆果,但主要是危害农田的田鼠、黄鼠、仓鼠等害鼠,所以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果食物一时吃不完,它就会精心地选择一个隐蔽的“储藏库”里,一个挨着一个小心地埋藏起来以备以后食用,还要经过一番伪装,消除各种痕迹以后才离开,以免被其他动物发现。

在动物园里,它的食物种类也相当丰富,包括谷物性饲料,如玉米、麦麸、碎米、细米糠、高梁、大麦、大豆、花生饼、豆饼等;动物性饲料有小杂鱼、畜禽内脏、肉产品下脚料渣、血粉、蚕蛹、蚯蚓等;还有果蔬类,如胡萝卜、大白菜、油菜、茄子、西红柿、黄瓜,及添加饲料等。

在许多城市动物园的赤狐展区,都弥漫着一股“狐臊”气味,这是它体内腺体分泌出来的。这种几乎令其他动物窒息的“狐臭”也可以作为它逃避危险的一个手段。

赤狐在12-2月发情、交配。求偶期间,雄性和雌性也是通过“狐臊”气味来传情。这种气味渗透到森林或荒野的地面上,可以持续一个星期的时间,从而可以有效地招引异性的到来。

雌性的怀孕期约为2-3个月,产仔于土穴或树洞里,每胎多为5-6仔。幼仔出生后14-18天才睁开眼睛,哺乳期约为45天。半年以后,长大的幼仔便被父母果断地赶出家门,开始独立生活,9-10个月就能达到性成熟。

赤狐在我国各地的动物园中多有展出。在野外,它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大陆,栖息于森林、灌丛、草原、荒漠、丘陵、山地、苔原等多种环境中,有的也生活在城市附近,因为这里能为它提供没有季节性限制的食物和水等资源,也减少了天敌的威胁,在这里它既学会了与人类一起生活,又没有丧失它的野性。

不过,在我国的城市周边,赤狐的身影却渐行渐远。因此,这次在“嫦五”返回地球着陆地点出现狐狸的身影是十分可喜的,说明它仍然在一些鲜为人知的地方,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本文所有赤狐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本文作者:李湘涛,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鸟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动物学会理事。

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转载注明来源

责编/小西途说

向左滑动,查看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新媒体传播体系

点个在看 你最好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