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延飞:老师,遇到这件事儿,你会去认错吗?
上学期的一个晚上9点多,一位青年老师给我发来一条微信:席老师,班级有个学生经常不写作业,昨天我一气之下,罚他趴在教室后面凳子上补作业一节课,结果被家长告到了教育局,说我变相体罚学生。我该怎么办?
我说,有两个故事,发给你给你看一下,然后睡觉,没有什么大事儿。明天早上,我给你再交流。于是,我就发了下面两则小故事。
01
据《大戴礼记》记载:战国时期的一天,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呆在屋里,孟子从外面突然闯进来,瞧见她姿势不雅,顿时无名火起,立即跑到母亲面前告状。他说:“老婆对我无礼,我今天非把她赶出家门不可!”
孟母问:“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惹得你要休妻呀?”孟子答道:“刚才她蹲在屋里,那姿态真叫难看,这是对我无礼,妻子不尊重丈夫,我必须休了她!”孟母听这话有点蹊跷,继续追问道:“你说说,你是怎么发现她蹲在屋里的?”孟子满有理由地回答:“这都是我亲眼所见,我刚才一推门看……” “别说了,我听明白了。”孟母问明了情况,大声斥责儿子说:“这分明是你无礼,不是你妻子无礼!”孟子有些茫然,他不服气。
孟母接着解释说:“不是有这样几句俗话嘛:'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管是进谁的门,都要事先敲一下门,或者大声地咳嗽一声,好叫人家知道有人来了。不能乘人不备,来个突然闯入。这是常人都懂得的礼貌规矩。可你倒好,到你妻子的燕私之处,进门前不敲门,不声不响地往里闯,见了你妻子蹲着,你得赶紧先退出去一会儿,你却还在看,这叫你妻子怎么办?这不正是你无礼吗?怎么能说是你妻子无礼呢?”
孟子没有想到,母亲恰恰从同一事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批评虽很尖锐,但是句句有根有据,于是孟子赶紧认错。
02
有个寺庙,因藏有一串佛祖戴过的念珠而闻名。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庙里的老住持和7个弟子知道。
7个弟子都很有悟性,老住持觉得将来把衣钵传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光大佛法。不想那串念珠突然不见了。
老住持问7个弟子:“你们谁拿了念珠,只要放回原处,我不追究,佛祖也不会怪罪。”弟子们都摇头。
7天过去了,念珠依然不知去向。老住持又说:“只要承认了,念珠就归谁。”但又过去了7天,还是没人承认。
老住持很失望:“明天你们就下山吧。拿了念珠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
第二天,6个弟子收拾好东西,长长地舒了口气,干干净净地走了。只有一个弟子留下来。
老住持问留下的弟子:“念珠呢?”
弟子说:“我没拿。”
“那为何要背个偷窃之名?”
弟子说:“这几天我们几个相互猜疑,有人站出来,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脱。再说,念珠不见了,佛还在呀。”
老住持笑了,从怀里取出那串念珠戴在这名弟子手上。
03
第二天早上6点,这位青年教师就问:老师,故事我看了,但没有看明白,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我说,第一则故事,孟子是有错的,他主动认了错,家庭更和谐了。
第二则故事,弟子没有错,他代人受过。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说清楚。然而比说清楚更重要的是:能承担,能行动,能化解,能扭转,能改变。能想自己,更能想别人,这就是法。
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释;不理解的人,解释也没用。这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大智慧。
你有两个选择:
一、拒不认错,说你没有惩罚他。教室里也没有监控,你可以串通学生给你做证明,并且你可以反复演练,确保学生把谎话说的滴水不漏,不会露马脚。由于没有证据,家长和教育局也无可奈何,最后不了了之,但你会失信于学生,失信于家长。
二、亲自登门道歉,争取家长谅解。在班级里向学生道歉,并在学校做公开检查,承认自己的错误,向教育局上交书面检查材料。你会得到一个警告处分,可能影响你的评优表先。但你会得到家长的原谅,上级也会考虑你的态度,减轻对你的处分。同时,学校不会处于被动,学生和家长不会因为你的道歉和认错而看不起你,相反会更加信任你。
你可以选择一个。
那位老师说:我选择第二条。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谢谢老师。
我没有再过多追问后来情况,不过后来老师告诉我,一到学生家,一聊天,才发现家里还有亲戚关系,家长反而一个劲儿道歉。最后事情圆满解决,由于教师认错态度积极,教育局只给了一个口头警告处分。
是啊,我们难免会犯错,犯错之后,不要以为老子怕过谁,“不为五斗米折腰”大不了老子不干了。其实,只要不是违法犯罪,一切错误都是允许改过自信,不是有句话,“杀人不过头点地,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吗?敢于正视自己错误,敢于面对自己错误,上将军廉颇还能“负荆请罪”,遇到天灾,九五之尊的皇帝会颁布“罪己诏”。
百般狡辩,企图遮掩与抵赖,都是不明智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性丑闻事件。克林顿公开道歉说:我犯了一个正常男人都会犯的错误。结果招致网络一片叫骂:自己犯错,还要扯上一大群人。TNND
有错,必须低头认错,态度诚恳,不推诿,不辩解,学会担当。但没有犯错,为了学校工作不被动,为了家庭更和谐,为了朋友关系更亲密,主动承认错误并正式道歉,却是另一种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