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五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一章又是专门讲道的经文。在此之前,老子用了四章专门来讲道,这四章分别是第一、第四、第十四和第二十一章。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老子在前面四章里分别讲述了道的什么。我们学习《道德经》,应对老子所讲的道系统地理解,并从每一章讲道的经文中,弄明白,老子分述道的重点是什么。从而更为全面地理解道的意义。
我在这里摘取每一章里老子讲道的关键句,以显明每一章经文讲述道的重点。
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一章重点讲道也之体:道,化生化育了天地万物,以天地之始,喻道,以万物之母来喻德。然后说,道,玄深有妙用,是众妙的法门。
第四章: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这一章重点讲道之用:道是万物的根本,有了这个根本,万物有生存。道化生万物,与万物同依存。道的依存,让万物的自性始终合于道,抑制了万物过于自性的锋芒,解除了万物相互的自性纷争,让万物自性之光显得非常柔和,使万物不分大小同样在宇宙间生生不息。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而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这一章重点讲道的混成及状态:道由无色、无声、无形之物混合而成;道绵绵不息,化生天地万物,却归于无色、无声、无形之状态,可谓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体现于万物之象。
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唯忽唯恍;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恍兮忽兮,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一章重点讲道在忽兮恍兮的存在里,有其象,有其物,而道之物象的本质是,真和信。
回顾了前面关于道的专门经文后,再来看这一章:
第一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应该是对前面第一章和第十四章的复述。
有物混成的物,指的是第十四章中所说的“夷、希、微”,道是由无色、无声、无形之物混合而成的。
先天地生,是对第一章中“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复述。道化生化育了天地万物。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是对第十四章中“复归于物,执古之道,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的复述。道始终以恍兮忽兮之无状之状存在于万物之象,道执古,又御今,真可谓是知行古今。
可谓天下母,是对第一章中“万物之母”的复述。
老子由对道的复述,引出这一章对道的新的解说。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曰大。
这一句,老子照应第一章的“名可名,非常名”,直接说,道,这个名,是他不知道该称它是什么,就用这个字来为它命了名。道的意思就是大。
那么道是怎样的大呢?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把大解释为逝、远、反。
若有若无,说有却无,说无却有,看似有,又似无,忽而感觉有,然而感觉无,谓之逝;
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远而若无,却在当下,谓之远。
由近而远,由远而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明而暗,由暗而明,由大而小,由小而大谓之反。
道之大是:亦逝,亦远,亦反。
宇宙间有如此之大者有四:道,天,地,王。
老子的四大思想,应该如此理解,或者说,老子为什么会有四大之说?
道,化生化育天地万物,不有,不恃,不居,故大;天、地,生养万物,不有,不恃,不居,故大。
王,视百姓为刍狗,有大情,不有,不恃,不居,故大。
老子认为,天地有道,天地为大,人也可以有道,故有道之人亦为大。
王者,有道,王为大;王是人,人亦可以有道,这就是人人可以成圣、为王的道理。故,人人可以成圣,人人可以为王。凡有道者即是圣,即大。老子把王列为四大之一,实际上,是告诉人,人人可以成王,人人可以有道。
老子在这一章的最后一层,说的是道的最重要的意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四大的层级关系:人以地为法,地以天为法,天以道为法,道以自然为法。
人有私情,所以,人应取法大地至公的自然之德。
地有高下、平洼、软硬、丰饶贫瘠之势,又有沧桑无常之实,所以,地应取法天道运行万物,永不衰竭的功能。
天有四时变更,阴晴不定,风雨无常,有冷有暖之态,所以,天应取法道之常恒。
道有化生化育天地万物之功之能,所以,道应取法自然无为之浑然。
这一章,老子讲述了道是天地万物的法门,道对天地万物化育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