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你的选择,是谁赋予你的?你想去旅游,想买大牌奢侈品,是因为你真的需要这些东西吗?其实,现实世界中的很多“需求”,都是消费主义凭空捏造出来的,目的就是将人们分层,并打上“标签”,让外界来评判人的价值,让人们沉醉于低级的快乐。而我们,应该去追求更高级的快乐。这篇文章5400字,预估14分钟读完,不要掉进消费主义的陷阱。
来源 | 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去年五四青年节的时候,网上有一个视频很火,叫《后浪》。拍得铿锵有力,四平八稳,热血沸腾,很有感觉。视频里提到了各种“当代年轻人的选择”:玩无人机,学外语,体验VR设备,cosplay,跳伞,潜水,玩高达,旅游,到全世界各地旅游。但是,不知道你留意到没有,所有的这些选择,都是什么呢?消费。也就是说,只要你有钱,有时间,花点精力,就能够“享受”的事物。玩得好,玩得不好,不重要,没有评判标准,都能从中得到愉悦感。这当然是好事,至少说明社会富足了许多,大家的生活都在变好。
消费主义的强大能力
没有需求,创造需求
什么是消费主义?就是让你去花钱,去消费吗?没这么简单。消费主义的实质,是一种对人的价值的异化。它会不断地向你灌输这样的观念:你的价值必须由外界来评判。你必须融入一个圈子,贴上一些标签,拥有一些故事,别人才能识别你、定义你,从而使得你具有价值。这就导致一个结果:你是谁,是什么层次的人,不是由你自己定义的,而是由你说什么语言,穿什么衣服,住在什么城市,在什么公司上班,做什么工作,交什么朋友,用什么日常用品,有什么爱好。比如,读什么样的书,听什么样的歌,看什么样的影视剧……来定义的。从而,社会被人为地分化出一个个圈子,一个个层级,一个个鄙视链。这些被贴在身上的标签,就叫做“符号”。所有这些符号聚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你对外的形象。有趣的是:理论上来说,一个人对外的形象,应该是他内在的投射,或者说:是内在投射的一部分。但在消费主义看来,外在形象远比内在重要得多。你是什么样的人,大家并不关心;大家关心的,是在他们眼中,你是什么样的形象。继而,这种对外的符号呈现,会替代掉“内在”,反过来成为驱动你前进的动力,这就叫做“异化”。为了实现这一点,消费主义衍生出了一种非常强大的技能:创造需求。最典型的例子可能就是“旅游”了。旅游几乎是一个完全被创造出来的需求。老实说,你真的是发自内心,喜欢收拾一大堆东西,风尘仆仆地赶往车站、机场,经历漫长的路程,到另一个地方看被人为设计出来的“景点”,住廉价的酒店,买贵得要死的纪念品,排巨长的队伍,回到家之后累到半死吗?事实上,除了喜欢探索世界、体验不同生活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旅游。再举一些更直观的例子:你原本的需求可能是“我需要一套能穿去上班的衣服”,但消费主义不会满足于此,它会给你划出一套繁复的体系: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衣服,用什么样的护肤品,拎什么样的包,打造什么样的形象。你无需费心,按照你的购买力,从里面挑就是了,总有一套适合你。所有人都知道:品牌是有溢价的。但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除了增值成本和必要的利润之外,品牌大部分预算都投放到了同一个地方:广告。以欧莱雅集团为例:据欧莱雅2018年的财报,集团总销售额为269.4亿欧元。其中,研发费用占3.39%,广告费用占30.2%,销售渠道及行政费用占 20.9%,也就是接近一半的收入,都用来做广告投放和销售渠道了。这些支出的作用是什么呢?当然就是强化前面的这些东西。你是谁,就用什么样的产品;用什么样的产品,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当一个社会里面,所有人都接受了这样的设定,它就会成为一个共识。这种共识会反过来对每个人形成“规训”,将这种被灌输的观念内化,变成“自己的观念”。所以,品牌的溢价是什么?它固然是一种信誉和保障,但更重要的是:品牌溢价,本质上是一种“区隔”的代价。是一张入场券。你付出这笔代价,你就拥有了跟“别人”所区别开来的资格和能力。你无需费劲去展示自己、充实自己,而单单依靠“拥有某个标签”本身,你就能够成为某种人,获得一种自我身份认同的愉悦感。反复消费某个品牌,你就成了某个品牌的“信徒”,具备了“品牌忠诚度”(我个人很反感这个词),从而在心理上产生“我们是同一类人”的体验。进而,开始围绕在品牌周围,建立、划分出圈子,开始强调“我们和你们的不同”。但实质上,这样的区隔和藩篱,本就是不应该存在的: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就去用什么,这不才是最自然的状态吗?上述“品牌”两个字,可以具体代换成任何一个服装品牌,护肤品品牌,手机品牌,电脑品牌,汽车品牌,甚至一种爱好、兴趣、“手艺”,都是适用的。偶像产业,时尚界,品牌宗教,大多数兴趣领域,几乎都是由这套“消费主义齿轮”驱动前行的。它们本质上,都是一张张“圈子”与“自我认同”的会员卡。也许会有朋友说:这些我理解,也接受,但我在消费的过程中,我感到很快乐,这不就够了吗?人难道不应该追求快乐吗?就算我们接受“人应该追求快乐”的观点,但我想说的是:快乐依然是有分等级高低的。很多人喜欢说:快乐没有三六九等,喜欢读书并不比喜欢打游戏更高尚,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实际上,快乐是有不同层级的。最低级的快乐,是短时间内给你快感和愉悦感,让你“爽”,但仅此而已。它并不负责任,并不在乎你的阈值会不会被拉高,会不会沉溺于短期反馈,会不会难以从这种唾手可得的愉悦感里抽离出来。高一级的快乐,是给你长期稳定的满足和归属感。它会使你的幸福曲线平稳上升,让你感到每一天都有所收获,有所得益,是充实的,没有虚度。学习,成长,一份满意的事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稳定前进,属于这一级。最高层级的快乐,是给你意义、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它不但会使你的幸福曲线平稳上升,更会不断“堆高”你的高度,帮你找到使命和方向,让你联系更多的个体,乃至于世界,为你的生命赋予更崇高的意义。为什么说创造是最高级的快乐呢?人有3个最基本的需求:稳定,联系,以及成长。什么是成长?指的就是对自我价值的体现和确认:“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停留在“我”本身,更要实现某种超脱“我”的价值。或者,你也可以用马斯洛需求层次来理解:自我实现的需求,总比尊重和社交需求更高级。这里只是方便理解,马斯洛需求层级并不准确,学术界基本已经不用了。我自己是密室爱好者,但我玩得不好,只是尽兴。那么可能停留在第一级。我有些朋友是密室控,到了什么程度呢?听到哪个城市上了个新主题,很有意思,会利用假期特地过去玩;会挑战极限,刷记录,刷分数,乐此不疲。这种可能是第二级。第三级是什么呢?同样是密室圈的朋友,有些可能会被邀请去当评委,有些可能会自己为密室设计谜题、制作机关,以做出烧脑又好玩的谜题为乐。这种就是第三级。同样,在其他兴趣领域里面,一般也会认为,门槛越高的,越“高级”一些。这里的门槛指的不是金钱,而是技巧和能力。比如:你有价值10万的摄影器材,但拍出来的片子还不如他用手机拍的,那就不得不承认,他比你强。再比如:攀岩和蹦极,显然攀岩要更“高级”一些。因为攀岩难度更大,门槛也更高。门槛高,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需要经过思考、学习、训练,才能克服困难,抵达目标,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也意味着,你有更多的“创造”和“帮助”的空间。你可以教人拍照,但不会教人买器材吧?同样,你可以教人攀岩,但不会教人蹦极吧?拿我自己来说,我从来不会觉得“读了多少书”,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它除了说明你闲之外,还能说明什么呢?相比之下,写出一篇好文章,写出很多篇好文章,才是更值得骄傲的。因为,写出一篇好文章,能够把知识和思想传播给许多人。哪怕从每个人获取一点反馈,加起来,累积起来,其成就感和意义感,也远远超过任何程度的消费和娱乐。所以,为什么说“去创造,不要消费”?因为,创造,恰恰是最能够体现和产生“价值”的活动。它跟消费是恰好对立的。它的本质,就是让我们把定义价值的权利,从消费主义的手里,重新夺回来。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创造”能提供比“消费”
更高层级、更丰富的幸福感
不要觉得“创造”听起来像一个很大的词。其实,它可以非常简单。举个例子:我从小就喜欢玩游戏。但我为什么不会沉迷游戏呢?是我自制力很好吗?是我特别热爱学习吗?当然不是。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我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被培养起了一种思维模式:站在“设计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摸清楚整个框架和规则。比方说,策略模拟游戏。要通关,你就必须去研究设计者制定的规则:电脑AI的战术是什么?它的行动模式是什么?数据算法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会触发什么结果?诸如此类。有意思的是:当你摸清楚这些规则时,也正是游戏失去吸引力的时候。因为它对于你来说已经不再有“未知”了,一切神秘感和不确定性都荡然无存。后来,又学了编程,还加入了几个游戏制作小组,参与了一些同人游戏项目。可以说,自此以后,看待游戏的眼光就完全不一样了。在此之前还是“我要怎么通关”,学习编程之后,我想的就是:“这是怎么实现的?”更别说,后来又学了心理学。现在看到一款游戏,任何一个细节,我的第一反应都是: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想法?创作者的意图是什么?用了什么原理?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你是完全没有办法“沉迷”的。因为你会习惯性地抽离出来,去审视它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思考它背后的结构、原理、算法,等等。就像一个学艺术的人,看到一件经典的艺术品,会在脑海里对它去阐释、解构、体验;一个学建筑的人,看到一幢著名的建筑,会去审视它的结构、细节、美学、功能;一个写小说的人,读到一本很有意思的作品,会去分析它的技法和叙事方式,诸如此类。像我现在读推理小说,已经不仅仅会满足于“啊,又被骗了”的感受,而是会去思考作者的谋篇布局,如何埋伏线,用了什么手法,纵向和横向对比起来怎么样……等等。当你不满足于最外层、呈现给接收者的表象,试着开始从它的结构和底层原理去思考问题时,“创造”,便诞生了。这就是一种“创造者的视角”。它的本质,是你脑海中的知识网络更加复杂的加工和构建,从而唤起你对这件事物更丰富、更细腻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你能够通过输出,把你所看到的独特事物,传递给别人,“点亮”别人的盲区,那就是一种更有价值的创造了。你喜欢玩游戏。那么,能否不要停留在“玩”游戏本身,而是通过游戏,去创造出某种能够跟别人分享的作品?比如,在Minecraft里建造一个城堡?能否写点攻略,分享心得,拆解算法,分析规则,帮助跟你一样一路走来的新手?如果你会写程序,能否写个辅助工具,造福更多的用户?或者,能否组织一个社群,拉个群,让大家有一个可以交流的场所,能够互相帮助、互相激发?这些,都会比你单纯停留在“消费”本身,提供更高层级、更丰富的幸福感。如果你有喜欢的事物,试着不要只是去消费它,而是去参与创造它。如果你喜欢美食,试着动手做一做。采购食材,动手烹饪,交流碰撞,设计创新,都可以。如果你喜欢旅游,试着分享你的心得、攻略,帮助其他人节省时间,也让自己的快乐能够不断传递下去。甚至,层次可以更高一点:如果你喜欢某种爱好,试着不要只是“玩”,而是真的去接触这个行业,问一问:我是否能够加入进来,做一些事情?有哪个位置需要我的资源和能力?试着去亲手感受一样事物,从构思、概念、加工,到落地的过程,让自己去经历这么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不确定到确定、从被动接收到主动给予的过程。
你也许会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4
写在最后
1、有研究表明:动手去做一些事情(字面意义上的动手),可以给大脑更强烈的刺激,从而反向锻炼和激活大脑。这可能是因为,在大脑皮层中,跟手部相对应的神经元是最丰富的。毕竟在原始时代,一双灵巧的手,给予我们的助益是巨大的。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家越来越沉浸在电子屏幕面前,开始慢慢遗忘掉这项技能了。所以,可以试着做一些需要动手的事情,也许会有好处。2、当然,话不说满:“不要消费”,不是真的让你不要去消费,而是指:多考虑创造,而不是一味停留在被动的接收和消费。只是,务必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需求”,哪些是“别人为你创造的需求”。一个简单的判断就是:一样东西,如果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你拥有它,你还会想拥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