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挥和他的外甥于是之
石挥
“我干上戏剧,因我失学兼失业。老友蓝马约我加入话剧团演戏。那时候我脑子里从来没有话剧这个东西。我没有勇气去参加。最后蓝马说剧团里管两顿饭,这可动了心。因为能管饭我才参加话剧运动。抗战胜利了话剧穷途末路,混饭吃的依靠没了,我想这要糟了。正好有人约我拍戏,我也想偿试一下,因为又有混饭吃的可能。如果没人约我,老早就回家了,我参加电影界的动机也如是。” 这段文字是表演大师石挥回忆自己如何从舞台到银幕的心路。
石挥(前右2)给黄宗江(后左1)的燕京大学剧团排练后的合影
1915年出生在天津的石挥,一岁多就随父母来到北京。家境的不济,让贫穷伴随着他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早早的四处奔波,出外挣钱。包括最初能走上话剧舞台的初衷也是为了生活的温饱。就是这个不得已选择,可能是石挥最大的潜质让他释放出来,最终成为横跨戏剧和电影的表演、导演大师。
石挥在众多亲戚中还有个比自己整整小了十二岁,日后也成了他的戏剧同行的外甥于是之。
少年时代的于是之
那时的石挥在电影院小卖部工作,总喊上他们一家人去看电影,还是个孩子的于是之实际上根本也不看电影,就跟在石挥屁股后面跑来跑去,石挥去哪儿他去哪儿。在他年岁稍大以后,发现石挥家里有不少书,这也是让他最羡慕的。
石挥兄弟与母亲的合影
后来石挥去上海演戏以后,经济收入稳定了,每月固定给在北京的老母亲寄钱,家里的日子也好过多了。有时于是之家实在需要钱了,他也写信到上海。石挥就给寄些钱来,像于是之业余时间学法文的学费,就是石挥支持的。
石挥主演的话剧《秋海棠》
石挥在上海戏剧舞台上出了名,每演一个角色,照例就给家里寄一张剧照来。《秋海棠》《金小玉》《蜕变》等的剧照于是之都在他家里看到过,留下深刻印象是“每一个角色都差别很大”。
石挥曾经写过一本《舞台语》的小册子,提出了台词念白要“生活化”。那时于是之已经参加业余演戏,也看过这本书,对这三个字印象也很深。
于是之看舅舅石挥演戏其实很少。不过就是石挥来北京演出《秋海棠》和《大马戏团》这两出话剧,这也叫他大开眼界,简直着了迷。
于是之和孙以亮(即孙道临)、黄宗江和黄宗英兄妹等人组织的业余剧团也上演《大马戏团》,巧合的是于是之就演舅舅石挥的那个角色慕容天赐。
而早在上海石挥演出的《大马戏团》,整整的四十天里演七十七场,几乎每天都是日夜两场,累得他还进了医院。石挥扮演的慕容天赐,虽不是主角,却演得活灵活现。剧中的慕容天赐是六十岁,而石挥却只有二十六七岁。
有次石挥正好来了北京,也特别想看看外甥正在演出这部戏。于是便偷偷进了剧场。戏散后有人发现了他,问石挥有什么意见,石挥只说了一句“孩子们胡闹”,转身就走了。
《我这一辈子》编剧石毓浔与导演弟弟石挥
不久,石挥从上海给他二哥石毓浔(笔名杨柳青)写的信里,提到那次看戏的事,大意是说:看了孩子演慕容天赐,其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喂姜糖水时,喂完了用手擦嘴边、碗底,再把手指放到嘴边舔干净。这一手是他自己加的,不是照抄我的,并表示这招儿还不错,以后他要再演时也可考虑加上。这些话是多年后于是之才得知,这对他无疑是极大的鼓励,于是之一直念念不忘,深藏在心底。
于是之主演《龙须沟》
解放后,于是之正式成为一名话剧演员。《龙须沟》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于是之演的程疯子也是好评如潮。这时石挥来北京出差,他又一次悄悄地没惊动任何人到剧场看了《龙须沟》,戏散了,他也没和任何人交流,还是径直走了。
石挥翻阅相册里自己的作品《我这一辈子》的剧照
石挥是个表演的天才,生动质朴、真挚自然、亦正亦邪,才华横溢。而他对于是之的影响,不是石挥教给他什么,他从来没跟他说过怎么演戏,更没当面夸奖过。
石挥的《我这一辈子》和于是之的《骆驼祥子》的造型
舅舅石挥对外甥于是之的影响恐怕是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但他们一起为中国的戏剧事业都做出了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