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找事聊诸葛:不神化,不黑化(八)
自己挖的坑,含泪也要填平,哈哈。
恢复与孙吴的友好结盟
(紧接上期)223年6月10日,刘备驾崩。刘禅随即在成都继位,诸葛亮仍然为丞相。此时刘禅十七岁,按照刘备的嘱咐,父事诸葛亮。朝中大权集于诸葛亮一人之手,政事无论大小,全部由诸葛亮定夺。
皇帝做什么呢?只做一件事,祭祀。即刘禅自己所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这和曹操与献帝的关系几乎是一模一样。曹操、诸葛亮既非皇帝,也非刘氏血统,没有祭祀天地和刘姓祖先的资格,要是可以取代的话,估计这两个皇帝就只能成天和宫女太监在宫里躲猫猫玩耍了。
曹操与献帝和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唯一的区别是,曹操是武力挟持献帝,没有合法性;诸葛亮有先皇遗诏,具备合法性。这个合法性只从刘备与刘禅的关系而言,至于刘备称帝是否具有合法性则另当别论。
说到这里顺便聊聊刘备称帝的问题,上期聊诸葛亮明哲保身过程中把这事给遗漏了,也在此补上并向各位致歉。
220年年底,曹丕禅汉称帝,建立魏国,汉朝到此彻底寿终正寝。曹丕封献帝为山阳公。刘备立即于221年称帝,建国号为“汉”,以汉室继承人自居。
刘备要以汉室继承人资格称帝,必须有个前提,就是献帝死了,没有继承人,或者献帝指定他继承,不然的话,刘备就只能是汉臣。汉朝被篡,献帝为魏的山阳公,刘备作为汉臣就必须兴兵勤王,推翻曹丕,恢复献帝帝位。
刘备没有能力推翻曹丕,而刘备又想称帝,怎么化解这种尴尬局面呢?只能造谣说献帝被曹丕害死了。史书上记载是传闻献帝遇害,曹丕封献帝为山阳公是公布于天下的,哪来什么传闻?明显就只能是刘备造谣。
然后刘备还为献帝发丧守制,追谥献帝为孝愍皇帝。这样一番操作下来,刘备作为汉朝继承人就名正言顺了。
诸葛亮与群臣上表,请求刘备称帝。在刘备依照惯例谦让时,还单独上书刘备,以东汉名将吴汉、耿弇等劝刘秀称帝的例子说服刘备。诸葛亮借此说出了包括自己在内的群臣的心里话,大家跟着你混,不就是图个功名富贵吗?你要不称帝,还有啥混头?
这是很正常的行为,不光刘备手下这么想,曹操、孙权手下也都想曹操、孙权能称帝,自己就能做开国功臣,光宗耀祖。周瑜、张昭死心塌地地扶持孙权,就是如此。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刘备称帝,
牂柯郡太守,转任益州前部司马的费诗就上疏反对,认为大敌未灭,怎么能先自立为帝。气得刘备立即将其贬为永昌郡从事。
不光是本集团内有人反对,东吴对此也有质疑。刘备滞留白帝时,孙权曾派太中大夫郑泉出使白帝城,进行和谈。刘备接见郑泉时问过一件事,说:“吴王怎么不给我回信,难道是认为我正名(称帝)不对吗?”
郑泉回答说:“曹操父子欺负汉室,篡夺其位。殿下既然是宗室,就应该有维护汉室的责任,不率先发兵讨伐曹氏,却在这时称帝,不符合天下道义,所以吴王没有给你回信。”
郑泉这话和当初费诗劝刘备的话几乎是一模一样,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刘备称帝的主要看法。刘备听郑泉这么说,心里颇有些惭愧。
以诸葛亮的才智,不可能看不到刘备仓促称帝的不合理性,但诸葛亮对此只字不提,反而鼓励刘备称帝,这和其一向迎合刘备,绝不违逆刘备意愿,明哲保身的风格是一致的。
诸葛亮当然是希望刘备称帝的,不然怎么实现他自比管仲、乐毅的人生理想呢?
补充到此,再次致歉。下面接着聊。
上期结束时聊到(蜀)汉此时处于“危急存亡之秋”,诸葛亮该如何应对呢?
这个时期诸葛亮的执政理念在他于当年写给谏议大夫杜微的信里可以看到,信中说:“曹丕纂弒,自立为帝……又大兴劳役,举兵向吴。现在可以趁曹丕事多,无暇顾及(蜀)汉之机,守卫好边境,修治农桑,养育百姓,积累物资,同时操练军队,等待曹丕在与东吴之争中受到挫折,然后讨伐他。这样可以做到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明白无误地表明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治理内部,做好北伐的准备。
而北伐的基础是什么呢?这就得回到“隆中对”里去找。“隆中对”对刘备事业(也可以说是(蜀)汉事业)的规划第一步是跨有荆益。本来是跨了,却被关羽给弄丢了。刘备称帝后发动夷陵之战,意图夺回荆州,结果在取得先机的大好形势下操之过急,被陆逊火烧连营,惨败而归。
第一步只成功了一半,形成庞统预想的那样占据益州,以此开拓发展。
第二步、三步则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这是在跨有荆益的前提下作出的规划,其目的都是先建立一个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然后进行内部治理,增强国力,为今后所谓的“兴复汉室”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为荆州丢了,安抚山越的事情自然消失,就剩下“西和诸戎”。而眼下这个问题似乎成了当务之急。因为刘备去世,已经引发了(蜀)汉境内西南部的混乱。
首先是益州郡(今云南昆明一带)大姓雍闿起兵造反,杀太守正昂。朝廷以张裔为太守,雍闿又将张裔流放到东吴。孙权任雍闿为永昌太守,派刘璋的儿子刘阐为益州刺史,进至交州和益州交界之处,随时准备进入益州。
越嶲郡(今四川西昌一带)部落酋长高定元杀掉驻郡将军焦璜,占据全郡,自立为王。
牂牁郡(今贵州贵阳或凯里一带)太守朱褒以全郡造反。
朱褒谋反前,益州从事常房(一作常颀)例行巡查各地时发现朱褒有谋反嫌疑,抓拿其主簿来审问,然后将其处斩。朱褒大怒,带兵攻杀了常房,并诬告常房谋反。
诸葛亮居然诛杀了常房的儿子,将其四个弟弟流放到越嶲。想以此来稳住朱褒。这完全是枉杀忠良,姑息养奸,助长了朱褒的嚣张气焰,全郡叛乱。
就算诸葛亮是为了顾全大局,也用不着采取如此极端的残忍方式。难道他不知道本朝故事,汉文帝杀晁错以息七王之怒结果仍然没能阻止“七王之乱”吗?作为政治家的诸葛亮绝非世人想象中儒雅仁慈的善人。
朱褒根本不领诸葛亮的情,照反不误。诸葛亮只好派越嶲太守龚禄住安上县,遥领牂牁郡。
这里面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常房巡行时,先后见过雍闿和朱褒,其随身携带的是中都护李严写给雍闿等人的书信,以此晓谕雍闿等人,诸葛亮是因此而处置常房家人的吗?难道二人的矛盾至此就开始了吗?
(蜀) 汉西南已经如此的混乱不堪,诸葛亮是不是该立即着手处置呢?
不是。诸葛亮并没有立即处置南中四郡的叛乱,而是将恢复与东吴孙权的友好结盟关系放在首位。
这是诸葛亮理智冷静,大局观强的表现。夷陵之战消耗了(蜀)汉近一半的兵力,现存兵力一部分驻扎汉中防备曹魏,一部分驻扎白帝防孙吴,没有多余的兵力去平南中,而抽调任何一边的兵力都会带来危险。
(蜀)汉国不要说三线作战,连二线作战的实力都没有,怎么办?只能重新恢复与孙吴友好结盟的关系。
这是当前形势的需要,一、消除来自孙吴的威胁,减少驻防东部边界的人马,转用于平定南中叛乱;二、消除孙权对南中反叛势力的支持,削弱反叛实力,降低平叛难度。
这也是将来北伐的需要,一、北伐时不用担心东部的安危;二、可以和孙吴联手北伐;三、可以在曹魏攻吴或攻(蜀)汉时,另一方出兵牵制,减轻盟友的压力,为盟友解危。
没有外来支持,远离成都,地处边陲的土著叛乱,兴不起什么大浪。
孙权投降曹魏后,受尽曹丕欺凌,也想重新恢复与刘备方的结盟,共同对抗曹魏。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就派出使者与刘备讲和,由于刘备的去世,(蜀)汉新旧交替,和孙权的犹疑反复,和谈只是开了个头,并没有什么结果。
不光诸葛亮想到了与东吴结盟的重要性,尚书郎邓芝也想到了,并找到诸葛亮提出了这个建议。诸葛亮立即顺水推舟,派邓芝出使东吴,与孙权商谈结盟事宜。
邓芝出使吴国并非一帆风顺。孙权仍然在曹魏和(蜀)汉之间徘徊,不接见邓芝。邓芝主动给孙权上表,请求面见孙权,说:“我这次来也是为吴国着想,并非只为(蜀)汉。”
孙权这才接见了邓芝,很坦诚地说:“我确实想和(蜀)汉联盟,但是担心(蜀)汉主刘禅年幼弱小,国小势弱,如果魏国进攻的话,自己都难以保全,因此才犹豫不决。”
邓芝回答说:“吴、(蜀)汉二国有四州之地(荆、扬、益、交),您是命世之英才,诸葛亮是一时之豪杰。(蜀)汉有崇山峻岭之险要,吴有三江之阻隔,双方合起来共为唇齿,进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您委身于魏国,魏国一定会要您入朝,解除您兵权,不行就要您派太子入朝为人质。如您不从,魏国就有理由讨伐您,到时(蜀)汉也会顺流而下,有机会就会进军吴国。这样的话,江南之地就不再为您所有。”
邓芝说的曹魏欺凌孙权的行为已有发生,比如索要珍宝,要求孙权让太子孙登入朝为人质等。
孙权默然思索了很久,说:“您说得对。”于是断绝和魏国的联系,与(蜀)汉结盟,派张温出使(蜀)汉和谈。
和谈结束后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邓芝再次出使吴国,孙权对邓芝说:“如果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邓芝却回答说:“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果消灭魏国后,您不能深识天命的话(意思是孙权不投降(蜀)汉的话),人君各茂其德,人臣各尽其忠,战争才刚刚开始呢。”
孙权非常赞赏邓芝的直言不讳,哈哈大笑着夸奖邓芝,并给诸葛亮写信说:“和合二国,唯有邓芝。”
实现了“外和孙权”的目的后,诸葛亮立即着手南征。225年春,诸葛亮率大军南征南中四郡:越嶲、益州、永昌、牂柯。临行前,襄阳世族马氏兄弟中的马谡与诸葛亮有过一席长谈,谈的是什么呢?对诸葛亮南征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诸葛亮南征是否顺利呢?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