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上的这八句话,透露心学的玄机

​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晚年赋闲讲学,居住在越城东南,二十里之会稽山阳明洞,他在那里筑室以居,自号阳明子,学者乃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哲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代表作是以其语录和论学书信为主要内容的《传习录》,下面摘引其中一些名句,领略一点心学的深邃思想。
01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宋明理学,叠起一座高峰,比之汉唐的理论思辩方面,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而阳明之学则是中国儒家的最后一个高峰,并成为近世启蒙思想的先导。
“心外无物”是指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不致“良知”,外在世界尽管五彩缤纷,但对我毫无意义可言。比如,当你未见到那个美丽的女子时,在你心中她便根本不存在,只有你见到她,那美丽才会呈现于你眼前,于你而言才会具有意义。
02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俗话说浇花浇根,交人交心。讲的就是同样的道理:要想培育一棵大树,要从树根培育。要想教育一个人就要从德开始。
但实际上这里王阳明说的养心,意思是要守住心性,立志专一,不分神过杂,如同种树,要砍去杂乱的枝杈一样。
03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对于朱熹的的解释,可以这样理解,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04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世上没有知道而不去做的人,知道而不去做的人,是因为不知道。
比如读书,有人说我也知道读书对我好,但是我挤不出时间啊。这些措辞貌似合理,又有自我安慰的功能,就容易让人陷入知而不行的陷阱。
久而久之,就麻木了,即使哪一天感觉迷茫了,或者被某些事情刺激了,但是已经失去了机会,或者丧失了能力。
05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这句话说得精彩,也有生活经历,我们都有这个经验,若是专心于某事,心有所属,就会暂时忘记周围的人和事,即使干扰再大,因为聚精会神,也可以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所以,修心也是这样,做学问,甚至追女朋友都是如此。心不专,难成事。
06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
王阳明主张,精神、意识是根本的或第一性的,万物则是由意识派生的,无人心便无世上的一切,是心使世界有物,无心便“心外无物”。
07
“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王阳明说: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边寻。 他又说: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每个人干事时,一是要专注,而是要坚持,要学会明辨是非,不随大流。然而要做到这些是很不容易的,所谓格物致理,心无外物,需要正本清源。
08
“克己须要扫除廊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克服自己的缺点和毛病,改正错误,要正本清源,扫淤廓清,必须下大力气,不留死角,不存侥幸。
好比一个苹果腐烂了,只挖出腐烂的部分,以为就可以无事了,其实仔细辨别,腐烂的周围也已经开始变质了,如果不及时清除,整个苹果都要扔掉。
如果是枝叶败露,过个一年,还有新生。若是根也烂了,就很难发芽开花了。所以,为人处世也是这个道理,要辨别美丑,识破善恶,理清头绪,才能遇事不慌,临危不乱。
(0)

相关推荐